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二虎
一、出手不凡
一说起宋朝,人们总是用“弱宋”称之,北宋被契丹人打,南宋被女真人蹂躏,其实这是带给人一个错觉,说起北宋,有许多知名能打的将领,就是因为宋朝重文轻武,怕这些武人也搞点黄袍加身之类的,由之,一直压制武人。然而,文人写篇文章是无法退敌的,还需要这些武人来保境安民。北宋自立国以来,最大的威胁就是北方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宋军与契丹人打仗败多胜少,但也涌现出一批将星,今天,笔者要讲的人叫李继隆,是一个打仗不守规矩的人,把战场上的奇正发挥得淋漓尽致。
升州是现在哪里(升州路)
李继隆的父亲是李处耘,是当年赵匡胤的亲信幕内都押衙,是老赵黄袍加身的策划者之一,百分百是赵匡胤的心腹。
假途灭虢,李处耘就兵不血刃代老赵收拾了荆南高家。随后李处耘兵发湖南,这李处耘取得一场胜利后,或许为震慑敌人,出了一个昏招,在俘虏中挑了几十肥胖的扔进大锅里煮熟,还当着其他俘虏的面,让自己的士卒吃掉。
回眸历史,杀俘的事件很多,但把俘虏煮熟后让士卒吃掉,这有点太没人性。虽然十天李处耘就又拿下湖南,生擒周保权,但赵匡胤十分不高兴,这是老赵不想看到的胜利,从而引起湖南境内民众的反叛,不得不让赵匡胤派人花工夫安抚。
对于李处耘,被黜为淄州刺史,没过三年就死了。李继隆受父亲的牵连,也被除籍,闲居家中。然而李继隆自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带着弟弟李继和、李继恂习武读书。
适逢宋太祖老赵生日,其母亲吴氏带着他来贺寿,宋太祖赵匡胤不由想起其父李处耘的功劳,就任命李继隆为供奉官。
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年),李继隆奉命监护一批士卒到定州,此时的定州节度使是原后蜀的公子孟玄喆,为了慰劳他,在校军场摆下宴席招待李继隆。酒过三巡,李继隆为了助兴,表演一番箭法,一连放了十箭,箭箭都中靶心,令孟玄喆惊讶不已,对左右说:“这小子他日远在我们之上呀!”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就以后蜀主孟昶(也就是孟玄喆的父亲)勾结北汉共谋犯宋为由,发兵六万,分两路收川,仅用六十六天就平了后蜀,孟昶投降,孟昶一家被迁到京城汴梁,也就是开封。老赵派自己的弟弟二赵亲自在玉津园慰问,次日,老赵又在崇元殿亲自接见了孟昶君臣三十三人,封孟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爵秦国公,其子孟玄喆深得老赵信任,便派到定州当节度使。
在说统兵灭后蜀的主帅王全斌,逼反了后蜀降将全师雄,两年后才在兵马都监曹彬的努力下平叛剿灭,但蜀地人民与宋结下不解之仇,随时都有暴动的民众,要想治理蜀地就要派出文臣武将。
当李继隆从定州回来,老赵也收到孟玄喆盛赞李继隆的奏章。恰好蜀地需要人才,就任命李继隆为果州、阆州监军兼巡检。
李继隆要千里迢迢去蜀地任职,这也是年少的李继隆第一次出远门,还要去打仗,做为母亲的吴氏自然不放心,就想利用老关系给他找一些保护他的亲随。
李继隆说:“儿此番入蜀,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我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望母亲不必担心。”
李继隆到任后,工作十分出色,任期满回京,在半路上不小心连人带马掉到山涧中,还好,吉人自有天相,李继隆被树挂住,徒步走了回来。
这时南方邵州(今湖南邵阳)境内瑶族造反,李继隆又率三百雄武军卒去邵州镇压。面对数千瑶族叛乱者,在李继隆眼中,这些叛乱之徒就是乌合之众,年轻气盛的李继隆一马当先就冲了上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击败这些瑶族叛乱者。在战斗过程中,李继隆中了毒箭,命在旦夕,幸好手下在危机时刻找到解药,化险为夷。此战令李继隆声名大振,邵州境内的各少数民族更是认为李继隆是天神下凡。
二、勇于担当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老赵以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升州西南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都监,颖州团练使曹翰为先锋都指挥使,统兵十余万,战船数千艘,分兵五路灭南唐。
十余万大军,需要后勤保障,李继隆负责从水路运输补给。南塘后主李煜深知,切断北宋补给线,北宋兵马就会自动退兵,于是,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兵力攻击宋军的水运物资。
李继隆天生就是一个将才,审时度势,一次次击败南塘派出的兵马,还亲手斩杀了一员南塘悍将,不仅安全地把补给送到,还歼灭了不少南唐有生力量,在灭南唐的过程建功。
宋太祖老赵在一个雪夜去世,二赵在“烛光斧影”中很不光彩地即位,成了宋太宗。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亲率大军攻打北汉,当时的北宋名将与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随行,还有皇弟齐王赵廷美、皇侄武功郡王赵德昭以及皇长子赵德崇,李继隆被任命为四面提举都监随征,在将星如云的宋军中,他当时仅是一个小角色。
宋军悍将郭进在白马岭击败契丹人的援军,北汉的末日也来临了。
李继隆率手下攻城略地,屡建奇攻,围攻北汉京城太原时,冲锋陷阵,“奋以先登,勇常冠军”,最终北汉主刘继元投降。
志得意满的二赵,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一鼓作气收复被契丹人占领的燕云十六州。
于是,任命李继隆与日骑东西班指挥使孔守正、傅潜、郭守文等将领为先锋,杀奔燕云之地。辽军闻知宋军到来,仓促迎战,李继隆与郭守文率部击败辽乙室王撤合率领的几千人马,乘胜追击了,斩获颇多。随后宋军对燕京(幽州,今北京)形成合围。李继隆与孔守正又在城外湖翟河南痛击辽枢密副使耶律抹只率领的几千人马,耶律抹只溃败而走。
然而,随后辽国派出惕隐耶律休哥率援军到达,会合在燕京城外的南府宰相耶律沙部、北院大王耶律奚底等兵马,在燕京城西北与督战的宋太宗赵光义率领的宋军精锐大战,史称高梁河之战,二赵先胜后败,败的很惨。宋太宗屁股中了两箭,在侍卫拼死保护下,逃回御营大帐,半夜里又带着几个亲信悄然南遁。
兵败如山倒,二赵都跑了,宋军尽情地被辽军蹂躏,竞相溃逃,辽主将耶律休哥等人追杀了三十余里,斩首万余人,在追击的过程中,耶律休哥看到一支宋军有节制地且战且退,给予追击的辽军很大的杀伤,这支队伍就是李继隆所率的人马,令身经百战的耶律休哥暗暗惊服。
辽景宗耶律贤为了报复二赵宋太宗北伐,于这年九月任命燕王韩匡嗣为兵马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率耶律休哥、耶律斜珍、耶律抹只等将领,统十万大军南伐。
宋军闻知辽军大举入侵,集关南、镇州、定州三地八万兵马迎战。辽军先锋部队在满城一带首先与镇州都钤辖刘廷翰部相遇,双方都很节制,都等到大部队到达后会战。当辽军主力到达,宋将李汉琼、崔翰、赵延进以及李继隆都率所部赶到。出征之前,二赵事先授予宋军将领阵图,遇敌按阵图列阵迎战。
赵延进登高眺望敌军,看到契丹铁骑蜂拥而至,在广阔的田野上东西横贯,不见首尾。此时,宋方排阵使崔翰与诸将准备按二赵给的阵图布下八个方阵,各阵相距百步,众将一看这阵图,皆大惊失色,如此布阵,兵力分散,并且宋军以步兵为主,必将会被契丹铁骑蹂躏,但圣命难违,心中自然疑惑不定,不知如何是好。
赵延进便对崔翰诸将说:“主上将边事委托吾等,乃期望吾等能克强敌耳。现今敌驱若此之众,而我师之阵如星布,其势太过悬殊。彼若由此击我,我军将何以对抗?不如合兵而击之,可以决胜。违背命令而获战利,不优于丧师辱国乎!”
崔翰是排阵使,怕事后二赵追责,说:“万一不胜,则当如何?”赵延进表态说:“倘若兵败,则延进独当其责。”然而崔翰等将领还是怕违旨追究责任,不敢答应。
李继隆是镇州监军,此时他站出来大义凛然地说:“用兵贵在因时而变,怎可以预先准备为定!违抗诏令之罪,继隆请独自承当!”在这些将领中,李继隆职务并不高,但李继隆是宋太宗的大舅哥,他的妹妹是二赵皇后,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有他担责,众将释然,于是,众将合兵,大破辽军,斩杀上万,韩匡嗣连象征统帅的旗鼓都不要了,只顾逃命,此战,着实让北宋将士扬眉吐气了一把,史称满城大捷。
三、抗旨扬名
说来这个赵二是一个挑事的人,到了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又一次发动北伐,三路出击,又以惨败收场。
这年十一月,辽承天太后萧燕燕携小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南伐,宋瀛州都部署刘廷让与时为沧州都部署的李继隆所统的兵马混编,刘廷让率兵马打头阵,李继隆率兵马为后援。
刘廷让率人马在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北)一带遭遇辽上将于越耶律休哥所统的辽军,事先耶律休哥已经抢战了有利地形。
刘廷让率兵马列阵迎战,谁知天气突变,气温骤降,宋军士卒衣甲单薄,几乎都冻僵了,本来用于压制契丹铁骑的弓弩,士卒连弓都拉不开,眼看着契丹铁骑铺天盖地而来,只有拼死迎战。
契丹人马不断增援,把宋军将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战斗自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持续到申时(下午三时至五时),刘廷让与将士们浴血死战,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李继隆的援军,只有奋勇突围,只有刘廷让等少数人突围而走,几万宋军阵亡。
那么李继隆那去了?李继隆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而有机变之才,是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应变的人,其一生中不止一次“违命”做出选择。
原来李继隆一开始按约定布置,后探知契丹重兵云集,志在消灭宋军有生力量,恰又逢天气突变,更加不利于以步兵为主的宋军野战,李继隆审时度势,决定保存实力,是最理智的选择。于是,率部队退守瀛州以南的乐寿(今献县,距河间约三十公里),此番操作,也可以看出是权宜之计,辽军的目的就是利用野战优秀来歼灭宋军主力。
当馆子馆之战后,二赵追责,李继隆被逮下狱,不久又无罪释放,这并非是看在他是宋太宗大舅哥的份上,而是听了李继隆的申诉,分析了自己为什么要退兵的前因后果。
端拱元年(988年)秋,辽承天太后萧燕燕又祭旗鼓南伐。
当辽军主力进至唐县(今河北唐县)西面的唐河附近,此时的李继隆出任定州都部署,按照赵二的意思“坚壁清野,勿与战”,宋军已经被打怕了。
李继隆手下监军袁继忠建言:“契丹兵马已在近路,今日城中屯驻重兵而不能剪灭敌兵,令其长驱深入,侵略他州,此为自安之过则可也,然天子任我辈以折冲御侮之用又便在乎?我将身先士卒,赴敌而死矣。”李继隆听了,亦慷慨激昂地说:“阃外之事,将帅得专其责焉。往日在君子馆不既赴死者,固然为今日有所报效国家尔。”虽决定出战,但宋太宗派来的监军太监林延寿却拿出二赵不许出战的诏书,加以阻拦,李继隆把林延寿训斥一顿,让其不再吱声。
李继隆把将士们召集起来,鼓励大家报国的时刻到了,当时李继隆摩下有一支精锐骑兵号称静塞兵,皆易州勇士组成,有几千骑,李继隆把这支精兵交给袁继忠冲阵。
当李继隆率部与辽军展开厮杀,契丹人铁骑扬起尘埃杀了过来,李继隆早就安排好弓弩手,一阵乱箭伺候,有效地杀伤了辽军的攻击,随之袁继忠率静塞骑兵对辽军发起冲锋,令辽军阵角大乱,李继隆与部将郭守文、荆嗣、田敏乘势掩杀,辽军大败,横尸遍野,李继隆不依不饶,指挥将士追杀到曹河一带,凯旋而归,此战斩杀敌人一万五千余人,又获战马上万匹,令辽承天太后萧燕燕不得不收兵班师。
纵观李继隆的一生,身经百战,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临机应变,不墨守成规,敢于抗命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被后人称之为北宋第一战将。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