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淮安古城建造史略 / 傅崇兰

淮安古城建造史略 / 傅崇兰

淮安古城建造史略 / 傅崇兰一、从射阳大镇到山阳郡城 古代淮城的建造史,可以追溯到晋代。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在晋代之前,山阳地区,汉时“为射阳地”。

一、从射阳大镇到山阳郡城

古代淮城的建造史,可以追溯到晋代。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在晋代之前,山阳地区,汉时“为射阳地”。清咸丰五年范一熙:《淮壖小记》记载:“山阳实射阳境内一大镇”。晋义熙七年(411年)设山阳郡(《晋书·地理志》)。但是,山阳郡城并不是在义熙七年设郡以年建造的,而是在设山阳郡城以前由射阳的一个大镇逐渐形成的。证据有二:

一是,《晋书·哀帝纪》载,隆和二年(363年)十二月,庾希镇山阳。《水经注》谓:城本庾希所镇。可见当时山阳已经是一个城了。

二是,义熙二年诸葛长民从青州徒山阳时,鲜卑接境,长民曾云:此蕃十载,衅故相袭,城池崩毁,不闻鸡犬,抄掠滋甚,乃还镇京口(《南齐书·地理志》)。由此可知,起码在义熙之前头十年,即在诸葛长民镇守山阳城之前,山阳已是一个城。故《宋史·李大性传》谓楚城筑于义熙年间是错误的。山阳城是在义熙七年设山阳郡之前,由射阳的一个大镇逐渐形成的。义熙七年设山阳郡时,就成为山阳的郡城。

二、隋唐时期和宋代对淮城的修葺与银铸城的倒塌

隋唐时期,改变了山阳郡的建制,把郡改为州。隋于开皇十二年(592年)“置楚州”,唐于武德八年(625年)再次定名楚州。但是,这两个王朝并不重视山阳城的修造,只是在唐上元二年(675年)和大中十四年(860年)先后修葺过两次。

到了宋代,因为“宋金交争,此为重镇”(《淮壖小记》),所以对这座城池的营造,就较前代重视多了。乾隆十四年《山阳县志》载,南宋“孝宗时,守臣陈敏”将楚城“重加修葺”,“北使过准,见雉堞坚新,称为银铸城”。可见宋代对于淮城的营建成就超过了前代。后代文人连篇累牍地以“银铸城”为题,写诗作赋。可是,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就是这样一座“银铸城”,于“嘉定初复圮”,也就是到五十年后的嘉定初年就倒塌了。很显然,宋时楚州战是土城。所谓“银铸城”并不神秘,大概是城修成之后,又用白色石灰抹了一遍:色如白银罢了。到了南宋后期,不得不又进行了两次修建,进行“填塞洼坎,浚池、泄水”(乾隆十四年《山阳县志》)的施工。

对于淮城的建制和名称,宋时也作了一些变动。“自宋绍定元年(1228年)名淮安军、淮安县,端平元年(1234年)改淮安州。”(《淮壖小记》)为淮安之名的开始。这已是南宋行将覆灭之前的事情了。

三、旧城在元代变为芫城及元末创建新城

元代在淮城置淮安路,但它对淮城的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因此,对淮城的利用和修葺方面,都表现出有些踌躇。据《元史》记载:“至元十二年(1275年)得安东州,以本县马逻军寨为山阳县。十二年得淮安,仍存淮安县。十四年设立总管府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源七县。”到二十年才升为“淮安路,并淮安、淮阴、新城三县入山阳。”正因为这种原因,有元一代,对淮城的修葺,则表现为十分松懈。只是到了元代后期,也就是到了“至正间(134l一1368年元朝覆灭),江淮兵乱”,守臣才“因旧土城稍加补筑、防守”(明天启六年《淮安府志》)。因为旧城的残破和荒芜,使元末镇守此城的张士诚的部将史文炳碰到两个问题:将旧城毁掉重建,那比建新城工程量还大;若是将残破的旧城进行修葺,工程量也是十分艰巨,而且是否坚固易守,还很难说。另建新城,工程虽然也很大,但问题不复杂,而且坚固易守。因此,史文炳决定于旧城北一里许另建新城。明天启六年《淮安府志》记载:“新城,去旧城一里许,山阳北辰也。元末张士诚伪将史文炳守此时筑土城临淮。”至于有人以南宋杨万里的一首诗,提出淮安新城为宋人所筑,那是不足为据的。现存三部明代《淮安府七》和几部清代《山阳县志》都记载张士诚的部将史文炳筑淮安新城。

四、明清时期对淮城的改造和扩建

从晋代始建山阳城到元末史文炳增建淮安新城,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淮安城市发展的历史是十分缓慢的。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高度发展、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城市空前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城市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较前代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明清时期对淮城的改造和扩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它较前代具有诸多的新特点。

l、砖色城墙和增建楼橹、敌台、窝铺、雉堞

明代之前,全国的城市城培一般都是土筑的。连元代的大都北京城也是如此。明初,对淮安旧城进行了“增修”并“包以砖壁”(天启六年《淮安府志》),连城门洞也完全改为砖砌洞壳了。城墙上还建造楼橹、敌台、窝铺,修筑了雉堞。明朝前期,改造之后的旧城,“四门皆有子城,城各有楼,又置三角楼”,东门和南门“各有吊楼”,城上有“敌台四座”、“窝铺五十三座、雉堞二千九百六十垛”(同治十二年《重修山阳县志》)。此后,明清两代又多次重修,其中乾隆年间一次重修,就“发银四千余两”。在“各门添建兵堡营房”,在城上增建了城楼、敌楼和“北城圈”(同上)。

新城原也是土筑的。“明洪武十年,指挥时禹取宝应废城砖石筑之”,永乐年间又进行了“增筑”。“门各有楼”,城上“设敌台四座”,“窝铺四十八座,雉堞一千二百垛”。清代也不断重修淮城。其中,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一次“修里墙,戗土加帮宽厚”,就发帑银二万五千七百余两”。

2、联城的建造和三城的规模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倭寇犯境时,漕运都御史章焕奏准建造,联贯新旧二城,故日联城。”(天启六年《淮安府志》)俗称夹城。以后又将城墙“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城楼大小四座,雉堞六百二十垛。”(同上)明清两代又重修过几次。乾隆九年“发银六千八百余两”重修(同治十二年《重修山阳县志》)。联城的建造,使旧城、新城、联城连成为一体了。旧城周长十一里,新城周长七里二十丈。联城东城长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城长二百二十五丈五尺。至此,古代淮城的规模也就达到了它发展史上的顶峰。

上一篇: 冬者岁之余,正是读书时——生命,在读书中渐渐厚重
下一篇: 凯文史派西因性侵指控被封杀 远走意大利"谋活路"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