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8年10月19日,长春将迎来解放70周年。人民日报出版社不失时机,隆重推出由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发锁创作的长篇纪实作品《围困长春》,该书围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主要战役与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围困长春战役的发生、发展、胜利的全过程展开叙述。作者站在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大格局中考量了东北解放战争与围困长春战役,既讲述了领袖战略、策略对战争走向的重要性,又剖析了围困长春战役若干似是而非的说法。这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明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内战胜国民党军队,有力证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不忘初心在新时代的重要价值。
弄清历史真相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过去之现实,现实是未来之历史。历史、现实与未来承前启后、相互贯通。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实与未来。新世纪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告别革命”“重构历史”“回归真实”等旗号,在思想理论界及史学、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沉渣泛起、再兴波澜,给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严重干扰和破坏。不仅全面解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关于党史、国史的话语体系,还以“夸大支流否认主流”“渲染个别现象掩盖本质”等方式解构中国革命历史,更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和多种文艺表现形式来扩大影响和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苏联解体时,非常明确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恶劣影响,并表明了坚决的反对态度:“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
作为中国军事和革命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春围困战在七十余年来,一直存在着若干似是而非和引起争议的说法,较有代表性的如作家龙应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中,对围困长春战役中饿死人数的统计,曾引起诸多海内外学者的争议与质疑。这也是本书作者李发锁努力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原因和动力,他历时五年,立足于原始资料文献,充分利用国共双方档案,尤其是失败的敌方原始文件,如郑洞国签发的文件,国民党的原始会议记录等重要一手资料。其间,他查阅资料、档案、典籍达2000多万字,还实地考察了当年的若干战场、山沟,整理的笔记、索引几乎和书稿一样多,使《围困长春》中重要的历史事实都有可靠出处和历史依据,最终多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什么最具有生命力?那就是真实。真实不仅是力量的基本内核,也是纪实文学作家道德修养的底线。还原70年前惊心动魄的长春战役真相,理清后来诸多诡异的臆断与反复颠倒的种种说法,唯一的武器与途径,只有实事求是。
问题意识导向 探寻历史发展脉络
一个作家要想写出有深度的作品,必须不断找到事物背后的“为什么”,也就是问题意识。在《围困长春》的写作中,作者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在弄清历史真相的同时,还探寻了历史发展脉络。
作者指出,深谙攻守之道的国民党长春守军主将郑洞国,洞悉粮食对坚守的极端重要性,下令长春市长尚传道对全市的总人数和粮食储备情况展开地毯式清查,最后得出两组数字:一是“卡哨内共有40万长春市民”和“10万部队、军政人员”及“市政府所属公职人员及警察等共8000人”。二是“全市存粮只够吃到7月底”。为了让守军支撑更长时间,郑洞国发行大额本票,将市场上的粮食很快劫掠一空;同时制定《战时粮食管制办法》,规定老百姓只准留3个月的粮食,其余要全部上交。
我军围城部队原来计划经过3个月左右的围困,使城内守军断粮并衰弱,或投降、或在出逃时歼灭。为此,我军对长春周围50里进行严密封锁,禁止城内人员出城,断绝城内粮草进入渠道。令我军围城主将萧劲光没想到的是,城内守军向外突围两次未果后,1948年6月中旬,国民党军警宪特押解驱赶百姓出城。郑洞国的目标是驱赶20万百姓,想把他们两个半月的口粮全部收归部队,供10万部队多食用5个月,从根本上使中共部队围困战流产。
面对卡哨内出现饿死百姓的情况,我军于1948年8月初下令放行卡哨内难民。不料“三天内共收两万余人,城内难民又疏出数万,这一真空地带又被塞满”。最多时,卡哨中滞留难民达8万人之多。8月14日,林彪、罗荣桓责成吉林省委作出《处理长春外围难民的决定》。
当时城内国民党守军的一个共识是,“匪我双方孰能狠心孰胜”。城里守军对居民的驱赶仍在加剧,面对郑洞国一硬再硬,面对大批百姓被饿死,我军围城部队终于彻底退让了。自1948年9月11日起,凡要求出城百姓均给以全部放行并全力救济。古今中外的困饿战,极少有围困方在绝对优势下中途放弃的。
任何时代,如果仅依靠作家主观想象或道听途说的机巧,是难以真实深入同时不失个性地呈现人物众生与社会生活。像《围困长春》这样立足历史真实,力求充分再现历史原貌,不避历史中存在的曲折、艰困与流变,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探寻历史发展脉络,显然更具有写作的诚意。
注重宏观背景 深入描写微观个案
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的不是军事,而是经济、政治、社会实力的综合反映与比拼。《围困长春》这部作品就特别注重宏观背景的叙述,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作者用相当篇幅叙述国共双方不同的政治架构,不同的土地政策、兵役制度和不同的俘虏政策……这些并不直接关乎战争走向、却深刻影响战争胜败的东西,就是大历史观剖析战争的钥匙。
在围困长春战役的具体写作上,作者认为长春围困战虽是一场局部战役,却关系到整个东北战局、甚至全国解放战争的走向。除非不想赢得解放全中国人民的胜利,否则必须按战争规律与法则进行。同时,作者还将东北解放战争及围困长春战役,置于当时美、苏和国、共“三国四方”复杂局面之中演绎与剖析,把局部战役放到世界大格局中进行战略与策略的叙述。
在注重宏观背景的同时,作者还深入描写了诸多微观个案,最具代表性的描写无疑是毛泽东之战略。
毛泽东通过围困长春,牵制整个沈阳的敌人,林彪大军奔袭锦州以后,林彪一度犹豫还要回长春,毛泽东指出,这个时候回长春将要犯一个大错误,长春越晚打下来越有利,可以牵制沈阳大部和一路敌人,围困长春不是我们想的一个小战役,而是整个东北诸战役链条中很关键一环。当时林彪率部奔袭锦州,最后是胜利了,是一着险棋,也是一招妙棋,冒险不是林彪的性格,是毛泽东大智大勇。
战略是决定战争胜负或政党命运的决定因素。作者进一步总结了毛泽东的重要战略。一是向南发展、向北防御日本人。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个战略变成“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毛泽东和蒋介石谈判,蒋介石洋洋自得,毛泽东在把江南根据地全让出来,同时暗度陈仓,林彪率领10万部队已到东北,国民党此时还在大西北。二是建议巩固东北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提出要占领巩固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个用意和好处在哪?使10万部队融入到3000万的东北同胞之中,1200万人向农村搞土改。三是南北夹击两线作战,南拉北打。北边是松花江以北,南边还留了两个部队,是肖华领导的三纵、四纵,两线作战。国民党往南打时,林彪率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这个战役后,我军由被动转到主动。四是利用美苏两霸争斗之间借力打力,借用他们空隙发展我们。
概而言之,《围困长春》主要不是战争场景专著,而是用相当篇幅叙述剖析了国共两方不同的方针、政策和制度等对战争走向的深刻影响。从而发现貌似强大的国民党短短三年迅速垮台的深层次缘由,以及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更为重要的是,它真实再现了我党、我军一段不可轻视的重要历史,在这个历史中的人物和他们的表现,皆可歌可泣。(张树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