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古城也随境内的四条运河故道和七个点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护城河上万年桥
众所周知,运河是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
京杭大运河,以其跨越十多个纬度,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又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可是,有关这条运河的历史人文内涵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想讲讲运河苏州段的历史人文。
大运河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争霸的产物
京杭大运河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吴国争霸的产物。据史书记载,为了壮大自己,实现“逐鹿中原”的目标,吴王阖闾一登王位,就向伍子胥讨教强国之策。《吴越春秋·阖庐内传》称,伍子胥的强国建议是“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十二个字。于是阖闾就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在以水乡泽国为主基调的吴越大地上建城,如何解决水的问题是个中首要问题。“披发文身以像龙子”的吴地先民的治水智慧,与伍子胥的谋略相结合,便成就了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阖闾大城。伴随阖闾大城而诞生的便是被列入中国大运河项目的苏州四条运河故道——山塘河、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中后三条的诞生。
据《吴越春秋》的记载,在最初建城时,阖闾大城的八门是均兼水陆城门的。既然古城的四面有八个水城门,那么只能说明外城河是与城俱来的。而且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吴国都城,迄今为止城址未移。也就是说,被列入中国大运河项目的苏州运河故道之一环古城河的历史,与苏州古城同龄,确切的诞生时间也是“阖闾元年”,即公元前514年,也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
再说胥江,那是伍子胥建城时设计的苏州母亲河,也是苏州古城的生命线。她既为古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澄净的太湖水,又是连接太湖前哨(南面是越国、西面是楚国)与吴国都城的重要交通线和供给线。伍子胥选定的水源太湖水,迄今为止仍是保障苏州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水源地。因此,胥江也是与苏州古城同个时期诞生的人工运河。
据《苏州山水志》记载,江南运河苏州段的流向,“1955年前,流经铁铃关后,折东循上塘河流入阊门与外城河会合,再经胥门、盘门、南门,出觅渡桥至宝带桥。”也就是说,在漫长的2400多年时间里,上塘河及苏州环古城河的西面和南面,一直是大运河的主要组成部分。1959年,苏州实施彩云桥工程后,在寒山寺西侧开挖800米,大运河过铁铃关后,直线南下走横塘,循胥江过泰让桥流入古城河。这个时候,与大运河同龄的古老胥江(横塘以东段),才与大运河合二为一、融为一体。1987年4月至1992年6月,在横塘镇南弃胥江另辟新河,折东经新郭北侧、五龙桥南侧入澹台湖,至宝带桥北堍与苏嘉运河连接,绕过苏州古城。从此,孕育大运河的上塘河、胥江、环古城河才彻底脱离了大运河,成为了“运河故道”,不再是大运河的组成部分了。
“最早”大运河段“邗沟”是吴国开凿的
众所公认的“最早”大运河段“邗沟”也是吴国开凿的。依据是《春秋左传·哀公九年》的一句话:“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唐代杜预对于这10个字的注云:“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
旁证还有两则:
《国语》卷十九《吴语》:“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韦昭解:“黄池,地名;晋公,定公午也。黄池会在鲁哀公十一年”。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王夫差十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
从《史记》《国语》《吴越春秋》诸书的记述来看,这条邗沟无疑是吴王夫差时期开凿的,时间是鲁哀公九年即公元前486年,这个时间点正是被多数人认可的大运河“诞生日”。吴国争霸是在邗沟开挖以后两年的事情,说明在这场战争中运河是起到应有的作用的。
可是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刘文淇在其著作《扬州水道记》中说:“春秋之时,江淮不通。吴始城邗,沟通江淮,此扬州运河之权舆也。于邗筑城、穿沟,后世因名之曰邗沟,一曰邗江。而由江达淮,皆统谓之邗沟”。认定“邗沟”是“扬州运河之权舆”,即长江以北扬州境内运河段的诞生日。
“扬州运河”诞生时间不等于大运河诞生时间
“扬州运河”的诞生时间不能等同于整条大运河的诞生时间。因为在开挖邗沟之前,吴国在长江以南已经开挖了胥河。有志为证:
清光绪《高淳县志》卷三:“胥河,吴王阖庐伐楚,伍员开之,以通粮运。此固城湖之尾闾也。至五代时,乃作五堰。五堰在县东五十里。”
朱偰编著的《大运河的变迁》中说:“春秋末期的吴国,在江南开了胥河(即现在江苏南部东坝上下游的河道),在江北开了邗沟,它的目的是为了运兵运粮,对于开发江淮之间的经济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
阖庐,一作阖闾,是夫差的老子,也是夫差的前任,胥河在阖庐时期开挖的,当然早于夫差挖的邗沟了。因此,将邗江的开挖时间定为大运河的诞生时间是站不住脚的。
胥河即胥溪,是伍子胥经阖闾同意后开凿的,《运河名城无锡》(古吴轩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说它是“太湖通向宜兴的荆溪,经溧阳、高淳,凿通了今东坝镇至下坝镇之间的一道土岗,通过石臼湖,到达安徽的芜湖,进入楚国境内。这条运河全长450里,名之为胥溪。”
另据《运河常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记载:这条运河出胥口而西,依托太湖、穿过宜兴东氿、西氿、荆溪,进入溧阳南渡以西的濑水古道,凿开高淳固城湖同濑水间的丘陵冈阜,从而沟通了太湖水域同芜湖水域的联系,大大缩短了原来吴国必须经由长江而进入楚地的距离。
又说:1917年,我国近代著名地质地理学家丁文江经过实地考察后撰文说:“余意,中河(即胥溪河的中段)乃人工开凿之河道,盖就此河川谷之狭,河身之平直,及两岸之黄壤高崖,均可证明此说之正确……而此河亦必属世界最古运河之一。”
治黄兼治山东运河的三位苏州官员
大运河自元代全线贯通,至明代规模始大定,与黄河结下不解之缘。清中期为大运河的极盛期,至晚清而日趋衰落。在长达数百年的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付出了聪明才智和艰苦劳动。苏州水乡,到苏州为官者,总免不了要与水打交道。而熟悉水利的苏州人,到别处异地为官,也往往能在治水上做出成绩,名载史册。就治理山东运河而言,苏州就出了三位大家:徐有贞、盛应期、陆燿。
徐有贞(1407—1472年),是祝允明外祖父,平生深究经济之学,凡天官、地理、兵法、水利、阴阳方术之书,无不研究。宣德八年进士。正统末年黄河决堤,北冲断运河于沙湾,屡堵屡决。景泰三年(1452年)徐有贞任右谕德,擢为左佥都御史前往治理。他提出三条建议:置水闸、开支河、浚运河。先不急于堵决口,而是集中大量民夫,自张秋向西南开渠置闸,渠长数百里,上接河沁。经550日而工成。渠名广济,闸名通源,用以引水济漕。凡旁出的支河,又筑九堰,建闸以控制水位,九堰各长至万丈。于是水不东出沙湾而决口堵,运堤成。东岸为大堰,筑水门,又浚运河,自沙湾北至临清240里,南至济宁310里。景泰六年全部完工,晋升为副都御史。七年,复出巡视河漕,奏免济宁十三州县河夫所负官债。又增建减水闸若干,以排水患。因拥护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官至大学士。
盛应期(1474—1535年),南直隶苏州府吴江人,是御医盛寅的四世孙。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都水主事,辖济宁诸闸,累迁工部侍郎。嘉靖六年(1527年),黄河决沛县,淤运道。工部尚书胡世宁等建议,运河之塞是因为黄河,假使运道不经黄河,则易防淤积。可于昭阳湖东岸滕、沛、鱼台、邹县界选择土坚无石之地另开一河,南接留城,北接沙河口。取其土厚筑西岸,为湖的东堤,防黄水漫入、山水漫出。隔昭阳湖在外,为黄河散漫地。盛应期用其建议,役丁夫98000人开渠,自南阳经三河口,过夏村至留城共140里。历时四月,督工严急。后因流言免职,并停开渠。从此以言及改河为禁区。整个嘉靖时期,黄河共6次决口,冲坏运河。最后,在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之下,终于接着盛氏未完成的工程,开南阳新河行运而解决问题。
另一位曾为运河作出贡献的人是吴江芦墟人陆燿(1722—1785年)。《分湖小识》卷二人物云:“自幼寒苦,太夫人陈氏手制冥镪,籍以抚养。既长,笃志于学,以古君子自励。乾隆十七年壬申,举于京兆。甲戌会试明通榜,考授内阁中书。遭父丧,服除,入军机处,洊历户部郎中,出授山东登州府知府,调济南,升运河道按察使、布政使,至湖南巡抚。”陆燿是乾隆朝“以清节为天下第一”的清官,他在山东任上,较多关注山东运河的治理,并撰写了《山东运河备览》。
乾隆《长洲县志》关于运河的记载苏州人编纂的两部运河专志
前文所述《山东运河备览》是关于京杭运河山东段的一部水利专著,时任山东运河道的陆燿撰,乾隆四十年(1775年)成书。该书首载山东运河全图并图说4篇。沿革表、职官表,以年表形式分别记述元至元十六年至清乾隆四十年(1279~1775年)运河工程沿革和主管官员姓名,任职年份。这两种表在有关山东运河的多种水利专著里未有先例,系此书新创。从南向北依次记述泇河厅、运河厅、捕河厅、上河厅、下河厅以及泉河厅、沂河厅等河段的水利工程和航运管理,尤其对峄县至临清间49座单式船闸的启闭运用,以及济运水源、水柜调节蓄泄等经验教训,记述更详。辑录前人论述黄运相关、运河大势、经理漕河、疏浚泉源、清理水柜、南旺大挑、加速漕运诸法等方面的著作,连同该书引用的有关文献古籍多达80种。为研究山东运河、展示山东运河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还有一部《吴江运河志》,各种研究大运河的书籍和文章中不见提及。由明吴江人史鉴撰写,详细记载了吴江境内运河的来龙去脉、流经路线,及沿途集镇、居民、桥梁等情况,以及历代官员治理疏浚河道之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