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奎老师现场课《西学东渐》
王静老师现场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李艳老师现场课《近代化的探索》
郭建国老师进行现场点评
北京市牛栏山第一中学张华礼校长致欢迎辞
市区教研员及专家合影
为了进一步推进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展示2017年优秀教学设计成果及优秀教学研究论文成果,2017年12月15日,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在北京市顺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召开了2017年度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设计总结会暨北京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来自全市17个区的200余名教师参会,会议由历史教研室王耘、丁丁、郭井生老师主持。
会议分初高中两个会场。初中会场推出了两节现场课。首先是顺义区仁和中学的展浩丽老师的新授课《美国内战》,之后是牛栏山一中实验校的李艳老师的初三复习课《近代化的探索》。展浩丽老师的教学设计匠心独具,她将美国独立战争后“统一—分裂—统一”的历史进程作为教学明线,将“美国宪法制定—宪法缺陷暴露——宪法修订”作为暗线处理,两线交错,依照历史逻辑展开教学。李艳老师的教学则关注复习课的整合,以了解背景、梳理进程、理解影响三部分,建构了中国近现代史第一阶段的复习的基本轮廓。两节课结束之后,现场听课教师和专家进行了教学研讨,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纷纷发言。昌平四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郭建国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示范效应,认为这两节课反映了现阶段北京市初中历史教学的水平和发展方向。郭老师还将自己对中考改革和初三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在场教师进行了分享和交流。之后,东城区教研员孙永节老师指出了对两节课设计的理解,也提出了自己认为尚可改进的意见。最后,丁丁老师从“教学立意”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进一步提升,也引发了现场教师的进一步思考。
高中会场先由牛栏山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王静、陈继奎两位老师展示了两节现场课,课题分别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西学东渐》。王静老师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1949年-1953年及1953年底-1956年,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看成是新中国初期外交的一大转折。陈老师则通过三次“之争”(内心之争、朝廷之争、朝野之争)梳理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课后进行了现场研讨活动,广大一线教师及教研员纷纷发言,对两节课中的优点及问题都予以指出,研讨氛围热烈。之后由北京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人大附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进行专家点评,李老师高度赞扬了两节现场课,肯定了牛栏山一中教师努力钻研、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并针对一线教师提出的疑问纷纷予以解答,指出广大一线教师要勇于做一个“二手专家”,要通过多看书,深入剖析教材,将教材隐藏的逻辑揭示出来,课上不要怕出“枝叉”,要关注历史的细节,多讲故事,让日常的历史课充满趣味性,这是对广大学生最大的负责,李老师的精彩点评给予参会教师以极大启发。
之后初高中会场合并,进入2017年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论文的展示环节,来自西城区三帆中学裕中分校的葛岚老师和来自房山区实验中学的吴金香老师,分别展示了她们的优秀教学设计《秦朝的统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来自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的何文静老师,来自西城区北师大附中的冯健老师分别宣讲了他们的优秀论文,两篇论文均关注史料实证这一素养,将这一素养的培育途径和方法具体化,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加以落实,充分展现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历程。
最后,历史教研室王耘主任宣读了2017年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设计评比结果,北京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长李晓风老师宣读了2017年优秀教学论文的评比结果,对获得一等奖教师予以表扬鼓励。
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于进一步推进北京市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一线教师的历史教学设计能力,对接新的核心素养理解和落实,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意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