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2023北大社文史哲艺重点新书

2023北大社文史哲艺重点新书

2023北大社文史哲艺重点新书本书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主编,罗伯特·达恩顿、乔瓦尼·列维、罗伊·波特、琼·斯科特、吉姆·夏普等10位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参与编写,审视了历史研究中新兴的诸多跨学科领域

2023 北大社

文史哲艺重点新书

一起来看看吧!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朱熹哲学研究

陈来 著

朱子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之一,本书注重从时(历史演变)空(层次角度)等不同方面对朱子的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考察和全面分析,以求达到对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哲学体系的具体把握。本书为陈来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曾一再重版,本版校订了全书的文献信息,使佳作更添光彩。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

葛晓音 著

本书将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诗坛兴起的尚奇之风视为唐诗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揭示出奇诗作者所坚持的儒家古道与其创作理念之内在联系的前提下,着重寻找隐藏在风格、意象、修辞等表现元素背后的深层艺术要素,尤其是各家求奇思路的一致性和独特性,及其对联想方式、艺术视野、构思创意乃至体式声调方面的影响。意在理解这派诗人深蕴于超现实想象中的心理感觉和思维逻辑,以及从其苦吟中透射出来的生命力和悲剧美。同时本书还论述了诗人们基于对汉诗和杜诗的深切理解,从多个角度将古诗的表现功能拓展到极限的意义和得失,解释了中唐古诗成为奇险诗驰骋场域的原因。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四时之外

朱良志 著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造成中西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朱良志教授这本新著主要是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来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朱教授在本社出版的《真水无香》,主要讨论“天趣”问题;《南画十六观》,以“真性”为线索,追踪文人画的发展;《一花一世界》,围绕“量”对传统艺术观念展开思考;《四时之外》,则是对传统艺术中“时间”问题的探讨。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江山胜迹

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商伟 主编

人文风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山水胜地到都市和寺庙建筑等等,无不包括在内。近年来,伴随着考古学、金石学、物质文化史、视觉艺术史和地理景观学的深入发展,文学、史学和宗教学等学科也相应地拓展了关注视野。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发起的这一讲座系列,邀请海内外文史领域的商伟、薛龙春、魏斌、田晓菲、陆扬五位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共同深入开掘这一主题。书稿旨在再现讲座的精华内容以及现场讨论的思想闪光,辅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将这一跨学科主题学术开拓的生动面向展现给更多受众。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

故事的无稽法则

关于命运的歌谣与传说

施爱东 著

民间文化常常受到精英文人的无情嘲讽甚至尖锐批判。可是,只要我们浸入民间,“屈尊”听听那些被污名化的王婆、王大爷的声音,我们就会知道,即便是无稽之谈的歌谣、俗语、传说,也都各有其存在、传播的因和由。正如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无论多么“反常”,多么“愚蠢”或“费解”,都是出于他的所思所想,都有他自己的难言苦衷和行为动机。当我们嘲笑、蔑视、冷眼旁观的时候,多半是由于我们不能设身处地地进入他的生活世界和思想世界,不能体会他的无奈和追求。因为不了解,所以不理解。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中国书法十五讲

方建勋 著

本书是北大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最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以及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还揭示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原理,主张以理导学。同时配以大量书法细节图片,图文互证,帮助读者对书法的世界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课程同时录有视频回放,并附有书法示范教学视频,目前播出于各大网络平台,播放量已达千万人次,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

艺术的各种故事

Stories of Art

詹姆斯·埃尔金斯 (James Elkins) 著

此书是詹姆斯·埃尔金斯的艺术史私房话,内容简明扼要、独具匠心,是对我们所学的庞大艺术史教科书的一剂解药。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艺术故事,由我们看过的、喜欢的或厌恶的作品组成,它们对我们产生影响,以及它们之间会产生联系,形成一种私人的艺术史。埃尔金斯开启了传统艺术史通常回避的问题:那些不发生于西欧或美洲的艺术呢?有没有可能将亚洲艺术和印度艺术纳入 "故事"?当艺术史写作这样做时会发生什么?为了帮助我们找到答案,他使用了西方和非西方的诸多艺术作品,运用西欧传统中心以外的文化写成艺术史目录,以及制作奇怪的精彩图表,说明丰富的艺术作品如何通过一个人而连接起来。

相比艺术界最畅销的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这本“故事”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广度上飞跃了百余年的时间——从书名就可以看到两位艺术史学家的思维区别(story 和 stories) 。贡布里希从传统的“西方观点”出发,讲述了一条线性的艺术史;而埃尔金斯则是多元化地解读艺术史,并且鼓励读者去发现自己的艺术史。当然,这并不是说贡布里希做得不好,恰恰相反,正是他的作品启蒙了千万的艺术爱好者,当然也包括埃尔金斯。正是这种前后迭代才让人更清晰地看见社会环境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

洛阳大火

23—220年后汉史

Fire over Luoyang: A History of the Later Han Dynasty 23-220 AD

张磊夫(Rafe de Crespigny) 著

本书为第一部以西方语言撰写的后汉通史。作者开篇依据详细的史料和先行研究,对洛阳这座伟大的都城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此为起点,对汉代政府的性格特质、汉人向南方的扩展移民、士人官僚与宦官之间的冲突,以及东汉政权的最终倾覆、黄巾起义及诸侯割据的兴起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全书以一种剑桥中国史式的严谨风格,立足东汉统治的核心——洛阳,由此俯瞰汉政权治下的广大疆域,兼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对后汉一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勒石燕然、党锢之祸、黄巾起义等,著名历史人物如班固、蔡伦、董卓等,均有深入明晰的介绍与分析。既有扎实的考辨,也有生动流畅的评述,无论对历史学者还是普通大众,都极具参考价值与阅读趣味。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中国失宝记

外国人在中国西北的探险历程

The Compensations of Plunder: How China Lost Its Treasures

郑智明(Justin M.Jacobs) 著

赵锴 译

从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博物馆的展柜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和古董。这些物品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从原籍国“偷”或“掠夺”来的,要求归还的呼声与日俱增。《中国失宝记》的作者在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中,根据对以前被忽视的英文、法文和中文档案资料的仔细分析发现,清朝许多地方精英默许将艺术品和古董转移到国外,把他们的贸易理解为一个国际化精英的货币交换。然而,在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里,这些文物从“外交货币”变成了新兴民族国家备受争议的对像。本书还原了考察道路上西方探险家与清政府官员、当地人进行文物交易行为的实际交易算法。只有当我们能够用符合其时代的判断标准替代后起的判断标准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是如何丢失了它的宝藏。

10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

大不敬的时代

近代中国新笑史

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雷勤风(Christopher Rea) 著

许晖林 译

清末时,一些优秀的作家将笑话汇编成册,命名为“笑史”。民国初年,小说家、评论家和插画家开始创作暗含政治讽刺的幽默寓言。但久而久之,这种政治和文化讨论逐渐蜕变成一种互相谩骂;在大众出版业还出现了一些滑稽戏演员的追随者,更是助长了一种恶作剧和滑稽的风尚。在文化精英们看来,这些关于“笑”的种种表达太具有冒犯性,于是决定改革公共话语模式,倡导一种替代性的笑话形式,即幽默。本书认为,从1890年代到1930年代,中国人对“有趣”的思考和谈论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他将关于“笑”的文化表达分成五种:玩笑、游戏、诟骂、滑稽和幽默,揭示了这一时代日常生活中的喜剧特质。这本《新笑史》不仅呈现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为我们所忽视的面向,而且揭示了其对当下中国喜剧语言的持久影响,并帮助我们理解幽默是如何作为人类文化一部分的。本书获2017年列文森奖。

11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

街头文化

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 Public Space, Urban Commoners, and Local Politics, 1870-1930

王笛 著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叙事”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街头文化”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12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重述中国

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

贺桂梅 著

本书尝试对21世纪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现象与理论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研究阐释。探讨的对象涉及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思想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内容较为宽泛,但论题非常集中,那就是自20—21世纪之交以来当代思想文化如何重新叙述中国。

13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

全球观

征服者、灾难和群落

The Global Condition: Conquerors, Catastrophes, and Community

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 著

任一 译

本书收入了世界史先驱威廉·麦克尼尔在1979-1986年之间所做的五场讲座,与《西方的兴起》《瘟疫与人》《竞逐富强》等名著一起,共同展现了麦克尼尔构筑人类整体史的宏大构想与独特见解。全书新颖地将边疆、人口、疾病作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深入思考了人类历史中微观寄生关系和宏观寄生关系,提出了人类历史的灾难守恒定律,引人深思。他的儿子、美国著名环境史家约翰·麦克尼尔为此次新版撰写了新的序言。

14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冷战

一部世界史

The Cold War: A World History

文安立(Odd Arne Westad) 著

本书是班克罗夫特奖得主、国际知名学者文安立关于全球冷战及其持续影响的新作。作者认为冷战必须被理解为一场全球性的意识形态对抗,且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持续影响,而其早期根源可追溯至工业革命。冷战虽然在欧洲的边缘拉开帷幕,但它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或者说影响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从索韦托到好莱坞、从河内到汉堡,年轻男女都感到自己在为世界的未来而战。不同的选择持续影响着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和制度,有些地方至今仍不得不面对冷战时代所带来的社会分裂、种族冲突和环境威胁。

本书在广度和视角上都令人惊叹,作者进一步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对冷战的理解,并提供了当今世界如何在历史中被塑造的参考。

15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

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

机器人简史

The American Robot: A Cultural History

达斯汀·阿伯内特(Dustin A. Abnet) 著

李尉博 译

本书主要研究了机器人从想象到现实,从概念到日常产品的历史。由于机器人无论从生产到文化都以美国最为悠久和系统,所以作者主要的研究焦点是美国的机器人历史。

本书按照历史时段将机器人的历史分成三个时期,从1790年到2019年。机器人的诞生、发展、应用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史,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生产功能,是大工业社会的一部分,同时机器人又代表着机器的极限,激发着人们不断去思考人类与机器的终极问题,人与机器的关系,人类自己与创造物的关系,人类自身能否和机器融合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关系到人类如何定义自己的终极之问。

16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历史写作的新视野

(第二版)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彼得·伯克(Peter Burke) 主编

本书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彼得·伯克主编,罗伯特·达恩顿、乔瓦尼·列维、罗伊·波特、琼·斯科特、吉姆·夏普等10位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参与编写,审视了历史研究中新兴的诸多跨学科领域,包括自下而上的历史、女性史、海外史、微观史、口述史、阅读史、视觉史、政治思想史、身体史、环境史等,探讨了这些当代史学实践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对多姿多彩的新史学做出了颇为新颖而深刻的分析,是了解当代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不可多得的佳作。

17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自我隧道

自我的新哲学

The Ego Tunnel:The Science of Mind and The Myth of Self

汤玛斯·梅辛格(Thomas Metzinger) 著

马健 译

意识、心灵、大脑、自我,这四者有何种关联呢?德国的认知科学家、理论哲学家梅辛格教授做出了解释。他认为,我们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这有意识经历了的“我”是由我们的大脑所产生的,我们的知觉无非是“在虚拟现实的虚拟的自我”。那么,这种洞见对于我们的人类形象意味着什么呢?它在技术和文化上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除了神经伦理学还需要意识伦理学吗?本书用一种受过科学和哲学教育的人基本都能理解的散文语言,以丰富生动的实例,带领读者进入神秘的人类意识领域。

18

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常识

文史哲知识点大全_文史哲知识_文史哲常识

哲学为什么重要

Philosophy:Why it Matters?

海伦·毕比(Helen Beebee)、迈克尔·拉什(Michael Rush)著

李麒麟 译

实在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的行动是自由的还是被决定的?我们如何知道好与坏、善与恶之间的差别?我们该如何组织自己所处的社会或共同体?是否存在生活的终极意义?

这部短小精悍的小书以生动活泼、通俗流畅的语言,揭示出为什么哲学对人而言非常重要。作者提出,哲学关乎人们如何生活以及如何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哲学本身有益、有趣、有用。读者可从四个方面进入哲学:(1)理解我们自身;(2)理解公共话题的讨论;(3)理解这个世界;(4)理解如何去做出正确的行为。

哲学无处不在,哲学之门向每个人敞开。

博识雅行 学知天下

上一篇: 我院组织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 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
下一篇: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傅合远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