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西方文化史.doc

西方文化史.doc

西方文化史.doc欧洲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希伯来、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文化。源头的源头:新月文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新月文明—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

欧洲文明的源头:两希文明:希伯来、希腊;古罗马;基督教文化。源头的源头:新月文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新月文明—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人文精神、英雄主义、悲剧中的理性思索、哲学智慧、科学精神、雅典民主等等,构成了西方文明中的最优秀的文化传统,成为西方文化源远流长的出发点和归宿。古希腊文明虽然产生的晚,比古埃及和两河文明短暂,但经过罗马帝国的发扬,内涵丰富,成为西方文明之源。离开了古典时代的文化精神,西方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爱琴文明(前3000-前1100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文明”一名,来自古希腊神话中之克里特贤王米诺斯。它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希腊古典文明的前驱。迈锡尼文明;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特洛伊战争;爱琴文明时期最为出名的一场战争。希腊和特洛伊间的十年战争。:荷马史诗;英雄时期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荷马时代与迈锡尼文明时代相比较,在社会制度方面确有倒退的情况,但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有重要进步现象。

:城邦国家形成;希腊文明的特点,它保留城邦小国纷立的局面远较其他文明为长,而且是在城邦体制下达到其文明的繁荣昌盛的高峰。那么,希腊城邦体制又有什么特点呢?应该说,这种形式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其公民政治获得了较充分的发展,乃至建立起了奴隶制民主政海外殖民活动;希腊的海外殖民不仅和古代一般的民族迁移不同,更与近现代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有别希波战争;温泉关战役。伯罗奔尼撒战争;是第一次科学地、历史地被记录下来的史实神灵崇拜和神话人文化知性人性慧性原始社会三者统摄于神灵崇拜中。神灵崇拜:原始人的神灵崇拜,神话,宗教信仰。神话:先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最初理解。希腊神话:神系(以开天辟地始)混沌之神:卡俄斯五大创世神宙斯(第三任神王)也是人类之王希腊神话的文化精神: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理性感性自由集体乐观悲观唯美庄重造成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的原因1、时间的不同。2、地理环境的不同。3、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二)注重和蔼、伦理至上与注重个性、探究哲理(三)坚韧执着、强烈责任感与崇尚自由、乐观不朽的雅典戏剧:悲剧-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阿里斯托芬城邦民主的缘由半岛多山,行动不便,王政时代是武力。

而民主制度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梭伦改革是民主化的起点,中心内容-解负令:废除债务,解放奴隶,划分公民等级,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推行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克里斯提尼改革,推到新的高度:打破旧制,划分10个地区,组成五百人会议,按地区部落征兵,推行陶片放逐法。伯利克利,把民主推到顶峰:官职抽签产生,发放工资和津贴,强化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的权利。古希腊哲学特征:东西方比较,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分期:幼年期;盛世期;高峰和集成期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拉斯;基本观点,数是世界万物之源原始朴素哲学的高峰:赫拉克利特;基本观点,火是万物之源,“万物皆流,万物常在”原子论唯物主义:德谟克利特基本观点,原子学说和影象说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前469-前399):人本哲学千古哲人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唯心主义,理念为中心的宇宙生成论;社会政治学说,理想国和法律篇古典哲学的灯塔-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希腊哲学集大成者。第一哲学:有,实体。自然哲学:运动是永恒的,时间是运动的表现和量度。政治学:国家起源说。希腊化的定义: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30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征服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为止。

基本特征: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孕育出灿烂的文明成果。新哲学派别产生,科学知识创新,文学艺术的发展以及亚历山大里亚学术研究中心的兴盛,构成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希腊化时代的形成:亚历山大东征:马其顿帝国扩张横跨欧亚两洲西:希腊、马其顿东:印度河、恒河流域南:埃及尼罗河第一瀑布北:两河流域巴比伦亚历山大大帝简介及生平伟业出生诡异早年成长继位与巩固政权东征西讨去世亚历山大大帝评价不败纪录戏剧性人物智慧非凡受人喜爱又生性残暴影响深远亚历山大的陵墓希腊化时代的的文化特色:东西方文化融会贯通,达到空前规模科学技术的大发展,第一个伟大的科学时代两点事实:城邦危机;现实生活的困惑伊壁鸠鲁学派:创始人:伊壁鸠鲁其人;对德谟克利特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观点:A自然哲学,唯物主义的原子论;B唯物主义反映论,重感觉;思想体系中心,关于人生目的与幸福的论理学,否认神--,不否认神--。最终目的:乐与善的追求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其人;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和发展,宣扬宿命论主要观点:思想体系中心,论理学。服从,采取顺从自然的方式才能快乐和幸福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梯尼其人;逃避现实的哲学派别主要观点:,克兰特兹;狄奥根尼:桶中哲学家蔑视世俗的习惯和形式,认为这些毫无价值,而崇尚反文明、反社会的原始简单生活。

“习惯是第二天性”就是他的名言,指出习惯对人类的无意义的拘束力,他们还认为世界上的权威不过是可笑的错觉。对亚历山大及柏拉图的态度哲学折射出的时代特征:A以伦理为主旨,关注于研究人生;哲学与宗教合流,东西方汇合希腊文化精神的最后辉煌:亚历山大大帝的丰功伟绩,让其他神黯然失色。但是,他如夜空中的流星,一闪即逝:英雄主义理想也随之陨落。后亚历山大时代:英雄主义理想的黯淡,萎靡不振的年代。希腊人不再赞美英雄,不再赞美神灵,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希腊化时代:表面上看:希腊文化的在地域上的推广和扩展.实质上: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表现在:政治上,向着专制主义、官僚主义、腐化堕落方向发展文化上,向着繁缛华丽和虚浮无聊的方向发展经济上,由希腊半岛转向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思想上,产生了犬儒主义,斯多葛主义等各种哲学派别宗教上,奥林匹斯神没落,并受东方宗教排挤,无处栖身西方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一种宣扬暴力的文化.罗马文化的历史演进伊达拉里亚文化(公元前8世纪前)王政时代(公元前8世纪—6世纪)共和国时期(公元前509-前27王政时代的定义:公元前8世纪—6世纪,这两百年时间国家最高元首为国王,历称王政时代.共经历了7个王,主要讲四个:开国罗慕洛斯王:初创时期,采取增加人口的措施.塞维王时期:塞维改革,划分等级-百人大会;重划区域部落傲慢王时期(末代王)苏佩布政治制度,即军事民主制度库里亚大会(公民大会);元老院;勒克斯(国王)起止时间(前509年-前27年):一说为前44年,恺撒。

政治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和平时期(前27年-180混乱时期(180年-284康茂德被刺;238年;253-268,三十僭主。古罗马无疑是一个以政治见长的民族。罗马共和制是古代史上最有效的范例。王权的废除的意义。 罗马共和制基于分权的民主制原则之上。罗马政体: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三权分立,互相牵制互相配合。 伟大成就团结失败者的创举;城市制度的变革,由主权实体变为行政方式。 罗马法概述: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泛指古罗马社会的全部法律。既包括罗马国家产生到西罗马帝国灭亡时的法律,也包括 公元7 世纪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 罗马法分类:公法(国家机关活动和宗教祭祀活动的规范),私法(市民法,最高裁判官法,万民法) 罗马法的地位和意义重要的模本意义;表现了罗马人统治庞大帝国的聪明才智. 观点:认为三合一为最优政体;法律思想家 背景:罗马社会动荡不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自然观方面:发展勒古希腊的原子论; 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方面;揭示了人类的起源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上一篇: 大学里“中看不中用”的专业,就业前景困难,明年考生谨慎报考
下一篇: 大有来头!一书读懂千年中山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