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立足长三角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聚焦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挥文史研究馆在文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11月29日,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江苏省文史研究馆、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2019长三角文化论坛——长三角文化与区域一体化”在上海市成功举办。
(论坛开幕式现场)
(白和平、刘江颍出席论坛大会交流发言和闭幕式)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上海市政府副市长陈群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室党组书记、主任白和平,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郝铁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安徽省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刘江颍主持大会交流发言,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沈飞德主持主旨演讲,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专职副主任邹立靖,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章斐龙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李惠民、方利山、聂皖辉、郭学东、黄荣秀、诸伟奇、裴章传、戴健、翁飞,省政府原参事钱念孙,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陈祥明等参加开幕式。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部分馆员、特约研究员参加论坛;中新社、新华网、央广网、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数百人参加论坛。
(室党组书记、主任白和平代表三省一市文史馆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上,白和平主任代表三省一市文史馆致辞。他指出,位于长三角区域的沪、苏、浙、皖四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和合共生,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伙伴。三省一市文史馆联合举办首届“长三角文化论坛”,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这是长三角文化发展同根同源、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的大势所趋。这无疑是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战略的有力推动,也是新时代履行文史馆职能使命的有益探索。他倡议共同推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长三角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谱写长三角融合发展的文化“同心圆”,携手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在致辞中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上海应继续与苏浙皖各省密切合作,推进更高质量、更有实效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三省一市文史馆应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打造高品质的长三角文化品牌,为长三角文化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冰在致辞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切实发挥文史研究馆的独特作用,助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坚持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精细化建言,高质量献策,弘扬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打造江南文化特色品牌,构筑文化发展高地,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与合作,提升区域文化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影响力。
(室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常务副馆长刘江颍主持大会交流发言)
此次论坛聚焦“长三角文化与区域一体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发挥三省一市文史馆各自优势,加强交流合作,传承长三角文脉,为推动长三角文化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2019年5月,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文史研究馆在上海签署合作协议,决定把创办“长三角文化论坛”,作为携手长三角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品牌。论坛筹办过程中,先后在上海市、合肥市召开工作会议。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39篇,其中安徽省文史研究馆提交论文12篇。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裴章传、特约研究员陈祥明在大会作主旨演讲;省政府原参事钱念孙、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诸伟奇、黄荣秀、方利山、李惠民、郭学东、戴健、聂皖辉、翁飞分别作大会交流发言,我室(馆)参会专家学者的演讲和发言,获得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认可和好评。
(裴章传馆员作论坛主旨演讲)
(陈祥明特约研究员作论坛主旨演讲)
(省政府原参事钱念孙作大会交流发言)
(诸伟奇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黄荣秀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方利山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李惠民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郭学东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戴健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聂皖辉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翁飞馆员作大会交流发言)
论坛闭幕式上,白和平、刘江颍共同出席并见证“长三角文化论坛”承办方交接仪式。
(室馆领导出席并见证“长三角文化论坛”承办方交接仪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