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5月25日,“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刊发了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的专访稿件。该专访是在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蔡敬民与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对话,就高校如何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分享了安大经验和思考。
蔡敬民在专访中表示: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我们必须要扛起来的责任。哲学、历史、艺术等是引领人类文明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虽然它们不一定是现实生产力,但其深远意义远超现实生产力。不过事实上,在国际关系分析、中西文化争夺阵地等方面,我们的预见性、系统性以及我们的智库建设等,存在文科支撑不足的现象。一方面,有的学校为了平衡办学成本,增加文科数量;另一方面,部分文科本科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如果文科大量招本科生,就会存在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我个人认为现在在国际上,我国不是理工科弱了,而是文科弱了,文科这一块必须要加强。这需要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什么说我们文科弱了?蔡敬民解释:文科弱一方面是评价机制造成的。比如说文科的国家级称号少,除了“长江”就没有了,而理工科既能评“杰青”又能评“长江”;另外,理工科可以往院士走,文科也没有。我觉得文科,特别是像政治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等基础文科,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要高度重视。这些学科不一定要做很大的量,但一定要做精,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在智库建设、国家治理等方面,储备足够的智力支撑。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类似呼吁改革高校评价机制的观点,近来已获不少大学领导的支持。
例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当前高等学校评价体系还存在着“分类评价体系不完善,办学趋同问题未有效改善”“教育评价指标设置未完全反映国家战略需求”等问题。
尤政建议,进一步完善高校有关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和激励各类高校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具体措施方面:一是针对高校实际,建立“重创新、比贡献、讲质量”的分类、分层的多元评价机制;二是强调国家需求导向的办学目标,并落实在评价指标设置中;三是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加强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
尤政还建议,重视市场导向在高校特色和分类发展方面的作用,改变评估结果与资源分配的单项传导。具体内容包括:完善高等教育多元投入体系,加强市场导向的指标体系建设;制定连续性政策,为高校自主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赋能;加强省属高校在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建设等。
同样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南通大学校长的施卫东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就表示,“评价高校不一定非要看顶刊论文,对于地方高校,更重要的是结合学校特点做好分类、分层评价”。
施卫东表示,建立分类评价导向才能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此举有助于突出师德师风的第一标准,消除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持续推进教师践行教书育人使命;也有助于突出质量导向,消除简单化、量化指标评价导致的急功近利现象,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
这些举措真正做起来难度不小。施卫东坦言,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成绩难以用量化评价体现。比如,工科教师的成果能直接转化并创造经济效益,评价起来相对容易。难就难在一般成果转化的周期较长,中间评价如何开展?教学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如果只看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等,便又回到了量化考评的思路中。
对此,施卫东建议,应探索多元评价方法。工科等应用型学科更要看重成果转化,而不是过分考核论文;基础学科则重点考核高水平论文,主要看论文质量而非数量;智库看决策咨询建议的采纳与运用;教学不仅要看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也要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实绩等。此外,还要探索建立长周期评价机制,推行匿名评审和署名评价,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
本期资深编辑周玉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