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TZJKS
泰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开题报告
类型:立项
课题主持人:朱秀锋
王晓娟
所在单位: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通讯地址:泰兴市济川南路89号
邮政编码:2 2 5 4 0 0
一、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1.国内外时代背景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伴随着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的素养测评,引发社会对素养话题的进一步关注。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向。高中政治课程要以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作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2.关于学科素养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目前关于素养研究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国内外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与框架构建研究。第二类是不同类型素养的专门研究,如公民素养、财经素养、媒介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评价素养等。大量的文献从相关类型素养的概念界定、形成、现状、培养策略、评价测试、实际应用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第三类是关于学校素养教育的研究,包括学科素养、学科素养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学科素养的研究属于素养研究的第三类。对于学科素养的研究,都是对相应学科所作的研究。其中数学学科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从内涵、要素、评价、教师素养、生成机制、培养策略等三个角度层面做了系统研究。同时基于学科素养背景下,关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素养研究也极为丰富。而对于人文社科类学科,如历史、政治学科的学科素养研究较少。所以在文科学科如政治学科的学科素养研究具有较大的探究空间。
3.关于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研究现状
基于目前课程体系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模块领域,涉及面比较广。
(1)关于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①侧重高中课程模块二《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素养”的内涵探究。如李宁硕士论文《高中生政治素养问题与对策研究》提出了“高中生的政治素养是要求高中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下、在政治活动的参与中逐步学习政治知识,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明确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培养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和能力,做四有公民”。这个关于政治素养概念的界定是基于政治学的角度,尚未从整个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体系上去系统界定思想政治学科素养。
②侧重学科课程体系下某一模块的素养具体的研究。如施佳友的硕士论文《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一文,对“法律素养”作了探究,涉及选修《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内容。所以这些都是基于高中政治学科课程体系下具体素养的研究,但是缺少从教育学角度,系统地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整体作出界定和分析。
(2)关于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研究策略的研究
①侧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提出基于素养培养的教学改进。罗燕芬在《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从政治课教学引领功能的角度对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探索。
②尝试从大德育范畴下提出具体的培养措施。吴锋老师《关于增强学生政治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等文中提出许多培养和提升政治学科素养的具体性方法,如创设课外实践平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师资继续教育培训等,都对培养路径做了一定意义的探索实践。
现有文献对于培养策略或途径的研究基于教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总结,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和方式的改进上,改进措施多局限与理念的更新,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教学方
式探索不多。在其他方面途径上,文章结合德育课程的实现形式,提出了多方面的培养措施,作了有益探索,但是比较系统提出培养路径的极少。
4.研究价值
(1)理论意义
①丰富和改进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的现有内容。本课题对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研究,旨在挖掘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内涵,构建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内容框架,并根据当前的培养现状作培养策略的探究。有利于丰富和改进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论、过程论、教法论、评价论、教师论等相关理论内容,对学科教学的科学理论和教学艺术理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使得理论与当前的时代背景更加贴近,也能更好地促使其发挥指导教学实践和培养的作用。
②为衡量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评价改革提供重要依据。本课题的研究,其价值在于明确教育的目的性,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使之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素养的培养成效其实就是教育质量好坏的关键。同时也是为当前评价学生的政治学科学业成果提供参考和依据,使得教育评价更加科学化、真实化,使得评价的反馈建议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社会的育人要求。
(2)实践意义
①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的提出和培养,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反映,其核心也是为了回答通过政治学科教学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给一线教师明确了学科的价值和方向,指导中学教师在素养培养的育人目标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的活动、设计都要以是否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依据,以
更好实现政治学科的培养目标,更切实地落实好教育方针。
②增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书育人的实效性。本课题的研究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目标导向,为衡量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提供了依据参考。课题将基于培养目标对教学策略、方式等作优化和探索,同时也从教师和课程体系角度提出了适合学科素养发展要求的建议,通过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政治教师观念水平的更新与提升,来增强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大大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高中生
高中生正处于人格、价值观、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在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人格形成严重受到西方价值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造成了高中生缺少理性判断,从而难以筛选出利于自身人格塑造的信息和价值,以至于陷入了信息的“旋窝”潮流中。所以要加强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培养,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2.核心素养
素养是一种品质,它是后天养成的。这种品质,不仅因“教化”养成,而且因“阅历”自成,是人人终将拥有的品质,是人们生活经验的结晶,是滋养素养的源泉。
核心素养特指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包括我们业已熟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这就意味着,形成核心素养,是有预期目标、过程的结果。比如,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一个系统性、总体性的框架。
3.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指的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相关的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的素养。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笔者所实践和探索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学生完满人格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关注社会和人生,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核心素养 。
4.培养策略
即面对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措施和方法。本课题将立足地处高中生的实际,从主体、实施主要渠道、实施辅助渠道等方面进行策略的探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根据教学实践、校本实践、社会实践等有益经验形成指导性较强的培养参考方式及评价机制。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通过反思总结当前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作出探索,提出培养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从主体、实施主要渠道、实施辅助渠道等方面进行策略的研究。加强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培养,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在实施过程环节中,笔者将根据教学实践、校本实践、社会实践等有益经验形成指导性较强的培养参考方式。
2.研究内容
子课题1: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子课题2: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策略从以下三个角度研究:(1)教师素质提升的角度
(2)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
(3)社会实践体验的角度
子课题3: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研究
3.研究重点
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沿着内涵研究——问题研究——策略研究——评价机制研究的思路展开,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本课题以国内外同一领域研究的成果为基点,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理论为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为重点,以我校为研究基地,以点带面开展研究,力争两年半的时间完成研究成果。
2.研究过程
(1)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1月-3月):
建立课题小组,确立实验对象。
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搜集相关理论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申报工作。
进一步搜集资料,向专家咨询,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思考。
如果申报成功,准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
(2)课题研究阶段(2017年4月-2018年8月):
定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
及时研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作好应对、处理过程详细记载。
发布定期研究成果,设立论坛,大家共讨。
广泛听取教师、有关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修正实验方案,调整实验计划。
全面深入研究,探索中学生感恩行为的方式、方法研究以及中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研究。
(3)课题中期验收及完善阶段(2018年9月-2019年4月)
课题中期验收,形成中期报告
听取专家组意见,将需要完善的地方进一步完善
形成初步的科研成果
(4)课题结题鉴定阶段(2019年5月-2019年8月):
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完善课题研究所有档案材料备查。
做好相关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汇工作。
申报结题。
3.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和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素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对以往的研究作详细梳理,在借鉴、吸收有关学科素养和政治素养等方向的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基础上开展研究。
(2)系统分析法:在框架内容构建和培养策略探索上,将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看作一个系统,探究该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对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作详细论述。同时也将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看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主体、实施主要渠道、实施辅助渠道四个方面作研究。
(3)访谈法:通过对中学一线的政治教师、高中各阶段的学生作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了解,通过访谈了解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真实状况和存在问题,以便更有效更真实地提出改进建议。
(4)调查研究法:利用课题成员教师教学第一线的优势,运用问卷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有目的有步骤的对教师、学生开展调查访谈,分析、了解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找准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维度: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2)目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教师更多地重视政治知识的传授、机械地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知识的能力,忽视了思想、情感和政治素养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
(3)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从三个角度:教师素质提升的角;课堂教学改革的角度;社会实践体验的角度。
(4)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机制:描述、预测与评价维度的运用力;学科知识理解力;学科知识的应用力;命题或方案的论证力;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力。
2.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的创新:本课题将综合定位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新一轮的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主要是以社会生活为背景,让学生探究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领域当中相关的基础知识,担负着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它要求学生要做到政治学科的专业素养、政治学科人文素养和政治学科实践素养三者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充实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内涵与外延,研究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和评价机制研究。
(2)研究过程的创新:本课题将以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动态发展过程为研究的对象,本课题重点研究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一方面,不同年级的课题成员将同时展开对三个年级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另一方面课题研究成员将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三年的跟踪研究与实践。
(3)研究方法的创新:除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访谈法,我们更注重实践成果推广。设想先行,实践论证,经验总结,模式推广。基于我校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我们准备提出适合我校实际的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设想,并通过以政治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和主要切入点,辅之以政治学科特色的综合探究和社会实践等课题实践,进行经验的探究、总结与模式修正。
六、研究条件
1.领导重视,制度、组织、措施到位。
2.学校(尤其是本课题主持人)曾经承担过省市以上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科研基础。
3.课题研究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科研队伍相对稳定。
4.学校的网络系统和图书资料为老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5.本课题的研究会得到市教科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由本人为主持人的总课题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
2.时间保证
学校将健全课题运作的管理制度,课题组每月活动至少一次,学校适当减少课题组负责任的常规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与协调的精力。
3.经费保证
课题启动后,学校在研究经费上将给予足够的保障。
八、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开题研究报告
报告
2017.6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
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问卷调查
2017.9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
策略研究
论文
2017.10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
评价机制研究
论文、访谈提纲
2018.2
中期验收报告及完善方案
报告
2018.10
最终成果(限3项)
研究论文
论文、教学案例
2019.2
教师论坛
图片、论坛
2019.2
结题报告、鉴定,研究论文发表
报告、论文
2019.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