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徐颖报道“世纪回响——《世纪》杂志创刊25周年座谈会”昨天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1993年7月,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综合性文史期刊《世纪》杂志,在星火燎原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时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萧乾先生倾力倡办,名流云集、阵容豪华的编委会使得创办伊始,该杂志即作为全国文史馆系统的标杆性刊物而受到高度关注。
25年来,《世纪》 杂志披露了大量第一手史料,重视历史细节,坚持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致力于披露百年中国风云激荡的历史变迁,发掘历史真相,抢救积累史料,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发挥存史资政、以史育人的社会功能。杂志曾先后两次入选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成为一份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史类品牌期刊。从创刊之初侧重民国史题材逐步调整为着重挖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近期新增的一系列特色栏目如“文化自信大家谈”“口述历史”及今年聚焦“改革开放40周年”等均取得了显著成绩。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在座谈会上作了题为《留存城市历史记忆的精品佳构》的演讲。作家王安忆则表示,《世纪》 的历史记录与众不同,更注重小人物的生活历史变迁,也更开放,没有太强的约束。她指出,现在全国各地纷纷兴起建文学馆、博物馆、纪念馆的热潮,事实上,有些东西是不适合建馆的,不适合用直观的实物来展现。王安忆认为,“保留历史最好的方法,不是建馆,而是用文字记录。所以,不要小看文字和印刷品,我希望《世纪》一直办下去,不要管读者有多少,不要管新媒体和电子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