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心理学的历史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心理学概论》摘录

心理学的历史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心理学概论》摘录

心理学的历史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心理学概论》摘录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是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意思是说我们人类自文明以来便一直在关注自己的心理。在中国文化里,就有很多对心的分析、心的判断—...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是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意思是说我们人类自文明以来便一直在关注自己的心理。在中国文化里,就有很多对心的分析、心的判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甚至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哲学流派叫“心学”,它的基本观点就是:世上无心外之物,世上无心外之理。

但是什么是心?心存在于何处?心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些问题难住了人类的科学家几千年。

心理学的历史到底从何算起呢?

心理学之父冯特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还招收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各个国家的心理学领军人物,比如爱德华·铁钦纳。铁钦纳作为冯特的学生,把心理学的实验传统带到了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创建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创立完善了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结构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意识,而人类的意识就是由一块块意识的元素所组成,所以这就是像科学的结构主义理论一样,人类的心理活动也应该从元素研究开始。)还有斯坦利·霍尔,儿童心理学运动之父、青春期发展理论家。

心理学的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叫威廉·杰姆斯,他是公认的美国心理学奠基者。威廉·杰姆斯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对意识问题也很关注,但他不同意冯特和铁钦纳的观点,他不认为意识只是一些毫无生命的简单元素和方块,他觉得意识就像一条生命的泉水,源源不断流入到我们的心中,所以他创造了一个概念叫“意识流”。作为机能主义的奠基人,威廉·杰姆斯认为心理学家更应该关注各种心理活动存在的原因、意义和价值,他信奉达尔文主义,所以认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几千万年人类进化选择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特质,而每种心理特质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把以威廉·杰姆斯为首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叫做“机能主义流派”。

当机能主义在美国兴起的时候,在欧洲悄然兴起了另外一种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流派,就是著名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引用一些梦的分析,来探索人类的内在的、无意识的冲动,他也对生活中间人类的口误,以及犯的一些基本错误感兴趣。比如,一个学生迟到了,开口就说:“我恨不得还可以晚点再来。”其实就反映了他内在的一些心理冲动和欲望。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不光对心理学影响深远,对人类的其他研究领域——哲学、艺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有人说弗洛伊德代表了心理学。然而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我们早已发现弗洛伊德的很多观点和理论缺乏现代科学的证据,而且他的大部分证据来自于对病人的分析,所以有很多以偏概全的倾向。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包括:冰山理论、意识/潜意识理论、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心理防御机制。

当弗洛伊德理论在欧洲大陆兴盛的时候,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叫做“行为主义”,其代表人物包括华生和斯金纳

华生认为心理学家应该更多地研究一些可以观察、可以测量、可以定义的心理学变量,这个变量他称之为“行为”。因为行为是人类外显的表现,可以做具体的观察、研究,这种行为是我们对外在刺激的一种自发的、自动的反应。他认为行为是可以塑造、可以改变的,任何人如果给以足够的行为塑造,可以让他变成我们所期望的任何其他人。华生最著名的实验是小艾伯特实验。

行为主义的第二个代表人物叫斯金纳,他认为心理学家不应该花时间去研究不可捉摸的人类意识,而应该去研究人类的行为。人类行为都是可以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加以塑造和改变的。斯金纳最著名的的研究就是斯金纳箱。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对人类的学习、记忆、教育研究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他的很多观点已经过时,因为现代心理学发现,人类的思维一定是我们心理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不可能把人类的思维、意识排除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在谈到行为主义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介绍一个做出了世界性贡献的中国人,他就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郭任远先生。

无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还是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都有很大程度的宿命论的意思,放弃了人类主观的主动精神和自由意志,所以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心理学应该具有更多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这方面有两个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认为人类应该有更高级的追求,而不是简单地对外在环境做出反应、做出适应、做出调整。

马斯洛是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他的基本理论是:人类有很多的需求,有些需求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也有很多更高级的追求。在基本需求满足以后,人类一定会追求更高一级的心理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实现,指的是人的潜能和理想的最大化。

这种自我实现,在中国文化环境下,可能就是另外一种境界,著名心理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杨国枢先生就提出中国人的“自我”其实是国家-家庭-个人的三位一体,是一种整体性的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心理学有这么多的流派?有这么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其实它核心的问题就是心理的复杂、心理活动的不可捉摸和心理研究的巨大的挑战。

心理学和其他任何人类科学一样,都是需要通过不断发展、不断升华、不断总结的。在很多情况下,不同的学派只是抓住了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心理学的各种流派也是抓住了人类心理活动的不同角度、不同的方向,整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对人心的基本认识、基本判断。

那么心理学未来如何将发展呢?

现在看来起码有三大研究领域会产生引人入胜的、层出不穷的新研究、新发现。我个人认为这三大领域也许能够代表人类心理学未来的研究重点、研究突破和研究方向。

第一个领域是认知神经领域。它是七十年代兴起的认知革命的延续,借用了生物科学的一些全新的技术,特别是核磁共振技术,来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看一看我们的心理活动是否受到了人脑的、生物的、具体的局限。脑区的范围在什么地方?表现如何?这些脑科学的革命对人类的认知科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认知革命,发源于七十年代,主要是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分析、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它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我们的人脑,其实就是一个黑箱,我们很难知道这个黑箱的具体运作,而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黑箱的基本运作和基本的研究范式。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革命是文化革命。在九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说英文,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美国人那样特殊的心理的表现。这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应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探索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个方向是九十年代末期兴起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是马丁·塞利格曼和奇克森特米海伊。他们认为心理学家应该多多关注人类的优点、美德和最佳行为。人类的优势其实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光有思维的优势,也有情感的优势、道德的优势、创造的优势,人有追求、有理想,也有同情心、利他心,人不光是一个生物的动物,也是一个社会的动物,更是一个道德的动物。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有前途、有希望的方向,因为我们心理学家是关心人类、同情人类、支持人类,也是希望能够理解人类的学科。

心理学是一个通人心、接地气、有追求的伟大科学。心理学的历史,就是不断升华自己、提升自己、创造新的自己的一个历史!

来自《心理学概论之心理学的历史》,作者: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博导 彭凯平教授

上一篇: 在“历史的相册”中追忆帝王——明代帝王肖像画研究
下一篇: 被遮蔽的视野:唯物史观的道德维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