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第2期( 复总第56期)船山学刊Chual l Sl l anJoIlr】:lalN 0.2.2005S眦N o.56十年磨成铷天遣自酬勤——读《中国笔记文史》芷亭郑宪春先生积18年之力,撰成《中国笔记文史》一书,于2004年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90余万言,历述先秦至于晚清中国笔记文发展历史,第一次对中国笔记文进行了清理和深入研究,诚如文选德先生在《序》中所言,该书的出版,“ 结束了2000余年中国笔记有文无史的历史,填补了一项重要的学术空白” 。下面试谈几点笔者的阅读感受。一、笔记之体与笔记文化笔记之名晚出,但笔记作为一种文体和文化现象却早已存在。论证此一问题,当是笔记文研究的起点。作者认为,中古时代,中国始有文与笔的分判,将散文与韵文予以分辨。进入六朝以后,文体分辨进步,但萧统《文选》虽设目40,笔记不见:刘勰《文心雕龙》列目63,有“ 书记” 而无“ 笔记” ,仅其《才略》篇言路粹、杨修“ 颇怀笔记之工” ,并未视同文体。其后,挚虞《文章流别论》、李防《文苑英华》、姚铉之《文粹》、吕祖谦《文鉴》,直至明末黄宗羲《文海》,虽列出“ 记事” 、“ 杂著” 等等,对笔记均未予以明辨。
对笔记这一文体的忽视,导致了笔记文研究的滞后。虽然谢国桢、刘叶秋诸人研究笔记用力甚深,毕竟未作系统整理,而刘大杰、吕叔湘诸人也钟情于笔记,但对笔记之体的研究也未及深入。实事上,笔记在中国的存在既古老而又普遍,笔记自古以来就是“ 名号多品” 。至宋代,宋祁著《笔记》三卷,首度以笔记冠名。稍后苏轼撰《仇池笔记》、陆游著《老学庵笔记》、钱时著《两汉笔记》等,笔记之名始被普遍采用,至元、明、清三代,以“ 笔记” 命其文集者多不胜数,形成笔记大观。笔记之名自宋祁《笔记》出现而登场,实际上,其作为文体而存在,却远在宋祁为之正名之前。章太炎认为,《论语》为孔子弟子所记讲堂录;郭绍虞认为,《墨子》“ 是墨子弟子们根据笔记整理而成” 。参诸《汉书· 艺文志》“ 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所述,可以发现,先秦诸子一200一语录体,均为师徒讲堂录的整理。先秦历史散文,无论是《尚书》、《春秋》,还是《左传》、《战国策》等,均源于“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当时亦为笔记。自先秦以降,此类文体因其“ 名号多品” ,眩人耳目,实际上,中国典籍所存杂志、札记、笔谈、杂记、志林、谈录、谈丛、漫录、漫谈、丛谈、随笔,连同一大批读书笔记均为笔记体。
笔记作为一种文体,有其自己的本色,认识其本色,也是我们界定笔记文的根据。该书认为,笔记文是富于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一种文体,其特点有三:其一,随事记录,略无成法。笔记作为一种自由文体,体现了人类书写随事记录的特征,进入封建社会,其记录不像诗文写作需要载道,亦无须追求“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只服务于个人或小范围记事记言,或自我欣赏,或以资闲谈,如欧阳修撰《六一诗话》自序所言乃“ 集以资闲谈也” 。其文法亦是略无成法,信手拈来,不须修饰。其二,包罗万象,反映时代。笔记因属自由文体,既面向往古,又贴紧现实,放眼未来,题材取之不尽,凡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社会与自然各个方面无不稽录。因其杂,所以能包罗万象,探其情,莫不反映时代,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三,质朴自然,意趣横生。笔记有若天籁之声,来之自然,亦出以自然。后人读《世说新语》,皆赏其叙事活泼,语言清新,胡应麟评日:“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所以笔记决不是一种琐屑、庞杂或仅用以“ 以资闲谈” 的文体,其抒写真性情,记录现实生活,其作用有正史或正统文学所不及者。笔者倒认为,与其把笔记看成一种文体,不如将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将其称之为笔记文化似无不可,而笔者的这一看法,也是该书可以证实的。二、精心结撰,知古鉴来笔记文史是一种特殊的专门史,不仅对这一文体本 万方数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