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传统文化,自然会想到文史哲,因为要继承传统文化,不懂点中国的文史哲恐怕是不行的。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文史哲很吃香。考大学时,这是文科生的首选,分数门槛也最高,那时的人们都认为,学文科怎么能不首先学好文史哲呢?后来经济发展成为社会的首要,建设法治社会也成为众人的目标,于是,经济、法律类是热门,而文史哲渐渐变冷,好像只有当老师和专业研究才会考虑这三门。
其实,中国的文学绚烂多姿、中国的史学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独树一帜,无论学什么,都不能不拥有文史哲的基础,尤其在传统文化被社会日益重视的今天,再冷淡中国的文史哲就会失去传统文化的社会根基。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起码应该读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念过《史记》,大致明白诸子百家,而这些,仅仅靠宫闱剧、百家讲坛、微信式评点还是远远不够的。从前对读书人的要求是必须浏览“前四史”、背诵《唐诗三百首》、熟读“四书”,现在,教育已经普及,知识需求铺天盖地,再用那种要求也已过时。不过,《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看一遍并不难;读读《论语》,念念《逍遥游》《齐物论》,瞧瞧《道德经》,也无需多少工夫。唐诗宋词的名篇,虽然会背诵的人已经不少,可是,元曲和明清小说对许多人而言,还是个弱项。从电视连续剧里至多只能了解人物和情节,而小说语言,无论如何还是应该读一读原著的。借用唐诗宋词来描摹景物、感时伤世,大概人人都会那么几下,但古代戏曲中的名句,比如“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如果娴熟引用,也自有其一番意蕴。
文史哲的底蕴具备了,传统文化传承才不是空话,这自然需要全社会共同的积淀,可是,除了专业是文史哲以外,只要一过高中,还有多少人再关心文史哲呢?而中小学的文史哲,假如不是自修,基本都是蜻蜓点水,以这点知识来承继传统,显然力不从心。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很多人似乎都以为文史哲从学校一出来就没用了,既不能当饭碗,更不能赚钱。这种意识忽略的恰恰是人生,难道你不需要启迪心智、修身养性?难道你可以离开人际关系、社会沟通?难道你不想审视四周、思索过去、遥望未来?文史哲的积淀就是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正可以帮你解读、体味、感悟人生的这一切。
文史哲的积淀,还有益于涵养情怀、寄托思绪、品尝生活的况味。最近几年,我常常看到很多老人退休后无所事事,连阅读小说的习惯都没有,其中不少过去还是工程师、理工科教授,但由于对文史哲没什么兴趣,结果,一旦不再从事本行工作,孩子长大了,生命的实用性便失去了,剩下的只有茫然若失,日子越过越缺滋味。
人文素养,事实上与我们的工作也密切相关,没有人文素养,任你担当什么工作都难以出色。老一代杰出的科学家,文史哲没有不丰厚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只要看看他们的文章就明白了。从前还有位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西林,其实他也是出色的剧作家,并且致力于文字改革、乐器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的就是文化部副部长。在他那里,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简直就是位通才,而通才正是那一代人的特色,顾毓琇、赵元任等等,无不如此。
掌握文史哲是人生修养的基础,中国文史哲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所以,无论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人生的视角看,都别忽视文史哲。
《 人民日报 》( 2017年02月16日 19 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