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坚持学术方向 开拓文史研究 ——文史研究院这六年

坚持学术方向 开拓文史研究 ——文史研究院这六年

坚持学术方向 开拓文史研究 ——文史研究院这六年提供最新的复旦大学官方新闻

2006年底,我从清华大学来到复旦大学,奉命组建文史研究院。当时曾经向校方表示,我只是想“做一件事”。就是针对中国大陆学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状况,实现思考已久的学术理念,建立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组织一个好的学术团队,设计一个能够与国际学术对话的研究中心。

六年来,文史研究院坚持明确的研究方向、严肃的学术品格与充分的国际合作,在学术出版、举办学术会议和讲演、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海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现在我可以说,文史研究院已经建设了一个有水准的学术团队,在国内外有了讲严肃学术的好名声,提出的学术话题比如“从周边看中国”等,也有了一定影响力。

文史研究院现有13位专职研究人员,其中12位具有博士学位,分别来自慕尼黑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涉及艺术、宗教、语言、文学、制度、政治、观念等等,也涉及中国及周边各个区域。研究院还聘请了徐文堪、芮传明、马小鹤、严耀中等四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任特约研究员;已经建设和即将成立的三个工作室包括交错的文化史、图像文化史和从周边看中国。

文史研究院从成立之初,逐步确立了五个基本研究方向,即“从周边看中国”、“交错的文化史”、“批评地理解国际中国学”、“域外所藏有关中国的图像资料”和“中国宗教、思想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我们将这五个方向整合为“亚洲宗教、艺术与历史研究”大方向,目的就是打破文史哲学科界限,沟通中国研究与外国研究,促进多语种文献研究,将国内学界相对封闭的局部研究,纳入到更开放的国际交流的多边互动中。这是研究院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学术论著的规划、发表与出版上,研究院的原则一是鼓励与本研究院方向相关领域的专精研究;二是可用于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教材,为研究生撰写学术入门手册;三是积极收集、整理、出版中国过去所缺乏的有关中国的域外汉文文献。成立六年来,研究院主要的出版物包括五套书、一个专栏。五套书是域外所藏有关中国汉文文献、复旦文史丛刊(第一辑十种)、复旦文史专刊(七种)、复旦文史讲堂(五辑)、研究生学术入门丛书(十三种)。其中域外所藏有关中国汉文文献已出版了两种,一种是《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5册),另一种是《韩国汉文燕行文献选编》(30册),第三种《朝鲜通信史汉文文献选编》正在编纂中。一个专栏是在《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设“文史研究新视”专栏,已发表国内外学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近30篇。此外,研究人员个人也出版了《宅兹中国》、《形神之间》、《禅定与苦修》等诸多著作,并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Chiese Studies in History》、《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思想》(日文)、《史林》(日文)、《中国:社会と文化》(日文)、《东方学》(日文)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研究院作为复旦人文系、所的交叉学科平台,在所推动的研究领域之内,以合作研究、教学、出版、会议、访问研究等多种形式,同海内外学术机构展开了广泛而有成效的合作交流。包括与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建立了稳定长期和实质性的合作关系;与越南汉喃研究院、韩国成均馆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等开展了较好的合作与交流;接受来自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欧洲各大学的近30名访问学者,也有30人次以上本院学者赴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同时,研究院也积极推动与国内学术机构的合作。2012年,研究院代表复旦大学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合作筹建“传统文化与人文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亚洲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研究”平台,促进在世界、亚洲、东亚背景中的中国史教学和研究生培养。

此外,研究院还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研讨会,包括“从周边看中国”、“中波当代艺术与美学”、“批评的中国学”等。在校内影响较大的是“复旦文史讲堂”,自2007年3月以来已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讲演70余场,另举办小型学术研究会一百余场。

在大学办研究院,如果只是一个抽象的、孤立的,只做研究、不介入教学的研究院,恐怕很难维持。因此,我们建立了跨学科的“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博士硕士招生项目,从2011年起面向全球陆续招生,目前已有博士研究生8人(包括来自巴西的博士生1人),2013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生。该项目已开设“亚洲史研究方法” 、“亚洲宗教与文化的交流” 、“亚洲艺术史研究”、“印度宗教经典导读” 等十余门课程,并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开展了交流互访。

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我们还设立了资料室,于2007年9月份正式对外开放。资料室目前藏书7000余册,内容涵盖思想文化史、中外交流史、艺术史、宗教史等诸多领域,以大型图书和域外文献为主要特色,六年来陆续购进《韩国文集丛刊》、《燕行录全集》、《燕行录全集•续编》、《朝鲜王朝实录》、《日本思想大系》、《日本近代思想大系》、《中国论说关系资料》等,也藏有《法藏敦煌文献》、《全宋文》、《全元文》、《二十五史》、《民国丛书》、《大藏经》等大部帙集成文献。资料室还订阅了本院相关研究领域内重要境外期刊近40种,如《东方学》、《东洋史研究》、《东方宗教》等,并藏有比利时鲁汶大学、日本关西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台湾大学等出版的系列论著和刊物500多册,近来又接受了来自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捐赠图书。

六年来,研究院能发展成目前这样一个格局与规模,与校方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与国际评鉴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与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等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2010年,研究院成立三周年的时候,我曾提到傅斯年1933年给胡适写的信,其中说到他对1928年成立的史语所,“屡思去之而不能不努力下去者,以为此时一散,至少五年之内,在如此意义(事业的、人的)下的一个集合,是不可望的了”。我很能体会傅斯年当年的感受。所以,我从心底里希望,在我卸任之后,校方仍然支持文史研究院;也希望文史研究院在今后仍然能有大发展,始终在国际学界成为一个坚持纯正学术品味,不受世俗庸俗风气影响,开拓新鲜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心。

上一篇: 文学史上流传千古的7篇骈文,第四最唯美,第一当之无愧
下一篇: 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