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02月
本书特色本书是湖北文化史学的开山之作,也是国内地域文化史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分为“导论”、“文学篇”、“艺术篇”、“学术篇”、“教育篇”、“科技篇”、“宗教篇”、“民族篇”、“风俗篇”、“性格篇”。内容简介本书分文学篇、艺术篇、学术篇、教育篇、科技篇、宗教篇、民族篇、风俗篇、性格篇,全面介绍了湖北的文化。
《湖北文化史》 系著名社会文化史专家周积明主持编写,12名湖北文化史专家撰述完成。本书是首部以“湖北”为文化区域进行研究,从文学、艺术、学术风俗、性格等方面梳理湖北文化发展脉络,立论深厚,史料翔实,有利于学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湖北文化。
作者简介
周积明,1949年11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文化史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前任湖北大学副校长、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院长、湖北省重点学科(专门史学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科联副主席。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入选“湖北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
学术专长: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清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国内权威和重要学术刊物及海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种。两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分别为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冶萍公司档案的搜集整理与研究”,2005年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清史•思潮志”。著有《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纪昀评传》、《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震荡与冲突-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潮与社会》、《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等,与冯天瑜、何晓明合著《中华文化史》等,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文化史》等。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学奖和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教学奖和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学术篇
第三章 清代前中期的湖北学术
此处所说的清代前中期,始自1644年清王朝入主中原,终于19 世纪 30年代末,时间约二百年。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建立到强盛再到衰微的过程。此期间的湖北学术,既体现为传统的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的延续和发展,而尤为令人注目的则是经世实学的崛起,还有无神论及对理学的理性批判,可说是内容丰富而思想多歧,显示出传统的学术已趋于烂熟并酝酿着转变。
二、经世实学的滥觞
在清前期湖北学者学治理学一时成为风尚的氛围中,仍有部分学者关注社会现实,力图拯救时弊,因而多少能够越出理学的藩篱,讲求一些济世救民的具体问题;还有一部分学者能不为世风所趋,别辟蹊径,致力于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前者有刘子壮、卢纮、鲁之裕等,后者有陈大章和刘湘煌。
五、经世实学的延续
这一时期的李潢和李元,恰恰是前一阶段刘湘煌和陈大章学术道路的延续和发展,他们分别在数学和动物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而陈运镇、袁铣、陈銮的经世之学则各有特色。
陈銮(1786—1839),字芝楣,又字南雅、仲合,江夏(今武昌)人(一说为蕲州即今蕲春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一甲三名进士(即俗称探花),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年(1822)奉命典试浙江。
从道光五年起,历任江苏松江知府、上海道台、江苏藩司等职。十五年署理江苏巡抚,十六年授江西巡抚,次年调江苏巡抚。他长期在两江总督林则徐、陶澍麾下任职,深受器重。十九年陶澍因病解职,陈銮署理两江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旋因冒暑巡河得疾,病故于两江总督任所。
陈銮驻上海时,极力支持并亲自筹办海运,制定有关海运章程,招募“沙船”自吴淞口驶至天津,沟通京津沪三处。并编成《海运全案》,由幕友魏源代为撰跋。
当时鸦片走私猖獗,毒害渐深广。陈銮是坚定的“严禁”派,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黄浦江上的商船是走私鸦片的主要渠道,陈銮署理两江总督之后,鉴于吴淞海口距离海关甚远,夹带鸦片的商船常在进入吴淞海口之后,到达海关之前设法巧为偷运上岸,陈銮即委派员司参游驻扎口外,对进口商船各仓全部用海关印条封固,并派人随商船到海关,先验封后验货。遇有近口停泊外船,即派员查明应进口岸,催促启行,杜绝偷运;并严禁小船出洋接应走私,从海关防护上堵塞鸦片来源。他还积极整顿苏、皖、赣三省营伍,筹办海防,以防不测。
陈銮还建议制订律令,以杜绝鸦片的运销和吸食。道光十八年五月,他在江苏巡抚任上曾上疏说:“制治之法,节流必先清源;用刑之道,由轻而后及重。查鸦片烟土来自外洋,凡沿海奸民运银出口易(烟)土图利者,坐谋叛已行律。内地烟贩及开设烟馆者,坐毒药伤人律。愚民吸食者,予限一年,违者依律论死。如是衡情定法,分别得差,庶几人心就正,民俗还淳,漏卮塞而国本培矣。”①同年九月,在上海查获窝藏贩卖鸦片烟土人犯一批,起获烟土一万六千余两,并谕令外商进口船只缴出烟土四万一千余两,全部予以没收。
陈銮的上述建议和行动,得到了两江总督陶澍的全力支持。
他的行动,与其后林则徐在湖广总督任上的禁烟行动一样,是后来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的先声。所以人们称赞陈銮“于查禁鸦片烟章程,筹商尤密,立法唯严”②。
陈銮一贯主张恤商爱民。道光八年,里下河及湖州水灾,他认真办理赈济,使广大灾民得以安居乐业。十五年,泰州府属九个盐场淹水成灾,产盐大减,陈銮组织商人捐款,购买谷米,按场拨发,使各盐场顺利度过难关。十七年,江苏又发生旱灾和蝗灾,秋禾歉收,他当即决定缓征赋税并广设义仓。他还在黄浦江上首设救生船,保护来往商贾的生命财产安全。陈銮持身素俭而笃义好施,道光十一年湖北大水成灾,他捐银数千两助赈;他还曾在蕲州置田四百余亩,赡养族人;在江夏置有义田义庄,作为助学和赡养贫苦无靠者之用。
陈銮“办事实心,不辞劳瘁”,虽主要致力于政务,但仍有《耕心书屋诗文集》等作品,有《先正格言》、《楚名臣言行录》、《楚帖》等史料编纂,还撰写过《盐法志》,惜未完稿。
①《清史列传》卷三八,《陈銮》。
②岳柏荣:《魏源师友记》,岳麓书社 1983 年,第29页。
另附《湖北省志 附录》
内容简介:本志为湖北省志的附录部分,收录的内容包括湖北省大事记、湖北省著名人物、湖北省地方志目录和部分旧志简介。
编纂人员:陈辉, 司念堂, 余玉鹏
编纂单位: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单位: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年11月
陈銮(1786-1839)字玉生,一字芝楣。江夏人。清朝官员。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道光二年(1822年),副主浙江乡试。京官考核为二等。五年,擢松江知府,调署江宁。值水灾,赈恤得宜。调苏松太道。设黄浦江救生船,浚吴淞江口。升苏松粮道。历广东盐运使、浙江按察使,升江苏布政使,又升江西巡抚,再调江苏。在各地修水利、建义仓、禁鸦片,颇有政声。道光十一年,湖北江、汉一带大水,捐银数千两为家乡助赈。后升两江总督,兼署江南河道总督。辑有《楚名臣言行录》、《先正格言》,著有《耕心书屋诗文集》等。
第四章 晚清到民国初年的湖北学术
从鸦片战争前夕到新文化运动前夕的七十余年间,湖北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文化也随之转变与发展。概括地说这种转变与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旧式士人群体的衰落和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二是学术的内容向现实贴近,学术的形式向现代转型。
四、“楚国之宝”王葆心①
王葆心(1868—1944),湖北罗田大河岸古楼冲人。字季芗,别字晦堂,晚号青坨老人。
王氏自幼勤奋好学,15 岁参加黄州郡试,21 岁人黄州经心书院,以“经古冠黄州八属”,深得张之洞赏识。张之洞称其文“深隐生动”,并教他再从“轩豁博大”处下工夫②。光绪十七年(1891),王氏被选入省垣两湖书院,在院期间,初治文学,后改修史学,“无不刮目相视为高才生”。光绪二十年(1894)考取优贡后,王氏已是“博学洽闻,驰名海内”③。光绪二十四年始,王氏先后任钟祥博通书院、潜江传经书院、罗田义川书院、黄梅调梅书院,汉阳府晴川书院院长,继而任汉阳中学堂、民办中学堂及两湖优级师范学堂教习。在此期间,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传入国内,教学之余,王氏“务振朴学以迎新知”,将国内外新知识融入教学之中,编创了一套新型教案,其大要为:“立为五法”“举知四要”“申明两门”“针砭两忌”③,颇得教育界好评,他又撰写了《浅学辑语》《西学荟说》,《群书要览》等多种讲义,努力介绍新知新学。
光绪二十九年,王葆心以湖北省乡试中第三名举人,拣选知县。湖广总督张之洞以其“办学七年,成绩卓异”,保奏他任官为吏。光绪三十三年举贡考试名列第一,调京都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兼图书馆编纂,后任学部主事,并被礼部聘为礼学馆纂修。其间,因亲睹清廷腐败,外侮凌逼,发愤撰《宋季淮西六寨纪事》《蕲黄四十八寨纪事》(后增订为《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搜遗辑佚,将宋明末季楚东人民不畏强暴、抗拒侵略的壮烈故事,整理成为眉目清豁,情节生动的史著,用以补正史缺失,宣扬民族气节,鼓舞人民抵御外侮。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北京图书馆总纂。民国元年七月回鄂,任湖北省革命实录馆总纂,积极投入《湖北革命实录》的研究编纂工作。民国二年八月,黎元洪下令撤消湖北革命实录馆后往长沙任湖南官书报局总纂。民国六年再度人京任教育部编审,北京图书馆总纂兼北京大学教授。民国十一年应聘回武昌,任湖北国学馆馆长,后历任武昌高等师范及武汉大学教授。
民国二十一年,王葆心任湖北通志馆筹备主任兼总纂,潜心研究全国志书,对其历史,地理部分详加考证,撰写了《方志学发微》。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间,日军进逼华北,平津危急。为抢修《湖北通志》,王葆心两次北上搜抄所需材料。第二次在北平搜抄材料时,“七七事变”发生,北平沦陷。乃携带手抄稿,备历艰辛,间道返汉。武汉沦陷后,退居罗田故里,任罗田县志馆馆长。主纂《重修罗田县志》,并以《发挥初期异同荟笺》等著作抒发自己对侵略者的仇恨。民国三十三年,为进一步了解明末楚东义民抗暴保乡用兵的地理形势,抱病前往天堂寨实地考察。因劳累过甚,归家半月,竟不起,时年 77 岁。
王葆心治学谨严,认为“有棱有脊,方可言学;有本有源,方可言识”,“治学之要,始于条理,终于贯通;始于剖析门户,终于不分门户”。④主张义理、词章、考订三者并重。他对经学、史学、文学、方志学、地理学、编纂学、教育学均有研究,遗著达一百七十余种。已刊行的有《虞初支志》、《明季江淮七十二寨纪事》、《续汉口丛谈》《重修湖北通志条议》《历朝经学变迁史》《经学研究前后编》《中国教育史》《古文辞通义》等二十余种。未刊行的有《方志学发微》《增补修志通则》《采访志书条例》《唐平高丽百济水陆用兵考》、《宋季淮西六寨纪事》、《天完志略》、《江汉献征录》《湖北诗征长篇》及合纂的《湖北文征》等一百余种。⑤
王氏早在清末已为著名的经学家,其代表作《历朝经学变迁史》,是我国近代以史著方法和体裁研究经学的新开端。其中的《经学九变图》,为日本汉学家北川泽吉采人所著《儒学通论》,译为日、朝、英、德国文字。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古文辞通义》,收采宏富,具有哲理、国文典与文学史三长。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曾评此书为“百年未有之作”。而史学方面,如《天完志略》、《两淮盐商列传》、《长芦盐商列传》《唐平高丽百济水陆用兵考》都很有学术价值。在整理地方文献方面,最大的一项工程是《湖北文征》的编纂,全书二百四十卷,王氏在元明两朝的选辑上,独任其劳,利用自己所撰写的《江汉献征录》,为原作者写了小传。而花费了十年功夫写成的《方志学发微》二十四卷,则是王氏在方志学研究中最见精彩的部分。
王葆心潜心研究湖北地方史志,著述颇丰。20 世纪 20 年代,王氏在清季范错《汉口丛谈》基础上续作《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虽算不上是精心结撰的史学专著,却称得上地方文献中的佳篇。
清嘉庆、道光年间寓汉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范错所著笔记《汉口丛谈》,是第一部叙述汉口城市兴衰的乡邦文献,涉猎范围颇广。举凡前哲嘉言、近时灾异、巴蜀物产、荆楚人文、地理山川,堪舆术数,乃至人生感慨,读书心得,一物一名之辨证,一发之于书,使得《汉口丛谈》颇负盛名。
《汉口丛谈》先后至少有三种版本,即壬午刻本,壬午修订刻本,周贞亮抄校铅印本。民国十八年,周贞亮在武汉大学任教时,曾将他抄校的本子出示王葆心,王氏“览而善之,欲为付刊,未果”。后来,王葆心从徐星槎处得此抄本,又命其子王夔武“写—副本藏之”,并“应新闻社之请,敷陈楚故,即广是书之旨,成《续谈》《再续》二种,携之箧中”⑥。民国二十二年,周氏抄校本与王氏《续谈》《再续》相继在汉口利华书局刊印出版,由武昌益善书局发行,署名“晦堂居士偶编”。这就是王氏《续汉口丛谈》和《再续汉口丛谈》的成书经过。
王氏曾在自序中表明:“往者有清乾,嘉间,世值承平。汉上一隅,墨客流人,流连最盛。相与蜡屐翼际,拿舟后湖。文藻流风,照耀奕际。居今晒思,慨慕无已。比以避地,竭来汉浒,适孝感徐君星槎《汉口小志》辑印已成,泛览之余,弥深感触。方乌程范白舫为《汉口丛谈》时,并有歙人黄心庵相与兴往情来,翱翔坛玷,《汉口漫志》与之并作。休明鼓吹,双管并鸣,兹风销歇久矣。今《丛谈》尚有存者,《漫志》则以未竣而佚。余尝见心庵居士编刻之《广虞初新志》,辄爱其渔猎富有。知其《漫志》,殆可比伦。侵寻放佚,不重为此邦惜乎!暑窗谊夏,笔为此书。其于星槎之书,倘亦范、黄并时之唱和也乎。”又曰:“近日有为《上海小史》者,其旨则专详见今。因淞沪大埠,自来纪述良夥,且云间一郡,明季清初,此类记乡土里俗之书尤多,美备之余,毋庸赓述。汉口则记者寥寥,故于现今外,述古旧尤详,而牵连所及,尤不以商埠为限。举凡吾乡旧典轶闻,就所绎知,皆予综述。用诏后生,聊补缺佚。虽然,范君生盛世,意主发抒性情;我生值危乱,意在网罗放失。故范书爱文藻,此作重见闻。斯则与前此之说海市,见今之上海,有不相袭者,姑以达我胸中所欲言而已。惟一时侨居,据己见推测,疏舛之处,必不能免。尚望练习君子,进而教之,越月束装将归再记。”⑦
由此可见,王氏“偶编”的《续谈》和《再谈》二书,仿范氏《丛谈》体例,网集遗闻,钩抉经史,广泛搜集有关汉口地区的史料,并就耳闻目见亲历所得,详加考订,精心整理,分别得六卷和四卷。
举凡山川形势、水道变迁、郡县沿革、经济兴衰、历史掌故、乡土风俗、名物街肆,轶文趣事,诗文佳句,都有所考载,同时又不乏精审深卓的历史洞见,其中对却月、鲁山等城址名实变迁之考证,尤为令人信服。而从商业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汉口城市的兴衰,探索经济发展与地理形势的密切关系,则是此书叙述的重点。作者叙述家乡风情,笔端颇富感情,再加之缀以诗文佳句联篇成文,使其极富文学色彩。另外,本书虽以《续汉口丛谈》与《再续汉口丛谈》为名,但行文并不限于汉口地区,而将视野扩至周边许多州县直至湖北全境,乃至偶涉境外西人之事。视野之宏阔较范氏《丛谈》大有过之。可以说,几乎具备了一部湖北城镇史的雏形。但是,王氏二书毕竟是“急就章”,体例上难免有重复冗散之嫌,然而作为随笔式的著作,“璧美何妨椭”?王葆心《续谈》和《再谈》与范氏《丛谈》作为一地的乡邦文献,对于地方史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价值,同时生动地再现了一地的风俗,使人耳目一新。
王葆心在方志学方面的研究,最久且勤,所得最富且精。早年王氏在京总纂京师图书馆书目时,见馆内对于海内方志均有收藏,而他又久欲整理近代佳志,就着手于方志学的研究和整理工作。
他认为宋元以来的志书,在编写方法上各有特长,但大部分则是互相沿袭,陈腐空疏,缺乏贯通原委的旨趣,以致多散漫而无条理。
因鉴于历史方志浩如烟海,新旧志家各持一端,章实斋之书自明其一家之学,不能概括各方志学家的见解,未能汇集宋、元、明、清四代方志的源流,继往筹今,尚须进行综合研究。故在主持湖北通志馆筹备工作以后,广搜博览全国志书达一万四千余卷,亲自精心抄录了数十种全国志书的序言、凡例、目录、后跋,并对其记载内容取材方法、编纂体例、引证他说一—进行考证,对比、鉴别,附以己说,进行中肯分析,并对所引证的百数十种志书进行精详述评,指出其特点、优点、缺点、错误和历代修志中的积弊。在“辨抄袭、正谬误,审体例、寻因革”⑧的基础上,参照地理专书,找出其中融会贯通的脉络、体例变革的原因和切实可行的经验,撰成《方志学发微》一书。
《方志学发微》,全书约五十余万字,二十四卷,共分七篇。一为取材篇:说明采访、绘图、选抄材料,以及进行编写工作的程序。
二为纂校篇:前主后附,并载卷一,选取清代名家关于着手修志最为切要的章则,讨论,包括采访,绘图、考旧志、考群书、录档案,也即是取材与编纂两者的方案、具体方法和步骤及其相互的关系。
三为导源篇:根据经学、史学,杂学和地理专门的渊源流变系统,说明逐步演变汇成方志一科的由来。四为派别篇:根据宋、元、明、清修志的历史及其变迁,以此说明明,清以来旧派,清代雍,乾以来新派修志的体例,新旧两派以外各就所长而自成一家的派别修志的体例,其中对新旧两派的根源及其在体例上的分支,考辨尤为详晰。五为反变篇:列举修志主改变的前说、前例,对新旧两派改变前志的作法,作了比较说明。六为赓续篇:列举修志主赓续不主更张的前说和陈规、对旧派续旧派、新派赓新派,在续修方法上的种种不同,分别举例说明。七为义例篇:专选时代较近的有所创新的各家各志的义例,以及旧派中部分可取的体式,加以系统评述,备供新修方志览古筹今的借鉴。以上各篇,除列表以明其流别外,均分别附以按语,对原作中立论尚未畅达者,则引证他说并附己说以申明之,于其所未论及者,则引证他说并附己说以补充之,凡立论有错误的,则在附说中指明纠正。这样参同考异,原始要终,注重实用的综合研究,是前此四五百年来史志学所未曾做过的工作。
对于王葆心所著《方志学发微》,志学界评价甚高,闻惕生称该书为“旧时代方志遗产的总结,新时代方志革新的萌芽”。张春霆称之为“集方志学之大成”。⑧
可以说,《方志学发微》一书是大变革时代新旧过渡中,旧辈志家对方志遗产尽其力所能及而作的总结,为后人批判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为新纂修方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丰富的史学资料。
注释:
①“罗田县人民政府重修王葆心墓,董必武亲笔题‘楚国以为宝,今人失所师’,以表墓门。”此段文字见于罗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罗田县志》,中华书局 1998 年版,第 723 页。
②王葆心著,陈志平等点校:《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之《前言》,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 页。
③王翻身:《王葆心墓》,《湖北文史资料》1997 年第 3 辑,第133 页。
④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人物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43 页。
⑤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人物》(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50页。
⑥王葆心著;陈志平等点校:《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之《前言》,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1 页。
⑦王葆心著;陈志平等点校:《续汉口丛谈·再续汉口丛谈》之《续汉口丛谈》卷一,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4-5页。
⑧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人物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1999 年版,第 643 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