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任职时期,沈知方在乐群书局之外,还和吴兴的王均卿(文濡)合伙创办了国学扶轮社。《上海出版志》中记载,国学扶轮社创办于1902年,但该社所见的出版物,都在1905年以后,尤以1910-1915年较多[1]。1916年后,国学扶轮社被商务印书馆收购,就很少见到该社署名的出版物了。
黄人(摩西)国学扶轮社的核心作者东吴大学教授黄人,称沈知方“国学扶轮社主人沈粹芬”[2],汤寿潜也说“里人沈粹芬创为国学扶轮社”[3],可知沈知方的主事地位。沈知方创办国学扶轮社,与乐群书局翻印教科书意图赚取第一桶金不同,更多的是一种出版人的文化理想。香港大学龚敏教授曾言[4],
作为出版商人的沈知方虽以利益为旨归,但既然能招致黄人、王文濡等合作创办出版社,可见彼此在实际的经济利益以外, 定然还有着一些文化、教育等理念上的契合,决然不至于在一部辞书的利益上作短视的投机,这从在黄人生前印行的《国朝文汇》、《普通百科新大辞典》,以及身后由王文濡在一九二六年代为印行的《中国文学史》等大部书籍的出版,在在可以显示国学扶轮社的创办目的,并不是沈知方个人的谋私行径。
这种说法,加之“粹芬”的自号,显示了沈知方在民国之前,已经有了较强的出版文化自觉。国学扶轮社的出版业务,以刊行中国传统文化读物为主。合伙人王均卿长于国学,加上国学大师刘师培等人的参与,出版过一些质量颇高的大部头书籍,如《列朝诗集》五十六册,《国朝文汇》二百卷,《古今说部丛书》六十册,隋至晚清的女性文学总集《香艳丛书》八十册,《适园丛书》十六种,以及《说库》《明清八大家文钞》《续古文辞类纂》等等,都在当时流传甚广,后来不少出版社也时有翻印。
王均卿(文濡)
沈知方主持的国学扶轮社,有两本大书值得一叙。第一本是《普通百科新大辞典》,体现了沈知方敏锐的商业眼光;第二本是《国朝文汇》,融入了沈知方浓厚的文化情怀。
1911年,黄人(摩西)主编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出版,严复为之做序[5]:
国学扶轮社主人,保存国粹之帜志也,其前所为书,已为海内承学之士所宝贵矣。乃今以谓徒于其故而求之,犹非保存之大者也,必张皇补苴,宏纳众流,而后为有效也。
严复的话显示了国学扶轮社当时的士林声誉,“今以谓徒于其故而求之,犹非保存之大者也”的断语,说明这一时期的沈知方,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再版或者翻印,开始展现出版家的创新思维。对于《普通百科新大辞典》,沈知方颇为用心。他礼聘黄人担任总编,黄人擅长诗词,长于文史,主编过晚清小说名刊《小说林》,又精通英语和日语。《普通百科新大辞典》每一个中文词条下面,也往往署上该条的英文原词,显示出编者中西汇通的架势。语言相对通俗,同时在图书版式上,又配了不少插图,提供阅读的愉悦。
《普通百科新大辞典》1911年5月出版,到7月就加印到第三版。1911年11月,国学扶轮社新出《文科大辞典(修词学之部)》,卷首有《普通百科新大辞典》的出版广告[6]:
本书参考专门学书千余种, 提要钩玄, 会通中外新旧各种学术名词, 成一精粹完备之辞典。分门别类, 详加考核, 而科学新名词则多附以西国原文… …叠印三版, 早已售罄, 兹届四版, 特备预约三千张, 早购为幸。
《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出版的时候,清廷岌岌可危,但过后来看,“黄摩西的百科词典无论在学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7],这就是沈知方卓越的选题眼光。晚清时期,思潮激荡,东洋和西洋所代表的现代知识体系,成为当时国内学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如果说前文所及会文堂书局1903年版《普通百科全书》是对日本学术的一次借鉴,那么国学扶轮社《普通百科新大辞典》的出版,就是对以狄德罗《百科全书》为代表的西洋辞书模式的中国化尝试。主编黄人“国学扶轮社主人沈粹芬发心欲编词典,漫以相属”的陈词,说明中国第一部真正百科全书的问世,其发端缘起正是沈知方。
另一部大书《国朝文汇》,今名《清文汇》,署名沈粹芬等辑。发轫于光绪三十四年戊申之春(1908),告成于宣统二年庚戌之秋(1910),费时三年。沈知方起意编纂《国朝文汇》,有很强的家族使命感。沈知方在《国朝文汇序四》中,提及祖父沈玉书的未尽遗愿[8]:
先祖于学无所不窥,而尤笃嗜古文辞。架上所贮,文集最夥,尝谓文至国朝而极盛,作者辈出,类能遗貌取神,去疵存粹。有周秦之神智而不诡僻,有东西京之博雅而不穿凿,有魏晋六朝之新隽而不纤薄,有唐之闳肆而不繁缛,有两宋之纯正而不陈腐,学者取径,行远自迩,当先从事于本朝……拟征同人,编成总集,而有志未逮,遽赴修文。伟业存诸悬想,遗训俟诸后人,噫可恸也。
祖父沈玉书的遗憾,成为沈知方策划《国朝文汇》的家学动因,加上发现当时不少选本“自矜门户,动遗筌蹄,颇为学子所诟病”的不足,于是萌发了编纂《国朝文汇》的想法[9]:
粹芬拘瞀之质,失学少日,夙夜惴惴,常以未绩先志为恨。稽固海上,偶与当代贤达汤蛰仙、郑苏戡、缪小山诸先生纵谈及此,共切赞成,老友王君均卿尤欣然引为己任。因出先人所藏,兵燹未尽者若干种,补购者若干种,友人赠遗者若干种,商定体例,次以时代。
汤寿潜在《国朝文汇序一》中,说自己也想编这样一部书稿,但是“迫于路役,此事遂废”,因此见到“里人沈粹芬创为国学扶轮社,戠合群彦,辑为国朝文汇”的工作,颇为感动。加上黄人、王均卿等人的大力协助,使编纂《国朝文汇》的设想变得切实可行。
《国朝文汇》正文
对于这部清朝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沈知方采取了一种开放的编辑方针[10]:
不立宗派,用箴前人最录一二家(如宋牧仲编《侯魏汪三家文》是),或专主一派(如姚氏《古文辞类纂》于八家震川后专录望溪、海峰是)之陋,悉心甄录,得一千三百余家,文一万余篇。卷帙之巨,视《皇清文颖》、《国朝文录》、《湖海文传》、《国朝古文汇钞》等数倍之。
这种编纂思想,造就了《国朝文汇》的兼容并包的宏阔气象。《国朝文汇》选文1356家,收录作品5500余篇,是最大的一部清代文章总集。“兹集不拘成格,意在兼收,最录一千三百五十六家,在总集中,此为大观”[11]的编者自述,诚为不虚之语。时至今日,虽然只有百年时光,已经有不少散佚的清代文学篇目端赖《国朝文汇》得以流传。汤寿潜当时指出,该书“又独不取宗派之说,欲以备一代之典要,而观其会通,其书之高出于播芳文粹,盖可预言”[12]。北京出版社后来影印时在出版说明里也说,“收罗广博,汇集全备,是本书一大特色……不拘成格,意在兼收,为本书另一特色”。百年前后近乎相同的两种表达,正说明了沈知方在《国朝文汇》中体现的广博理念。
《国朝文汇》编校跋
在具体的编纂和校对上面,黄人说“句梳字栉,书眉乙尾,引绳墨,立橅型”,相当辛苦。负责总校对的嘉定人金聿修《国朝文汇跋》中记述更详[13]:
同人自惭孤陋,惟常抱一保存国粹、爱惜书籍之心,孜孜矻矻,力求无过。先取旧本新本互对,求其两方符合,复注重新本,磋磨文义,字字句句,宛如自己构造。抽蕉剥笋,回澜住洑,稍有疑义,复对原本,而困难即从此生。即如上所云者。往往一名词之疑,同人聚讼二三日,一字之补,搜讨古籍数十种。
这种校对风格,颇有清代朴学之风,也奠定了国学扶轮社在民初出版界的声誉。多年以后,对于沈知方策划出版的《国朝文汇》,著名学者钱仲联曾说:“清代诗文,载自今日,一代完整的选本,只有黄人、沈粹芬《国朝文汇》、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两种”[14],可见其文化传承上的价值。对于小本经营的国学扶轮社而言,并无徐世昌总统众多的幕僚和门客资源,但创办之初沈知方不顾成本,倾力出版《国朝文汇》这种资料性的大书,如果没有一定的出版理想,是不可能措手的事情。也从一个侧面看出,后来被脸谱化为只会营销的沈知方,在出版生涯之初即展现出来的文化诉求。
1912年,商务印书馆专门订立章程, 禁止董事会成员和所有职工经营与商务印书馆所经营相同的商业, 经报告董事会同意者例外[15]。这份章程的问世,与沈知方、陆费逵、吕子泉等商务员工脚踏几只船不无关系,也成为沈知方1912年底脱离商务印书馆的一个原因。1924年进入世界书局的刘廷枚回忆说,“因他(沈知方)与人合办乐群书局、国学扶轮社等出版社,与商务业务相抵触,并与该馆主要负责人之一张菊生在发行业务方面见解分歧,致不能久安于位,即转与陆费逵等合创中华书局。”[16]1913年2月,沈知方出任中华书局历史上唯一的副局长,从而开始了他影响深远的民国出版生涯。
参考文献
[1]陈平原.晚清辞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59-74
[2]黄摩西.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序[M].上海:国学扶轮社,1911.
[3][12]汤寿潜.国朝文汇序一[M].沈粹芬等辑.清文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1
[4]龚敏.西学东来与黄人《普通百科新大辞典》的编纂[M].项楚主编.新国学第7卷.成都:巴蜀书社,2008:345
[5]严复.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序[M].上海:国学扶轮社,1911.
[6]文科新大辞典(修词学之部)》,版权页信息为:辛亥孟冬出版(查为1911年11月21—12月19日间);文科新大辞典,全书十二册,定价洋八元。编辑者:国学扶轮社;校印者:中国词典公司;印刷者:作新社;发行者:上海棋盘街平和里中国词典公司;发行所:上海棋盘街平和里国学扶轮社;分售处:各埠大书坊。
[7]米列娜,张丽华.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未完成的中西文化之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75-84
[8][9][10]沈粹芬.国朝文汇序四[M].沈粹芬等.清文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4
[11]国朝文汇序例言[M].沈粹芬等辑.清文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13]金聿修.国朝文汇跋[M].沈粹芬等辑.清文汇.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14]钱仲联.梦苕庵论集[M].中华书局,1993:170
[15]郑逸梅.国学扶轮社、秋星出版社的史料[J].出版史料,2004(02):126-128
[16]刘廷枚.我所知道的沈知方与世界书局[M].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昔年文教追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98
作者简介
王鹏飞,博士、教授。现供职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博士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现代文学期刊、出版文化和新媒体研究。主要论著有《孤岛文学期刊研究》《海派文学》(合著)等,编选《出版学》《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萧红卷、师陀卷、萧军骆宾基卷等。兼任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委员会秘书长、高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