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部署,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创新文史工作新机制,积极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7年工作总结
1、在“精”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文史工作的“存史”作用。
一是制定文史发展规划。制定了《赣州市文史工作发展规划(2017—2020年)》,根据全市政协文史资料协作规划,精心选题,进一步推动了全市文史工作向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
二是编纂出版系列丛书。继续与县(市、区)政协联合开展了《赣州文化大观》资料征集编纂工作,已完成《赣州文化大观》(南康区、寻乌县、大余县、崇义县卷)资料征集编纂任务,精编文史资料80多万字,即将正式出版。完成了《记忆赣南古村落》资料编纂和图片拍摄工作,精选精编了全市93个古村落10多万字的文脉、商脉文史资料和拍摄选用了6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即将正式出版。
三是开展文化课题研究。参与了民进赣州市委会组织的《赣州市历史文化的定位及开发利用研究》课题调研,形成了《关于赣州“江南宋城”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路径的建议》《关于赣州“堪舆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路径的建议》课题报告,围绕打造赣州“江南宋城”、赣州堪舆文化品牌,在做好战略发展规划、建设文化项目、壮大市场主体、创新营销模式,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汇报,并给予肯定。
四是完成省政协工作任务。完成了省政协下达的《江西省政协志》赣州市政协部分的资料征集编纂工作和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下达的《赣南苏区振兴五周年》三亲资料和文史资料征集工作任务。
2、在“实”字上求突破,充分发挥文史工作的“资政”作用。
一是开展专题调研。根据市政协常委会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组织委员赴上饶、郴州两地开展了《加快赣州高铁经济发展》专题调研,调研报告列入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提出的健全高铁新区机构建设,组建高铁新区融资和建设运作平台,加快高铁新区产业规划和建设的建议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在多次会议上予以高度肯定,推动了赣州高铁新区建设步伐。组织委员开展了红色和客家文化遗址保护专题调研,就重视顶层规划、注重遗产普查、强化活动策划、突出名人效应提出了意见建议,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组织委员开展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业融合”调研,形成《关于让赣州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建议》提案,列入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二是开展专题民主监督。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组织委员赴上犹、崇义县开展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专题民主监督活动,提出的推进行政服务中心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网络平台建设、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等建议,纳入了综合报告,得到市委肯定,并予以转发,并组建了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牵头组织的2017年40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民主监督报告,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同时组织委员参与市委组织开展的《中共赣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重要作用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督查活动,就落实情况提出了意见建议。组织委员赴安远县、会昌县、寻乌县组织开展了“让光伏扶贫切实成为贫困户增收的好项目”专题民主监督活动,就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委员提案落实情况开展了民主监督,为解决当前光伏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协助分管副主席做好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上《关于加快赣州特色小镇发展》的专题委员发言落实情况进行了重点提案督办。
三是开展专题民主协商。召开了“加快赣州特色小镇发展”调研工作座谈会,列入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联组会议协商专题。组织委员赴南康、大余开展“加快推进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协商并赴江苏省常州市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比较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快赣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发言材料,在市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会上作专题发言。
4、在“用”字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政协组织 “育人”作用。
一是抓好经常性政治业务学习。制定了《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知识讲座计划》,明确了学习任务和时间,落实了相关专委会责任。年内组织开展了《共享经济》、《保密工作》、《党员干部要夯实干净做事的思想基础》等专题知识讲座,为政协机关干部和市政协委员获取新知识提供了较好平台。结合换届,举办了新一届政协委员培训班,邀请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原全国政协理论研究会秘书长、原全国政协研究室副主任原冬平为新一届政协委员就如何履好职作专题讲座;并请市政协主要领导、分管副主席、有关专委会主任对新委员进行业务培训。
二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的“十九大”专题学习。制定了市政协机关党组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计划,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了学习培训。今年10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根据市政协主要领导指示,我们立即制定了《赣州市政协党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阶段性计划》,协助市政协党组按专题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进行了系统学习研讨,并组织市政协文史委员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研讨。
三是结合调研政情通报。结合调研邀请了有关市直部门就“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专题民主监督、“加快推进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专题协商进行了政情通报,为政协委员全面了解实情,提高调研、协商质量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四是建立学习联系平台。协助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建立了全省文史和学习委通讯录、QQ群,建立了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委员通讯录、QQ群,密切了与省、县(市、区)文史和学习委工作联系,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上下学习交流。
五是做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与了市政协机关“二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精准扶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等中心工作。开展了道德讲堂活动,完成了市政协机关2017年道德讲堂实施方案及活动计划。
5、在“活”字上花力气,充分发挥文史工作的“团结”作用。
一是加强了与外省兄弟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的工作交流与学习。做好了外省兄弟市政协来我市的考察学习接待工作,先后接待了广东省梅州市政协考察组来我市考察客家文化建设、福建省南平市政协来我市考察宋慈历史文化、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协考察组来我市考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安徽省滁州市政协来我市考察王阳明文化遗迹、四川省广元市政协来我市考察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陕西省西安市政协考察组一行来我市考察红色教育基地功能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二是加强了与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工作的联系与合作。参加了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工作会议,并做经验交流发言。先后3次接待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来我市进行精准扶贫挂点工作,2次接待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赴安远、寻乌、上犹、龙南、全南县开展文史资料征集的督查、客家旅游文化视察工作。
三是加强了与县(市、区)政协和对口联系单位的工作互动。与各县(市、区)政协合作开展了《赣州文化大观》、《记忆赣南古村落》征集和编纂工作;与市社联合作开展了王阳明文化研究,我委撰写的《论王阳明赣南文化教育及贡献》一文在《赣州社会科学杂志》王阳明文化研究专刊上发表,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研究所赣州王阳明研究会成立大会交流材料;与市图书馆合作,成功创建赣南客家文化主题图书馆,通过委员提案促使新市图书馆项目成功立项建设;联合市民政局开展了《赣南地名文化大观》资料征集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
四是积极为委员履职搭建平台。坚持把服务委员履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密切与市政协委员的沟通联系,提供了履职平台。年内组织专题调研3次,专题协商3次、专题民主监督3次、专题培训1次、文史和学习委委员会议2次,召开全市文史和学习工作座谈会1次,政情通报会3次、知识讲座3次,并通过委员会“微信群”及时发布通知信息,着力为委员提供了履职平台,拓宽了知识视野,充分发挥了委员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同时坚持走访委员,同委员沟通感情、交流思想,加强了委员的履职考核,进一步提升委员履职水平和参政议政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政协组织的凝聚力。
一年来,文史和学习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三亲”资料征集有欠缺。组织发动委员撰写“三亲”资料较少,建国后史料征集工作成效不大。
二是学习形式创新不够。学习形式和手段单一,仅仅习惯于讲座,缺乏座谈交流探讨,发挥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三是调研选题不够精细。可操作性的高质量调研课题数量有限。
二、2018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在五届市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和分管主席领导下,紧紧围绕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和民主监督建设的要求,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重要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协商三大职能,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打好攻坚战、同步奔小康”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计划
1、确定“重点”,精心打造赣州文史精品和文化品牌。
一是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继续征集编纂出版《赣州文化大观》系列丛书(会昌、上犹、安远、全南卷),挖掘历史文化,打造赣州文史精品和文化品牌。
二是协助省政协做好《赣南苏区振兴》专题的有关“三亲”史料征编工作,联合各县(市、区)政协推荐送审相关“三亲”资料。
三是召开全市文史和学习工作座谈会,部署2018年全市政协系统文史和学习工作,落实全市文史工作规划和继续做好文史资料征集编纂出版工作。
2、突出“亮点”,做好民主协商、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工作。
一是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协商工作计划。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要求,主要做好1项专题调研、2项民主监督,即年内组织委员开展加强赣州文化建设专题协商、《赣州市发展全域旅游行动方案(2017-2019年)》落实情况专题民主监督、牵头组织开展2018年赣州市市级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专项民主监督。
二是做好委员提案督办及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工作。做好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联组会议委员发言落实情况督办工作和协助分管副主席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做好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联络组会务及委员大会发言、联组会议发言等各项工作。
3、攻克“难点”,创新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学习履职形式。
一是认真做好党的十九大学习宣传工作。落实《赣州市政协党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阶段性计划》,按照时间、任务节点要求,做好迅速传达学习、深入宣传宣讲、督促完成每个阶段的相关工作。
二是创新政协机关和委员学习模式。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联合开展 “赣州人文科学大讲堂”、“政协大讲堂”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调研课题开展政情通报会,学习交流座谈会。
三是实施“互联网+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微信群、QQ群,组织委员积极开展界别学习和交流活动。
四是筹建赣州市政协文史馆。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争取2018年成立赣州市政协文史馆机构(全额事业编制),同时面向社会聘请一定数量的文史、文物、文化、文学、规划、旅游专家学者为文史馆员,开展地方文化田园调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研究赣州文化与历史,征集编纂出版文史资料和地方文化丛书,开展地方文化宣传和传播,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赣州的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援和服务。
4、服务中心,积极完成各项中心工作任务。
一是协助政协党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计划,督促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是积极做好机关干部和县级干部挂点精准扶贫工作。
三是认真完成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布置的各项工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