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之际,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件九十年前的高考往事。
谈到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时,人们往往会提起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数学只考了15分的钱钟书这个事件,但其实并不是钱钟书被清华录取的本来面目,那么,当时究竟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咱们先来说说彼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
罗家伦祖籍浙江绍兴,1897年生于其父任职的江西省进贤县。1917年,罗家伦从复旦公学考入北京大学,不仅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还领导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实际上,五四运动就是他命名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也是他提出的。
罗家伦于1920年赴欧美留学,1926年回国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国立清华大学(在此之前,清华属于教会学校)第一任校长。
罗家伦在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一,裁汰冗员,增聘教授;其二,调整学系,招收女生,其三,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各学系相关联的“科学研究所”;其四,提高本国教师的地位和待遇。罗家伦的这些改革举措为清华大学后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可谓继往开来,居功甚伟。
钱钟书考入清华大学正是在罗家伦担任清华校长的时候,那年是1929年,钱钟书十九岁。
当年钱钟书的数学(那时称为算术)确实只考了15分,但是他被清华录取并非破格之举,而是合规之行,因为按照清华大学当时的录取规定,他的高考成绩是合格的。
那么,在罗家伦主持清华事务时是按照什么原则录取考生的呢?
据纽约大学历史博士汤晏在他的作品《一代才子钱钟书》透露,钱钟书考取清华大学那一年,清华的录取标准是这样的:国(国文,即现在的语文)、英、算三门主科只要有一门能在85分以上,便可录取;
各科平均分数及格,符合入大学标准,也能录取。
虽然钱钟书数学只有可怜巴巴的15分,但他的国文是特优,英文是满分,完全符合清华大学当年的录取标准,顺便说一下,在那年清华正式录取的174名男生中,如果按照总分排列,钱钟书名列第57名,属于中游偏上的水平。
写到此处,笔者不由想了解一下当时排在钱钟书前面的56个考生后来有怎样的成就,排在他后面的考生有没有和他一样卓有成就的。
我们在为钱钟书感到庆幸的同时,真的应该为罗家伦的录取标准点赞喝彩,因为这个标准既可以保证综合实力强的考生金榜题名,也可以避免让单科成绩突出的考生抱憾终生,这的确是不拘一格选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中国“九州生气风雷动”,而不是“万马齐喑究可哀”呀!
虽然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不是历史事实,但民国时期确实出现过破格录取特殊考生的情况,比如1930年青岛大学中文系主任闻一多录取国文98分、数学零分的臧克家,再比如1934年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胡适破格录取国文满分、数学零分的张充和。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是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与喜马拉雅历史类最佳主播大九丸携手精英有声制作团队萌音工作室联合打造的500集大型历史有声剧,3月28日起喜马拉雅有声在线,夜狼文史工作室图文同步。
《100本小说里的中国史》有声在线收听「链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