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去世后,皇位传给了隆庆,隆庆皇帝因为受嘉靖皇帝的影响,其实在位期间对皇权不是很看重,而且他在位只有短短的六年,明朝皇帝中也属于在位期间短的,当然,影响力还是有的,隆庆时期,高拱入阁,张居正和冯保达成政治联盟,为日后张居正改革拉开了大旗,隆庆死后,张居正大权独揽,虽然对皇帝和太后更加恭敬,却是任人唯亲(推行改革的必要性),他和王安石不同,他还是有很大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且皇帝年幼,在外还有领兵的戚继光支持,可以说改革前期还是很顺利的,可惜明朝的制度已经和宋朝有很大的不同,最终张居正死后被迅速清算,改革宣告失败,尽管万历皇帝对自己这位师傅还有旧感情,却也顶不住庞大的文官集团,之后万历开始亲政,才是真的万历年间。
万历皇帝,和弘治类似,都是宫女所生,不过相比他们,万历皇帝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是皇长孙,在嘉靖皇帝时期被嘉靖亲自取名,由此确认正统地位,得到了文官集团的支持,随后父皇继位短短的六年,其实根本没有来得及教给他什么东西,隆庆去世后便是主弱臣强的局面,强势的张居正联合在宫中掌握披红大权的冯保,还有垂帘听政的李太后,三人把持着朝政,那年他才10岁,而且由于身体原因,有些跛脚,行动比较吃力,但是李太后对他非常严格,对他的学业很看重,虽然现在无力执掌朝政,却是可以学习先生的知识,像他这样认真学习的君王,明朝其实是很少的,而他对朝政,只能是相信自己的师傅和伴伴。冯保治理好内监,张居正自然可以把握外朝,尽管后世对张居正有很多批评,却没有人可以否认他救时宰相的称号,他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一条鞭法,让大明的税赋重新回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抑制江南地主的发展,这一切都为大明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万历年少时当然是可以的,可是万历会长大的,皇帝是无情的,是不容许有人抢夺自己的权利的,面对逐渐长大的万历皇帝,李太后最先决定放权了,张居正舍不得让自己的改革大业失败,尽管是父亲丁忧,该回家守孝三年,他也强行让皇帝夺情,虽然可以在朝廷多任职几年,却也饱受天下诟病,而且最主要的是,让万历皇帝认为师傅贪恋权势。1582年,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才亲政,李太后撤帘回宫,冯保被发配地方,万历皇帝很快就掌握了天下大权。
明朝万历(明朝万历年间谁辅佐万历新政)
万历皇帝亲政的第一件事儿是什么,是内阁更换,权力更迭,张居正及其党羽被迅速清算,庞大的文官集团展示了他们强大的行动力,张居正被贬低到一无是处,万历皇帝虽然察觉到事情失控,却也无力控制,对他的师傅,他更多的气愤,却没有想到张家盐商世家,有个几十万白银很正常。当然,这些都不是他烦恼的主要原因,他烦恼的是国本问题,他喜欢的是郑贵妃,但是,他在一次酒后就有了长子朱常洛,郑贵妃所生朱常洵是皇三子,这也是万历皇帝后来整整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主要原因,和他的皇爷爷一样和朝臣对峙,于是他以身体为原因,拒绝在奉天殿上朝,多以私自召见大臣商议解决为主,就这样,也是拦不住一个个上书的朝臣,请求立下国本,立朱常洛为太子,万历皇帝为了转移注意力,很多时候都不喜欢上朝,而沟动朝臣内斗,那时候朝堂是浙党,昆党,齐党等争斗时期,还有冉冉升起的新党,东林,李三才,顾宪成,叶向高等这些在万历年间大放异彩的人都是东林骨干。万历纵容这些人内斗而减缓他们对国本的注意力,同时,还有万历三大征,这是明朝最后的辉煌战争,先是李如松出兵朝鲜的朝鲜战役,击退了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之后双方议和失败,又爆发了大规模战争,最终在明朝大力投入下,日本战败,但是明朝只是击退日本后没有进入日本,耗费大量军费,物资毫无收获,此外还有宁夏之战,南方平定杨应龙叛乱,这三场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军费,虽然都取得了胜利,却没有什么实质性好处,建州女真乘着这个时候疯狂扩张,最终一统女真,具备了威胁明朝的实力。
诚然,万历三大征在当时还是很有威慑力,却也挑起了新的文武之争,内斗严重,宫廷内部郑贵妃还在孜孜不倦谋求皇位,最终发生了三大疑案之一的廷击案,有人闯进宫廷殴打皇长子朱常洛,最终迫使朱常洛重伤,文臣集团集体愤怒,皇帝无奈之下封朱常洛为皇子,却也是不情不愿,之后还没几年,1619年,辽东已经必须用一场战争来解决问题,努尔哈赤之心昭然若揭,万历皇帝召集主力进行了萨尔浒之战,最终输掉了辽东。而万历皇帝因此一病不起,他没有想到辽东局势已经危急到这种地步,一个个“名将战败”,最终大败,想要惩戒,又不知从谁开始,三次征伐刚刚胜利还没有过去太远,最终万历皇帝于1620年病故,把朱常洛托付给首辅方从哲,而这位也是东林大佬。朱常洛继位不过一个月就去世,称的上是短命,最后进入了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时期,直到灭亡。
可以说,万历皇帝的庙号,神宗,中国历史上只有他和宋神宗,相对也有两个改革家,王安石和张居正。神宗是为安仁立政,治民无为。这也侧面反应了他对朝局虽然任然有掌控,却也是无力了,东林书院应时而生,随后迅速扩大,最终到达了一个无法控制的地步。此外,就是他因为郑贵妃和朝臣对峙,和文臣集团对峙,可以说万历皇帝是明朝后期最勤勉的皇帝,不上朝但是批奏折,有着李太后这位母亲严格要求,他也始终没什么大错,萨尔浒之战于是说是万历的错,不如说是张居正失败后,顽固派更加变本加厉的错。甚至到了崇祯皇帝时,皇帝向大臣筹措军费都筹措不到,最终落得灭国下场。而随着万历逝去的,还有大明这个王朝最后的国力,此后,只能是勉强维持罢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