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2月份的一天,天气十分寒冷,湖南省浏阳县小板桥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虽然是一位女子,但是穿着一身军装。乡亲们十分好奇,打听之后得知原来是开国将军回乡探亲来了。
李贞将军(李贞将军有后代吗)
湖南浏阳出来的将军不少,光开国将军就多达30多位,可是开国女将只有一位,她就是李贞少将,而李贞将军的丈夫还是开国上将。
李贞将军
李贞被当地老乡请回了乡政府,她看到地下有个人像粽子一样被绑了起来,她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前夫古老三。
古老三心里慌了起来,自己曾经对这个“前妻”做了不少的坏事,打骂、侮辱,甚至还强行逼着她成婚。他看到李贞后,抹着眼泪对周围的乡亲们说道:“毛主席没弄错啊!毛主席不会错啊。”
1908年,李贞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的一户贫困家庭,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五个女孩了。父亲李光田看到又是个女孩,整日唉声叹气。
整个家庭一共八口人,仅仅租种地主的两亩田地,一家人拥挤在破败的草屋中生活,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闲暇的时候就会去河边打鱼,可是无法填饱全家人的肚子。面对这样的情况,父亲李光田烦闷地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甚至连孩子的名字都不想取。
周边的邻居看不下去了,便给小女孩取了一个“旦妹子”的称呼先叫着。
旧社会中的童养媳
家里面已经穷得叮当响了,家人们无法填饱肚子,甚至孩子连一条完整的裤子都穿不上,可是父母对于生儿子的事情还是没有放弃。
李贞的母亲再一次怀上了孩子,可是等到出生的时候,父亲再度绝望了,因为出生的还是女孩。最小的妹妹出生没几天,李贞的父亲就病倒了。
父亲的这次病倒,再也没有能够起来,家里面失去了顶梁柱,没有了收入来源,而且给父亲治病借了不少外债,家里的日子彻底没法过了。
1914年的一天,母亲在家里面思考了一个多小时,随后对着李贞说道:“二十里外的古家,生了好几个儿子,唯独没有女儿,我想把你送过去给人家当个养女,你答应吗?”
这时候的李贞已经6岁了,她明白家里的处境,她点了点头说道:“好的,我愿意。”
李贞参加革命照片
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乖巧懂事,就安慰她:“你过去的话不愁吃喝,他们会很喜欢你的。”
第二天早上,天刚刚亮,母亲就为李贞准备了一身新衣裳。穿上新衣服的李贞,内心满是欢喜,可她没有想到接下来将是无尽的磨难。
李贞进了古家的门,发现古家有三个女儿,个个都比她大。其中有一个女儿指着她说道:“嘻嘻,你还不知道吧,你是给我弟弟来做媳妇的。”从此,李贞就成为了古家的童养媳。
当时童养媳的现象十分严重,她们经常受到婆家的虐待,甚至无缘无故的就会受到主人家的殴打。与其说是童养媳,更不如说是大户人家的一个丫鬟,丫鬟们从来没有尊严和地位可言。
李贞是古老三的童养媳,古老三比她大四岁,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而且不学无术,整天只知道喝酒赌钱,心情不好的时候对李贞又打又骂,有好几次李贞被他打的半死不活,李贞在家中受尽了委屈。
旧社会中的童养媳在不停地干活
每天,李贞要清洗全家人的衣服,洗完衣服之后还要上山砍柴,打扫庭院。如果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婆婆就不给她饭吃。
每次遭遇毒打的时候,李贞心里都在想要不要跑回家去。可是想想家里面的情况,自己回去又会给家里增加负担,她心里不断的安慰着自己:算了,这些苦难总有一天会熬过去的。
作为孩子的李贞没有得到属于自己的欢乐,等待她的只有无尽的折磨。时光流转,转眼就到了1926年,此时的李贞在古家受苦的日子已满十年了,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对未来有所思考的少女,她十分向往自由,憧憬外面的世界,就在这一年,她的命运出现了巨大的转折。
北伐军在进军
1926年,北伐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浏阳被北伐军所解放。我党为了做好群众的动员工作,就在当地展开了大量的宣传。
李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革命党来到城里的消息,她十分高兴,早就听说革命党是给穷人做主的队伍,而且他们历来主张男女平等,她产生了想要加入革命党的想法,可是遭到了婆婆的阻拦。
李贞忍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她拿起来一份破破烂烂的传单,趁着在山上砍柴的机会逃了出来。可没有走远,就被婆婆的家里人发现了,丈夫暴打了她一顿,甚至还扬言要将她沉塘,最后在村里人的劝阻下,勉强保住了性命。
李贞没有放弃逃跑的念头,她在不断的忍耐,她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逃出去的。终于李贞再一次趁着上山砍柴的机会逃走了,并且顺利的加入了革命党。
李贞(左一)
为了和过去告别,旦娃子开始改名为李贞,这个名字伴随了她的一生,同时这个名字也是对革命事业忠贞的一种表达,她自己曾经说过:
李贞参加了革命党的消息传回了婆家之后,婆婆害怕闹革命会连累到自己一家,他们把一纸休书送到了李贞的娘家,撇清了所有的关系。
李贞参加革命之后,她发现自己不再是一无是处,反而有很大的价值。来到队伍里面,她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她勤奋好学,成长得很快。组织安排给她的任务,她总是能圆满的完成。由于她能力突出,组织上决定安排她到妇女协会工作。
来到妇女协会之后,大姐们对她悉心照顾,给予她很多的关心与照顾,李贞为了回报她们,所有的工作都抢在前面去做,协会的大姐对她十分的信任。
李贞和其他同志的合照
1927年,李贞因为表现优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贞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她跟随队伍开展农民运动,凭借灵活的头脑和敢打敢拼的性格,为队伍做宣传、外出筹粮,出色的完成了各种任务,得到战士们的一致称赞。
就在李贞入党之后的一个多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李贞也上了蒋介石的“通缉令”,李贞没有丝毫的退缩,坚决的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湖南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位于平浏边界的浏阳东乡仁和洞,丛林茂密,地势险要,是浏阳革命的中心。中共浏阳县委书记张启龙和当地游击队的领导王首道同志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国民党反动派将这一带当作“围剿”的重点。
有一天,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兵力对游击队进行了突袭,战斗异常惨烈,张启龙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走。
游击队队长王首道和浏阳的特委书记想尽各种办法想要营救张启龙,可始终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这时候王首道想起了李贞。
张启龙(右三)和战士们合照
王首道把李贞喊了过来,对着她说道:“我们做出了决定,派人混进城里,来个里应外合,打败国民党的城防团。”
李贞一脸疑惑地问道:“王队长,里应外合的话咱们应该怎么打啊?”
王首道说道:“咱们队伍要想直接混进城的话很难,特别是还有大量的武器。所以我决定咱们假装成迎亲的队伍,反动派也会放松警惕,咱们一定能够混进浏阳城中,营救张启龙同志。”
李贞点了点头,不断的称赞道:“你这个主意不错,咱们混进迎亲的队伍一定能够蒙混过关。”
王首道看了看李贞,难为情地说道:“现在需要一位女同志,胆大心细,长得好看。但是咱们队伍里面女同志本来就少,优秀的女同志更加少了。”
李贞明白了王首道的心思,她斩钉截铁地做出了保证:“我一定完成任务。”
年轻时候的王首道
在王首道的安排之下,李贞打扮成了新娘,坐在了花轿里面,武器等都藏在了红绸缎和裙子下面。
跟随花轿的一共有20多位游击队的队员,他们敲着锣打着鼓喜气洋洋地进了城。
到了国民党的检查站时,城防团的兵丁拉开了花轿的帘子,看到里面是结婚的新娘子,就放松了警惕。队长王首道趁着这个机会拿出手中的香烟和喜糖,分发给了他们,李贞一行人顺利的进入了城中。
进入城中之后,游击队抬着花轿来到了国民党团防局的后面,就是这里关押着张启龙。李贞的怀里抱着五六把短枪,冲出了花轿,分给了旁边的战士们。
李贞表现得十分勇敢,她冲在了最前面,谁的弹药打光了,她就跑到谁的身边。
李贞、甘泗淇夫妇
此时城外的游击队对城防团发起了攻击,最终在游击队的内外夹攻之下,张启龙顺利的被救了出来。
战斗结束之后,张启龙对李贞十分的感激,于是有人便提议“最好的感谢就是让她做一回真正的新娘子,”张启龙对李贞倾心已久,在李贞面前,他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不久婚礼就在游击队简单地举办了。
战争中的短暂甜蜜让夫妻两个人倍感知足,1929年初,李贞怀孕了,在她怀孕四个月之后,有一次同敌人的作战中掉下了悬崖,自己的生命保住了,孩子却没有了,她更加坚定了从事革命工作的勇气。
李贞和甘泗淇
李贞所遭遇的苦难,远远没有结束。时间转眼来到了1933年,由于党内的一些特殊原因,张启龙不得已向李贞提出了离婚。
就在李贞签字后的第二天,她后悔同意与张启龙离婚的要求了。可是事情已成了定局,无法改变,周边的同志们纷纷劝阻,两个人的姻缘从此被拆散。
一个月之后,党组织本来选定李贞担任湘赣省委的宣传部长,可是另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
当时有一位进步青年叫甘泗淇,刚从苏联回来,组织上做出决定,让甘泗淇辅助李贞做好当地的宣传工作。李贞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决定让贤给甘泗淇。之后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工作,变得越来越熟悉。
1935年中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出发前夕,身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贺龙把李贞喊了过来,他说道:“中央决定要进行长征,我们也要开始了。”
战士们在长征路上
李贞明白了贺龙的心思,她知道路上会经历无数的磨难,自己作为一名女子想要挺过去实在不容易,她不好意思的问道:“您准备让谁来照顾我呢?”
贺龙笑着回答道:“只有文武双全的留学生才能配得上你嘛。”
李贞听到这里,一下就猜出来他指的是甘泗淇,可是在战场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心里都会很难受。于是她委婉地拒绝了贺龙的好意。
贺龙并没有甘心,他亲自找到了甘泗淇,不断地劝甘泗淇:
革命战争时期的贺龙
甘泗淇明白了贺龙的意思,长征开始之后,甘泗淇处处照顾李贞,两个人相互携手,一起翻越了玉龙雪山。下山之后,李贞望着眼前的甘泗淇说道:“我要嫁给你。”
不久之后,贺龙为他们亲自主婚,两个人结成了革命伴侣,贺龙称呼他们为:两个革命干部,一对模范夫妻。”
此后夫妻两人一起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经历很多的风风雨雨,夫妻俩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功勋。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李贞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被授予了少将军衔。甘泗淇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授衔仪式当天,毛主席握着李贞的手说道:
毛主席和李贞将军
1955年年底,李贞决定带上自己的丈夫甘泗淇回家乡探亲。女将军回家探亲的消息马上传到了乡亲们的耳朵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跑到了街上,想要一睹女将军的风采。
曾经的丈夫古老三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他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他到处和别人说道:
周围的人听到古老三在说毛主席的不是,一怒之下就把他捆得结结实实地送到了乡政府,等候回乡首长的处理。
李贞在乡亲们的陪同下,来到了乡政府。刚进去就看到一个捆着像粽子一样的人。她走上前去,一眼就认出来了古老三。随后周边的工作人员向李贞汇报了关于古老三的情况。
毛主席授予李贞少将军衔
李贞笑着说道:
说完之后,她就对着旁边的工作人员开始交代什么,古老三神情慌张,什么都没有听清楚。
古老三想到自己曾经对她所做的一些坏事,心里越来越害怕,他想自己会不会被枪毙了。一想到这,他的两条腿也站不直了。
李贞前脚刚走,后脚两个工作人员就把古老三身上的绳子都拆了。古老三心里清楚,她已经不把当年的事情当回事了。出来之后他抹着眼泪对乡亲们说道:“毛主席没弄错,毛主席不会错啊!”
李贞与甘泗淇
后来别人问道李贞关于对古家的看法时,李贞回答道:
对于古老三,李贞托人给他带话:“一切都已经过去了,革命已经胜利了,我们也进入新时代了。”这位开国将军的胸襟让人敬佩。
晚年的李贞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1990年3月,李贞将军在北京逝世,她在临终之前交代了最后的遗嘱:
女将军们在看望李贞
她身后没有留下任何的东西,这样的遗嘱让人既感动又钦佩。尽管李贞将军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留下的精神永远长存,一个女性为了民族的独立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