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陆福志:厚德自强,致知力行

陆福志:厚德自强,致知力行

陆福志:厚德自强,致知力行厚德自强,致知力行

他,出身贫寒,但志向坚定,始终秉持一颗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厚德自强、致知力行,矢志创新、砥砺奋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天,让我们走近陆福志同学,了解他的科创故事。

学好文史哲_文史哲学专业_文史哲专业好的大学

人物简介:

陆福志,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系2018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荣誉奖励:

曾获国家奖学金、栋梁特等奖学金、宝钢全国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南京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等,被评为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十大学生年度人物、十大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等。

科研经历:

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个课题,主持国家级、校级创新项目,深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秦岭腹地等艰苦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作为第一作者/合作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得了全新世东亚夏季风降水变率及其驱动机制的新认识,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率气候格点数据集。

问:请问您选择地理学专业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科研道路上深造?

陆:1998年夏天,一场大雨连续下了七天七夜,咆哮的大洪水冲走了河边我们家仅有的半亩庄稼。那时候5岁的我,亲眼目睹了暴涨的泥石流淹到家门口,全家人被迫翻山越岭、连夜紧急转移。那年,全村人饿肚子,很多儿童感染疾病去世。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一直思考怎样才能减少自然灾害

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了解到地理学在减少自然灾害方面,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地势复杂,山地面积广阔,夏季暴雨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我国也是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至关重要。研究自然地理对预测强降水天气、防治地质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具有极为直接的作用。此外,地理知识能够指导工程建设,比如青藏铁路的修建。

现在想来,小时候的我,只看到了家乡遭受洪水;而在南大学习让我知道整个中国、整个人类都面临自然灾害的挑战,只有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科毕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还是知之甚少,于是决定继续深造,攀登更高处的科研山峰。

问:请问您觉得您在学术科研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当时您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陆: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研初期的迷茫与困惑,几乎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写第一篇论文的时候,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写不出深度,于是我日夜不停拼命阅读了200多篇文献,才终于有了感觉。

问:有的人觉得科研工作如空中楼阁。为了避免这一说法,请问您觉得怎样才能把科研工作与社会实际结合得更好?

陆:科研工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科研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拥有家国情怀,弘扬科学家精神。

问:请问您觉得您在学术科研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心得想和学弟学妹们分享?

陆: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科学的方法论。南大教授们严谨求实的作风,深深影响着我,地理学培养了我们胸怀天下、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真正做利国利民、促进科学进步之大事。

问:是否可以讲一下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如何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科研?如果决定选择了科研,应该如何开始为做科研准备,有哪些是可以开始培养的?

陆:科研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只要能够静下心踏实钻研,经过长期探索就能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

第一,要培养好奇心。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

第二,知识面要广。作为南大学生,接受中国最高水平的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比如理科生不仅要读专业相关的书,也要读文史哲方面的书,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家国情怀,文科生也要把数学学好,培养逻辑思维。

眼有星辰,心有山海,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100年前,一群风华正茂、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人排除万难创立了中国共产党;100年后,争先奋勇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当秉承先辈初心,砥砺奋进、乘风破浪,干事创业勇担当。

陆福志同学自强不息、沉潜科研的事迹催人奋进。南大青年将以优秀朋辈为榜样,永远保持奋斗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立志报效祖国,树青春之志,践青年之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上一篇: 王大枢西域诗整理与研究
下一篇: 马振声中国画作品欣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