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北京文史|收藏为国的叶恭绰先生

北京文史|收藏为国的叶恭绰先生

北京文史|收藏为国的叶恭绰先生叶恭绰博学多才,还是一位精于鉴藏的爱国收藏家。其收藏非“如往昔藏家徒矜博雅,供玩赏”,目的是“研究乡邦文化,发扬民族精神..._新浪网

叶恭绰博学多才,还是一位精于鉴藏的爱国收藏家。其收藏非“如往昔藏家徒矜博雅,供玩赏”,目的是“研究乡邦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使祖国文化遗产不流入外国人之手,有朝一日为国家、民族所用。

叶恭绰收藏甚富,范围广泛,尤好藏书画。其藏品中,以“竹”为主题的绘画有:元代王渊的《竹石双鸳轴》、吴镇的《画竹卷》;明代夏仲昭的《画竹卷》、朱之蕃的《画竹并题轴》、张大风的《明清诸家画竹扇面十一件》;清代戴明说的《画竹轴》(两件)、毕涧飞的《竹石轴》等。古代书画有:晋王羲之《曹娥碑》、晋王献之《鸭头丸帖》、明唐寅《楝亭夜话图》等等。他藏书不计其数,收藏了大量乡镇专志、清人词集、清人传记、名僧翰墨、文物图录等。还藏四百件明代宣德炉;又爱古尺,爱墨,爱印石,爱砚。他一度喜藏纸、藏笺,喜古代泉币。现藏台湾“中央图书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和西周毛公鼎也都曾是他的收藏,这二件国之重器的收藏经历,堪称奇迹。

叶恭绰藏书多善本、孤本。每到一处,他都会到书肆访书。1920年,叶恭绰赴欧洲考察实业,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很小的书肆竟发现了《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三种剧本,当即购下。据考证,《宦门子弟错立身》是元代南戏剧本,系古杭书会的才人们创作,与《张协状元》《小孙屠》同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中保留下来的重要罕见的文学作品,距今已有近八百多年的历史。

毛公鼎,是1850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一件重器,曾屡受列强垂涎。1910年落入直隶总督端方之手,端方死后,家人将鼎押北平大陆银行而无力赎出。为不使国宝外流,叶恭绰筹资购得毛公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叶恭绰避乱香港。行前,将毛公鼎在内的七箱文物寄存在公共租界英商美艺公司仓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他的姨太太潘氏为侵吞财产,大兴讼事,并向日本宪兵队透露毛公鼎藏沪之消息。叶恭绰急电在西南联大任教的侄子叶公超赴沪主持讼事,并叮嘱:毛公鼎不得变卖,不得典押,决不能流出国土。毛公鼎终于没被日军掠去。1941年夏,叶公超密携毛公鼎至港,交给叔父。后因生活困顿无计,叶恭绰曾将毛公鼎低价转富商陈咏仁,协议明确,抗战胜利捐国。抗战胜利后,鼎交国家,由南京中央博物院保存。1949年,毛公鼎被蒋介石带往台湾。

▲西周晚期的重器毛公鼎,曾屡受列强垂涎

▲西周晚期的重器毛公鼎,曾屡受列强垂涎

叶恭绰酷爱收藏,但对所藏物品均视为常物,聚聚散散看得很开。据郑逸梅说,张大千曾祖旧藏王右军《曹娥碑》,唐人题识累累,气势非凡。20世纪20年代,张大千将《曹娥碑》抵了一千大洋赌债。越十年,大千母病,索观祖传的这件宝物,大千不敢实告母亲。正在无奈之际,叶恭绰来访,才知《曹娥碑》在叶处。叶恭绰慨然答应原物奉还,并云:此乃大千先德遗物,而太夫人又在病笃之中,欲谋快睹,我愿以原物还大千,即以为赠,不取任何酬报。

1943年,叶恭绰将所藏地理类图籍捐赠上海合众图书馆,凡九百零六种、两千两百四十五册。后把重金购得的稀世珍品—晋朝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真迹(王献之致友人的手札),慨然捐献给上海博物馆。叶恭绰八十岁后,又将毕生收藏的典籍、书画、文物重器等,捐给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成都等有关机构。

叶恭绰一生,沉浮宦海,历经荣辱,惯看炎凉,故而于玩好长物,藏品聚散,一概拿得起,放得下,豁然处之。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2018年第2期《高山仰止葬忠魂——叶恭绰的多彩人生》

上一篇: 文史类包括哪些专业?
下一篇: 《桑林文史》序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