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社文史哲艺
2023年4月
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第二版)
韩茂莉 著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本次修订润色了各章标题,吸收了最新研究成果,增加了一些活泼、有趣味的内容,行文更流畅生动。
新世界史纲要
钱乘旦 主编
本书旨在探讨我国自己的世界史知识体系,为书写中国自己的世界史教科书搭建框架,提供思路。全书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阐释世界历史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交叉并举的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作者强调在世界史书写中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这些理念将有助于我国新的世界史知识体系的构建,为读者提供更为完整的世界史知识、传播正确的世界史观。
潜能与现实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九卷研究
苏峻 著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之作,第九卷作为其“核心卷”之一,从“潜能”和“现实”的视角探究了追寻“第一本原”的途径,集中体现了希腊哲学形而上学之思的特质。本书认为《形而上学》第九卷在论证上有统一的主题,同时这一主题也合理地内嵌于整本书的论证结构之中。将第九卷与《形而上学》其余各卷统一起来的主题是对“实体的本原”的探寻。本书通过处理涉及第九卷论证结构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来为上述观点辩护。通过解答这些问题,第九卷的论证结构及其对全书的意义将变得更为清晰和准确。
自我隧道
自我的新哲学
Der Ego Tunnel
[德] 汤玛斯·梅辛格(Thomas Metzinger)著
马健 译
我们究竟有没有“自我”?如果“自我”并不存在,那么被称之为“自我”的又是什么?它与意识、心灵和大脑有着何种关联?德国哲学家梅辛格教授认为“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自我”是由大脑所产生的意识模型中的内容,它就像一个隧道,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真实的外部世界,仅仅在这个虚拟的隧道中与世界产生联系。
在本书中梅辛格教授利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和哲学的理论,结合大量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以丰富生动的实例,带领读者进入神秘的人类意识领域,为我们展示了一场正在发生的“意识革命”,即“自我的祛魅”。
自然以自由
刘华杰 著
博物学,标识着一种认知传统,也提示着一种生存方式。在人类个体与大自然之间,古老的博物学扮演着现代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具身”实践角色。何谓博物学,它与natural history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复兴博物学文化?刘华杰教授通过为诸多中外博物类图书撰写序言和评论,阐发他对上述问题的多年思考。在此过程中,他的观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关于博物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属论、适当切割论再到平行论。透过这些序言和评论,读者可以发现更多经典、有趣的博物学作品。
机器人简史
The American Robot: A Cultural History
[美] 达斯汀·A·阿布内特(Dustin A. Abnet) 著
李尉博 译
机器人虽然最初是以纯粹科幻小说的形式走进我们的世界,但如今它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既存事实。无论是太空时代的半机械人、棋手自动机,还是我们口袋里的智能手机,机器人长期以来都是我们和我们的创造物之间令人担忧甚至令人恐惧的关系的象征。
本书追溯了美国文化中机器人观念的历史,引人入胜地探论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美国人对半机械人、自动机和机器人的观念的演变。作者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广泛而深入地借鉴了思想史、文学、电影和电视等资源,独具匠心地探讨了机器人及其衍生的装置,如何不但在概念上相互联系,而且体现了现代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些问题,如关于男女差异、种族差异、奴隶制、共和主义、机械化、后工业主义等问题。
什么是知识史
What is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
[英] 彼得·伯克(Peter Burke) 著
章可 译
知识的历史是什么?这本引人入胜的小书揭示了知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与科学史、思想史、文化史和知识社会学的区别。著名史家彼得·伯克首先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印度、东亚、欧洲、美洲和伊斯兰世界)广泛撷取范例,讨论该领域学者最关注的核心概念,继而梳理了"信息"转变为"知识"的"加工"过程,最后指出了当前该学科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尝试为之提供解决的方案。本书对于所有学习历史和人文学科的学生,以及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必读的。
文体协商
翻译中的语言、文类与社会
张丽华 著
翻译不仅是沟通的桥梁,还是呈现差异性的场所。本书以晚清民国的翻译与文学实践为例,探讨了文体在不同语言、文类与社会之间流转时所产生的跨文化协商。翻译研究关于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争论,通常着眼于语言和文化两端。文体因素往往被忽视。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文学形式,文体在翻译过程中绝非透明的因素。翻译中的文体纠葛与协商,彰显的是不同文学传统和文教制度之间深刻的历史性和结构性差异。本书通过勘探晚清民国的翻译与跨文化书写中文体协商的历史,以空间的、“横截面”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长及其内在机制,并透过文体的形式协商,探测了现代中国这一历史转型期文化、制度与社会的深广地貌。
“导论”之外,全书各章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诸多经典样式,譬如周作人“直致的白话文”、鲁迅中西合璧的小说文体、废名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手法等,皆是以翻译或广义的翻译为途径的跨文化协商的产物。通过聚焦翻译中的文体协商,本书的研究不仅有效联结了翻译研究中“语境”与“文本”两个维度,也提供了一种将文学形式的历史置于跨文化的空间场域来展开的新的文学史写作方案。
艺术批评与写作
黄越华 主编
本书概述了节奏论批评、意境论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图像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中西十二种艺术批评方法的哲学基础、发展过程、核心范畴、理论特色,并结合大量的艺术作品,介绍各种艺术批评理论的具体操作方法。这些批评理论提供了阐释艺术现象的独特视角和深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艺术批评和学术论文的写作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