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三国演义》,开篇就把作者的观念亮出来。
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争议(白寿彝中国通史)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九品中正制施行,社会影响极大,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起流行“品藻人物”,此风兴起,是人的物化,至今影响文艺理论的“典型”学说。物化的结果,一是典韦派公众人物的惨死,二是诸葛派公众人物的兴起。这些,最终成为三国时期“一治一乱”循环往复的政治、社会、文化僵局。人们不禁要问:文能安邦、无能治国,真是这样?
今天的中国,给文史经典鉴赏提供的是一个中西激荡混合的大环境。
刘关张
对《三国演义》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批判,首先要用道家的思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七彩云南旅游区三国人物群雕
1.反者道之动:以黄巾军和循环史观为代表
汉末黄巾大起义,是《三国演义》开篇的时代背景。农民造反,以推翻汉朝统治为目的,各路豪强团结起来,一致对敌,剿灭黄巾军,维护汉家统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豪强,就是曹操和刘备。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随皇甫嵩前往镇压颍川的黄巾军,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济南相(太守)。刘备因为参加镇压黄巾军起义有功,被政府授予中山安喜(今河北定州境)县尉,九品芝麻官。
第一回,甩出了作者罗贯中“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
按理说,先入为主的观念不是经验理性,而是先验的信念。可见,罗贯中一开篇就把自己信念里面的东西抛出来了。
最后一回,三家归晋,从分返回,走到了合,这体现了“反者道之动”。
2.弱者道之用
那么,弱者道之用,是怎么落实的?我们来看《三国演义》中的宦官、无名小卒和女人。
东汉自汉宣帝开始就重用宦官,终于形成弊政,到了汉灵帝,大家一起除掉了以张让和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三国演义》里跟着曹操迁都许昌的汉献帝,倒没了宦官的麻烦,他是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麻烦更大。
典韦,曹操手下猛将,怎么死的?在宛城死战中,典韦是被张绣手下的普通兵丁所伤,然后力战,终于伤势加重、体力耗竭,被不知名的兵卒们用矛和刀杀死。
三国名将典韦
在《三国演义》总共一百二十回中,典韦是一个“存在感”貌似不强的人物,他出现于第十回,死于第十六回,共存在了六回。对于猛将典韦之死,曹操非常悲痛,《三国演义》第16回是这样说的:
......(曹操)又设祭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圈层社会,在家族里,最核心的是直系血亲,然后是旁系血亲。依照汉朝法律,亲亲相隐不为罪。
按照常理,自己的骨肉至亲惨死,应该非常悲痛。但是,曹操却用爱将惨死之痛覆盖了骨肉惨死之痛。这说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战乱年代,谁有利用价值,谁才是真正的情感投射对象。这是价值颠倒错位,更是出身不好的人(如典韦这样的出身低的人),高于曹昂(177-197,曹操长子,被乱箭射死)、曹安民(曹操侄儿,被众兵砍杀)这类出生显贵的人。这个变化,值得注意。
再说张飞之死。“燕人张”虽然是被有名有姓的小将范疆、张达谋害,但是这两个家伙并无什么战力,如果不是杀死张飞,恐怕整部小说都会省略他们的姓名。道之用,用在力大勇猛者的身上?不是,典韦的主公曹操和张飞的大哥刘备才是道的承运者。
张飞雕像
关羽雕像
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孙权赐给马忠,然而,赤兔马几日不吃饲料,饿死了。良马忠于它原来的主人,说明关羽的人格魅力。也说明马忠和关羽比起来,实在是很提不起来,马宁愿饿死,也不伺候这样的孬种、无名之辈。
至于女人,《三国演义》第16回中,导致“古之恶来”(曹操口中称赞的话)典韦败亡的人,就是美女邹夫人,她是张济的遗孀、张绣的婶婶。
美女邹夫人
曹操问:“城中可有歌姬否?”侄儿曹安民就把张绣的婶婶接到了曹操账内,终于激怒了张绣,兴兵谋反,夜袭曹操。乱性的“一夜情”,结局很惨,让曹操失去了爱将典韦并一子一侄、坐骑大宛良驹“绝影”中箭而死。
除了邹夫人,还有貂蝉。她是《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吕布因为她,把“义父”董卓杀了。得到了绝世美女的吕布,被称为拥有三宝:方天画戟、赤兔马、貂蝉。可见,女人只是英雄的玩物而已。
貂蝉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其他三人都是历史人物
以上说到的两个美女,是怎么在历史发展中起作用的呢?大家都看到了,一个让曹操遭到夜袭而惨败,一个让主公董卓命丧“义子”之手。一句话,红颜祸水,立场和《水浒传》一样。
和曹操有关系的女人,还有蔡文姬。女诗人蔡文姬选择由胡归汉,成就了“文姬归汉”的千古美谈。此时的蔡才女已30多岁,在父亲蔡邕的学生曹操的安排下,她再次嫁人(之前,蔡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后回家。东汉末中原大乱,原本归降汉朝的南匈奴趁机叛乱,蔡文姬成为匈奴左贤王的虏物,为其生育二子)。这是美事。
一下批判,依据的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和药及酒之关系》。
《三国演义》
还是先说曹操,鲁迅说他不是白脸奸雄,而是英雄人物,为他翻案。
鲁迅说关羽,是间接的。《中国小说史略》谈及罗贯中写关羽,“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鲁迅说到刘备和诸葛亮:
甘肃天水的诸葛亮像
鲁迅说《三国演义》故事的灵魂人物诸葛亮“近乎妖人”,不是好话。
鲁迅综合评价《三国演义》,认为历史演义,“太实则近腐”。总体看,这部历史演义没有“太实”,还可以吧。
鲁迅眼里的三国人物多不良好,唯有“建安七子”、三曹(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得到抬爱。鲁迅喜欢生气甚至“斗气”,就特别欣赏三国时期“多气”的文学生态,这就叫“同气相求”。
在乱世中,儒家主导的经学文化贬抑、排斥女性,墨家、道家、佛家主导的方技文化则不然。白寿彝《中国通史》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史学特点是“妇女的较多记录”,《晋书》有《列女传》。蔡邕之女蔡琰(文姬)、《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王羲之的儿媳妇谢道韫、创作回文图诗的苏蕙等女性的崛起,是文坛的一抹“新绿”。这一时期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在文学思想、文学人才、创作体裁以及整体风貌上,都呈现出许多异于前朝的新变化。而这些变化中,“多气”又是同这一时期的最突出的特点,甚至与(南朝人)钟嵘的《诗品》密切相关。
梗概多气、清拔多气、清刚之气等等,都是三国时期文学作品的描述,“建安风骨”是它们的具体化。
三国之后,南朝人刘勰的《文心雕龙》具有总结性,专辟《养气》一章。《诗品》中的“气”字出现了11次之多。
魏晋南北朝的生存故事,从来没有温存可言,要么适应,要么灭亡。这一时期的文学生态主要由文学传统、人才和环境三者构成,其中,“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人才(物)是核心要素。
以小说为载体,人世间小人物的命运,是今天的文化所看重的。比如《狂人日记》里的“狂人”,《阿Q正传》里的阿Q,《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些小说里的主人公,和擒杀关羽的无名小卒不就是同一类的人的人吗?
而古代不然,英雄史观占主流,刘关张、诸葛亮无论如何都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历史上占据着C位,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明星”的光芒。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群英故事解读视角的古今转换,其实就是中西视角的转换和比较。现代文艺批评受西方文论影响,基本上站在了“舶来”的、非中国本土话语的立场上,用的是西式思维,不理解“慷慨多气”的“气”和空气有什么区别,写文章的时候,西方学者的术语张口就来。
读者诸君,你是站在哪一方的?
三国文化陈列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