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红军中走完长征的27位女战士之一,其丈夫曾山曾任国务院内务部部长,长子曾任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而她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九死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她叫邓六金,1919年出生福建省上杭县一个贫苦家庭,因为家里女儿众多,因家中排行第六故而取名“六金”。
邓六金的出生让这个原本就已捉襟见肘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外加重男轻女的封建落后观念,出生仅十几天的邓六金就被送给一个李姓理发匠家做了望郎媳。
幸好,养父母温厚善良,待邓六金还好,不曾有过打骂,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倒也十分温馨,可是李家等了十几年也没等到一个儿子,就逼邓六金嫁给一个小道士。以便日后养老。
1929年,红军到了闽西上杭县,这可把当地保长、地主和反动派村子给吓坏了,他们为了不让百姓帮助红军,将红军描述为红发绿睛长满长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土匪,不明就里的村民经谣言蛊惑,纷纷逃往山中躲避。
但是,生性好动的邓六金按捺不住好奇,偷偷跑到山下观察,一连数日,这些身着破烂灰布军装的人,既没有放火,也没有私自取拿群众财物,邓六金便壮着胆子上前与一位女红军攀谈起来。
邓六金对这支纪律严明平易近人的军队十分有好感,常常往红军那里跑,听他们讲述革命的道理。
邓六金也就成为村子里第一个认识红军的人。而红军通过邓六金做通了村民的工作,使他们放下了疑惧,军民间逐渐熟稔起来。
之后,邓六金与同村好友傅才秀带头剪长辫、留短发。在红军的支持下,邓六金等人在村子里建立了赤卫队、妇女会和儿童团等组织,领导贫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干劲十足。
不久,邓六金当选了乡妇女会主席,宣传土地革命和妇女解放。
1930年,邓六金和傅才秀一道,由乡苏维埃主席亲自主持,宣誓入党。入党后,邓六金担任旧县区委青年干事。
1932年后,先后任上杭中心县委巡视员、妇女部长。
1933年5月后,在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初任巡视员,后任部长。
在此期间,邓六金被送进在长汀的中央党校学习了一段时间,提高了文化知识。
此后,妇女部组织开展了妇女识字学文化活动,妇女干部的文化水平也在工作中得到提高。
1934年,被送到瑞金中央党校学习,学了世界历史、社会发展史、党的建设的理论,在上杭扩红时,邓六金动员两个胞姐参加了革命工作,她们先在县里,后到省里工作。
为此,福建省苏维埃主席张鼎丞还称赞母亲三姐妹,是闽西“土窝窝里飞出了三只金凤凰”。
在1935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不得不开始战略转移。
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女干部危秀英、贺子珍、蔡畅、康克清、邱一涵、李坚真、邓颖超、李贞、廖似光、曾玉、陈琮英、邓六金、谢飞等共有30人。
长征是艰苦的,女同志更承受了男同志无法想象的痛苦和折磨,但是30名女红军没有一个掉队,其中3人中途被留下参加地方工作,其余27名全部到达陕北。
而邓六金则是闽西子弟兵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完全部历程的3个女性之一。
党中央在到达延安后,建立了全国性的妇女组织机构,中央考虑后,由邓六金担任中央妇女工作部部长,危秀英任副部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邓六金被调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妇女部工作,任巡视员。
在妇女部中,部长李坚真、副部长章蕴和她的年龄比较大,人们就按她们的年龄分别叫李坚真为大姐,章蕴为二姐,邓六金为三姐。
在皖南,邓六金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妇女界的知名人士积极联系,建立友谊,以团结动员各阶层妇女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8年,党组织再次将邓六金送进中央党校学习。这次邓六金不但学到更多的马列主义、党的建设方面的知识。
期间,在妇女部副部长危秀英的介绍下,邓六金认识了到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曾山。
邓六金对曾山印象很好:老革命,人很稳重,实实在在,还在苏联学习过。
随着两人接触的增多,逐渐产生了感情。同年12月,经过中央书记处批准,27岁的邓六金与39岁的曾山结为连理。
曾山,1899年12月12日出生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一个革命、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昭藻是清末秀才,因同情劳苦农民,不满民国之后连年军阀混战,地方上土豪压榨,在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
他以教书为掩护,担任中共吉安县地下交通站秘密联络工作,在白色恐怖下不顾个人和家庭安危,为党传递过许多重要情报,先后3次被捕入狱,每次都受尽酷刑。
但他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守口如瓶,最后于1930年5月被敌人活活打死在监牢里,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
曾山的哥哥曾延生,是江西早期地方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3月,他与妻子蒋竞英在中共赣南特委机关所在地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夫妻二人坚贞不屈,4月同时被杀害于赣州城郊。
曾山的弟弟曾炳生,1926年和曾山一起入党,1927 年8月因叛徒告密而被捕,被敌人杀害于九江沙河。
而曾山正是被他哥哥曾延生火热的革命激情所感染,走上了革命道路。于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曾山走上革命道路后,迅速成长为杰出的革命斗争地方领导人和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坚定追随者和探索者。
之后,曾山参加了广州起义、组织发动农民参加赣南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时期历任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中央政府内务部部长,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江西军区政治委员等职。
1935年5月,被党组织派赴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到延安,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并兼新四军驻江西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委员。
皖南事变后,担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是在华中党内和新四军中都担任要职的少数几位领导人之一。
解放战争爆发后,曾山担任华东局财经委员会书记兼财办主任,期间,为了支援前线,曾山向前方部队拨出黄金5000两,华中票10 万元,现洋5万元,调集上千万斤粮食,保证每个指战员每天1.5斤的粮食供应,还组织了51万民工,担负前方的运输、担架、押送俘虏、警戒及养路破路等工作。
为了保障淮海战役的顺利进行,为华东野战军东西兵团准备了夏衣250万至300万套,粮食1.5亿斤,组织人力14万,担架1.5万副,挑子1.7万副,小车2.1 万辆。陈毅曾经对此无限感慨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解放后,曾山历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央财经委副主任兼商业部长、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内务部部长等职,直至去世。
而邓六金在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中央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人事处副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监察组副组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顾问等职务。于1982年12月离职休养。
邓六金和曾山一生共育有七个子女,大女儿、二女儿分别在工厂当工人,二女儿考上了华东纺织技术学校,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红旗手。
大儿子1958年考上了大学,之后走上了政治生涯,在新世纪后,曾当选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成为正国级干部。
三儿子、四儿子、小女儿都曾到部队历练,并先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