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三国头号政治家,诸葛亮治蜀成就斐然,但有一项事业却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批评大于赞扬,此即五次出兵北伐曹魏。其实,以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他当然很清楚在“益州疲弊”的情况下北伐会加重国力的耗损,引发民众的怨恨,并且成功的可能性极低,但他却依然一意孤行。如此看来,这其中必然有诸葛亮不得已的苦衷。笔者不揣冒昧,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4点:
三国初期形势图
维护政权的合法性。蜀汉僻处西南一隅,虽然版图、人口、财富、兵力远不及曹魏,但之所以仍旧得到大量汉朝遗臣、名士的支持,无外乎刘备出身宗室,代表着汉朝“正统”的延续。然而,这种“正统”地位毕竟是很不稳固的,如果蜀汉不能完成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目标,那么它的合法性便会大打折扣,彻底沦为割据一方的伪政权,其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
由此说来,“北伐灭曹”不仅仅是蜀汉政权的政治口号、既定方针,而且也是它的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是其在益州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正因如此,诸葛亮在北伐中原问题上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不管国家实力能否支撑起这项艰巨的事业,他都要义无返顾的去贯彻执行。国家强大时,自然要大规模北伐;国力衰微时,同样需要进行小规模的骚扰。
诸葛亮五次北伐形势图
为理想而献身。作为蜀汉政权的战略规划师和政策执行者,早在正式出山之前,诸葛亮便通过《隆中对》为刘备提出远景战略蓝图,从而为后者指明前进的方向。按照这套战略蓝图,刘备应该占据荆、益二州,首先与曹操、孙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后跟孙权结为稳固的盟友关系,而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剧变,则由宛洛、秦川分路北伐,最终完成消灭曹氏集团、匡扶汉室的大事业。
《隆中对》中提出的终极目标,既是刘备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诸葛亮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他之所以视曹氏为仇雠,很大程度上缘于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阴影。原来,曹操当年攻打陶谦时,曾在徐州境内大肆屠城,当时仍居住在故乡琅琊的少年诸葛亮目睹曹军的暴行,难免会心生愤慨,必欲除去曹操而后快。既然诸葛亮选择与曹氏为敌,那么受政治理想的驱动,就不能不促使他坚定不移的从事北伐事业。
白帝城托孤
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众所周知,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而是兼具朋友、亲密战友的关系。为表示对诸葛亮的尊崇,刘备不仅拜诸葛亮为丞相,封武乡侯,而且在临终前还委以托孤重任,甚至还授予他可取代刘禅做皇帝的特权(“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见《三国志·卷三十五》),如此圣恩眷顾,岂是其他帝王可比?
刘备既然如此厚待诸葛亮,那么,作为中国古代传统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深受知遇之恩的诸葛亮不能不满怀忠君爱国思想,责不旁贷的接过先主未竟的北伐事业,毕其一生以贯彻执行。不过,为了完成这项无比艰巨、几乎毫无胜算的使命,肯定会有大量蜀汉士兵、平民白白死伤,巨额财富被空耗,但这并不能让诸葛亮改变心意,这点理应得到后世的诟病。
四川地形图
忘战必危。纵览史书,在四川称王称帝的政权共有11个,但这些割据政权无一例外能走出这块盆地,反而最终都成为被消灭的对象。究其原因,蜀地沃野千里、物产丰饶,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加之四周全被高山峻岭所包围,进出四川的道路极为艰险难走,因此生活在当地的民众自保心极强、进取意志薄弱,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军备废弛,失去战斗能力。
作为深谋远虑的大政治家,诸葛亮当然明白“忘战必危”的道理,深知若蜀汉安于现状、固守一隅,最终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诸葛亮必须率军走出四川,跟北方强大的曹魏政权角力,虽然明知胜算不大但依然要勉为其难。因为,只有主动发动战争,蜀汉政权才能做到凝聚人心,使士兵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从而实现巩固政权的目的,舍此再无它途。
诸葛亮五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
虽然诸葛亮为北伐事业倾注了满腔心血,但他终究还是以失败告终,除了用人不当、后勤不足、战术失误等次要原因外,曹魏政权的异常稳固和天下人心早已不再思汉无疑是关键原因。然而,在一向以成败论英雄的中国,诸葛亮最终却能升华为士大夫的精神导师乃至是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那份伟大的家国天下情怀,那种为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执着。
参考书目:《三国志》、《资治通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