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 怎么念)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 怎么念)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 怎么念)东晋立国后,为稳定和巩固内部统治秩序,东晋朝廷采用了“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政治主张,以期以“静”求“安”。王导对司马睿建议“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也就是东晋朝廷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各大门阀势力加强团结合作,而对百姓,尤其是大量自北方南迁的流民,则实行大力安抚的政策,以此来休养生息,积蓄实力。所以,东晋初年,朝廷“

东晋立国后,为稳定和巩固内部统治秩序,东晋朝廷采用了“镇之以静,群情自安”的政治主张,以期以“静”求“安”。王导对司马睿建议“谦以接士,俭以足用,以清静为政,抚绥新旧”。也就是东晋朝廷对统治集团内部的各大门阀势力加强团结合作,而对百姓,尤其是大量自北方南迁的流民,则实行大力安抚的政策,以此来休养生息,积蓄实力。所以,东晋初年,朝廷“宽众息役,惠益百姓”,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并对南迁的流民采取“侨置”措施,进行安抚。

所谓“侨置”就是在长江南北流民集中地区设置以北方州郡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以专门负责管理流民事务。因当时南下的北方人被称为“侨人”,故那些专门为北方流民设置居住的州郡就被称为侨州、侨郡。在侨州、侨郡内,官吏多由南渡的北方大族人物担任,其所管辖的流民单立户册,并加注原籍。侨人不仅可以分得田宅,东晋政府还免除了“侨人”租税和徭役负担。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怎么念)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怎么念)

“侨置”机构的设置,在东晋初年对安抚流民,笼络团结北方士族,稳定新兴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北方南渡的士族在江南政治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机会,而在经济上也满足了北方士族的“求田间舍”、恢复家业的需要,有利于招徒北人南下。并且,在“侨置”政策下,侨人中的北方庶民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因而减少了东晋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减少了不安定因素,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是在“侨置”政策作用下,在东晋初年北方动荡、灾荒连年的时候,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侨置”政策对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历史影响意义深远,直到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北方流民仍在不断地南迁,侨置措施也继续实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侨置措施中的各种弊端也就显现了出来。侨人不断南迁,侨州、侨郡也逐渐增多,以侨人籍贯相同作为设置侨州郡的基本原则,与经常流动的侨人实际居住状况变得越来越不相符,结果致使东晋的地方建制日趋复杂。侨置机构户籍“紊乱无纪,名实俱违”,为“职方所不能记",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当侨人及其后裔逐渐安居于江南后,就已经是东晋的属民,而依据侨置旧制,这些久居江南的“侨人”仍享有免除赋役的优遇,这样一来,也就影响到了东晋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侨人与土著的政治关系。面对以上的这些情况,东晋政权对“侨置”政策实行改革,推行了“土断”政策。

“土断”政策在晋成帝时期开始实行。那“土断”又是什么呢?所谓“土断”就是对已有侨州郡的设置和侨人户籍进行的完善整理。东晋政府在撤销、合并一些形同虚设的侨置机构的同时,将侨人的户籍由白籍改为与土著居民相同的黄籍。“土断”政策因为触及到了很多自身的实际利益,所以实行起来并不很顺利,在历次改革中,以桓温于哀帝兴宁二年所主持的“庚戌土断”最有成效,史称“于时财阜国丰,实由于此”。

最后,顺便说一下白籍与黄籍的区别。黄籍是普通民户的户籍。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户籍分普通民户户籍和特殊民户户籍两类。普通民户主要包括地主、农民等,他们归州郡管理,占国家人口的大多数。特殊民户主要有兵、僧尼、奴隶、杂户等,他们的户籍和普通民户户籍不属于一个系统,国家统计户口,一般不包括这些特殊身份的人。但在东晋以前,普通民户的户籍并不被称为黄籍,黄籍之名仅流行于东晋南朝。

此时侨民大量南迁,他们的户籍与土著居民不同,系用白纸制成。这样,东晋南朝普通民户的户籍就分为两种:用黄纸制成的土著居民的户籍和用白纸制成的侨民户籍。人们为区别这两种户籍,始以纸色对它们命名:前者称黄籍,后者称白籍。

关于白籍,文献记载甚少。《晋书?范汪传附子宁传》称:“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允许在户籍上注明本人的原籍,为白籍在内容上的一大特点。在白籍上注籍的人免除了正常的赋役,所以在白籍上登记的事项较黄籍少一些。周一良的解释是:“以孽汁染纸,谓之人潢。则纸不生蠹虫,缝不绽解。盖土著户籍原为保存久远,故用人潢之黄色纸。侨人户籍原系临时性质,故用普通白纸。”由此可知,东晋政府之所以要户籍分黄、白,实际上是因为最初只打算将“侨置”政策作为过渡安抚侨人的一种临时手段而已,并没有想长期设置“侨置”机构。可“侨置”设置以后,涉及到了众多人的利益问题,后来想要简单地废除也成为不可能了。白籍直到南朝后期才被废除,以后黄籍虽仍然存在,但也渐渐地不再称为黄籍了。东晋偏安江南,在历史上它的动荡因素主要来自内部,唯一的一次来自北方的大规模威胁就是前秦苻坚的入侵。历史上将东晋王朝这一次以少胜多的抵抗战争称为“沈水之战”。前秦政权是在东晋初年,由氐族首领苻洪于关中地区建立的氐族政权。所谓氐族就是先秦时期的西戎,是一个居住在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东晋时,氐人散居于扶风、始平、京兆,由此得以迅速汉化,汉语是氐族的通用语。

前秦国的创基人苻洪是略阳临渭人,世代作为西戎的酋长。他原姓蒲,十三岁时入学读书,从而接受了儒学思想教育。西晋永嘉年间,天下大乱。蒲洪乘势而起,他先投刘曜,刘曜以洪为率义侯。石勒擒刘曜取长安后,蒲洪西保陇山。石虎攻上邦,蒲洪降。不久,石勒徙关中,羌、氐十五万户于司、冀州,以蒲洪为龙骥将军、流人都督,率户二万居防头。后蒲洪因屡立战功,又被封为西平郡公。石虎死后,后赵发生动乱,关陇流民相率西归,于是蒲洪又投奔到了晋朝,被任命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封为广川郡公。蒲洪招引归众,竟至十余万。蒲洪力量雄厚以后,野心也随之膨胀起来,终于在部下怂恿下,根据“少中付应王”的谶文,改姓苻氏,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盘踞在榜头。

公元350年,苻洪为石虎降将麻秋毒死。苻洪死,子苻健继位,杀麻秋,率军队西进,击败东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杜洪,占领了长安。公元351年,占据关陇地区的苻健自号天王、大单于,定国号为秦。公元352年,苻健称帝。公元355年,苻健死,其子苻生继位。苻生是一个暴君,朝臣稍有忤逆,就被苻生杀死。苻生因生下时就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忌讳很多,凡是带有“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字的话一概都不许说。如有谁犯忌讳,将被处以酷刑。一时之间,朝中人士人心惶惶,个个自危。公元357年,苻健弟苻雄之子苻坚得到了朝臣的支持。他杀苻生自立,继皇帝位,称大秦天王。苻坚八岁时就人家塾读书,他祖父苻洪曾高兴地说:“我十三岁时才入学读书,就是这样,别人还赞我聪明早熟,今你才八岁,就已知读书求学,真是太好了!”因此为苻坚请名师教授。苻健是个十分信梦的人,他称帝时,曾梦见天神派遣使者说要拜苻坚为龙襄将军。第二天,苻健醒来后便在曲沃建坛,按照梦中的指示,拜苻坚为龙襄将军了。苻健对苻坚说:“这个官职你的祖父曾经接受过,现在你又受神的任命,今后可要努力啊!”

苻坚是一个有着相当才干,且善于用人的君王。他从小好学,博学多才。在他未即位之前,就团结了王猛、薛赞、权翼、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一批有才能的士人。苻坚曾说,自己得王猛,就如同刘备得到诸葛亮。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后来移家魏郡,是苻坚的重要谋臣,他协助苻坚,整饬吏治,打击豪强,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为苻坚立下了汗马功劳。

王猛出身贫寒,小时候曾经以贩畚为业。长大以后,他“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桓温入关时,王猛披着一件破旧的短衣去求见。他一边捉虱子,一边纵谈天下大事,面无愧色,旁若无人。桓温见他与众不同,就问道:“我奉天子诏命,率领精兵十万,为百姓除害,可是三秦的豪杰都避而不见,这是什么原因?”王猛回答:“明公不远数千里,深入敌境,今与长安只有咫尺之遥,却不渡溺水,百姓不知明公何意,怎么会来呢?”桓温听后,沉吟半晌,才感叹地说:“江东无人可以与卿相比呀!”于是授予王猛军谋祭酒之职。不久桓温准备撤兵,又更拜王猛为高官督护,邀他一同南下。王猛知东晋朝廷内难以容下自己这样的寒士,于是婉言拒绝了。三年以后,他遇见了苻坚,成为最信赖的亲信。关中地区水旱频繁,苻坚采取王猛的建议,引泾水,修渠道溉田,推广区田法,由此“田畴修辟,仓库充实”。《晋书?苻坚载记》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路,工商贸贩于道。”

有一次,苻坚登上龙门,俯瞰滔滔滚滚的黄河,感慨地说:“山河是何等地壮美啊!汉代的娄敬向汉高祖刘邦建议建都长安,说‘关中四塞之国,可保江山牢固,他的话说的真是对极了!”

权翼听了苻坚的话说:“夏商两朝的都城,在地势上并非不险要,周秦两朝的土地,也并非不广阔,可桀、纣、幽王、二世等帝王都一个个身死名裂,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讲修养道德啊。吴起说过:’江山的牢固在于君主的德操,不在于地势的险要。臣等愿陛下追随尧舜,以德感化天下,只依靠山河的险固,是不会长久的。”苻坚听了,回到长安后,采取了许多与民休息,抚慰鳏寡孤独的措施。这年秋天大旱,苻坚命令降低御膳标准,撤掉声乐,把金玉锦缎散发给将士,宫妃们一律不穿绫罗绸缎。同时大力开发山林湖泽各种利益,以满足公私需要,对外的战事也暂时停止。

从公元361年开始,苻坚大肆兴建学校。自“八王之乱”以后,学校不是关闭,就是荒废。苻坚首先在长安恢复了学校,把地方上通读了一经的学生都招进学校中,公卿以下的官吏子弟都要入学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的,予以表彰,而且苻坚本人每个月都亲自去太学考核一次学生。

在当时的北方燕、秦两国相比,论人口、疆土,燕国都要强于秦。苻坚时期,燕国幼主继位,在军事上还算强大,但政治上日益腐败,导致经济衰落,社会穷困。在燕国后期,本来文有慕容恪,武有慕容垂,共同辅佐幼主,社会还算安定。公元367年,慕容恪病死。太傅、司徒慕容评掌控了朝政,自此燕国政治变得腐败不堪。慕容评为人贪鄙,封固山泉,鬻樵及水,积钱帛如丘陵。而燕国内却是人民困难,士无斗志;“王公贵戚,多占民为荫户,国之户口,少于私家;仓库空竭,用度不足”,“百姓困弊,盗贼充斥,纲颓纪紊,莫相纠揭“。慕容评为达到独断朝纲的目的,极力排挤慕容垂,慕容垂被迫外逃,投奔了苻坚。

公元369年,东晋桓温北伐,攻击燕国。燕向苻坚求救,迫于当时的形势,前秦出兵。当时王猛对苻坚说:“燕虽强大,慕容评非温敌也。若温举山东,进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并、豫之粟,观兵靖、濯,则陛下大势去矣。今不如与燕合兵以退温,温退,燕亦病矣。然后我乘其弊而取之,不亦善乎?”因此,苻坚出兵援燕。次年,桓温败退。三个月后,前秦即由王猛率军进攻洛阳,燕国在洛阳的守将出降,洛阳以西尽归前秦。

随后,苻坚遣王猛督镇南将军杨安、邓羌等步骑六万伐燕。燕主命慕容评率中外精兵三十万拒秦。慕容评畏惧王猛,认为王猛是悬军深入,不能久留,所以屯兵潞川,欲要打持久战。王猛看破了慕容评的想法,用游击将军郭庆,率骑兵五千,绕道间行,到慕容评军后,烧了燕军的辎重,火光冲天,直到百里外的邺城也可见到。失去了辎重,燕军动摇,将士无心恋战。于是秦军猛将邓羌等率部冲入燕阵,这一战直打到日中,燕兵大败,被俘斩者达五万余人。旋即秦兵乘胜追击,燕军被杀或投降者又有十万余人。最后只有慕容评一人骑马逃回到了邺城。秦兵进军迅速,立即追围邺都。燕主欲逃往龙城,结果为追兵俘虏,于是燕灭亡。

灭燕以后,前秦的势力迅速膨胀。次年,前秦灭仇池氐杨氏。公元373年,前秦又攻取了东晋的梁州、益州。西南夷邛窄、夜郎也皆附于秦。公元376年,前秦灭前凉,同年,乘鲜卑拓跋氏内乱,又灭了代。在“流水之战”的前,公元382年,前秦大将吕光进驻西域。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东北的肃慎,到西北的大宛、康居、于阖以及天竺等十二国,知前秦的强大,也都遣使通好。前秦“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是十六国时期疆域最辽阔的国家。

前秦统一北方后,只有南方的东晋以长江天险为屏障,割据一方。因此苻坚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偏安的汉族政权。但对于前秦而言,经过长期战争后,并不适合再一次大规模地用兵,刚刚统一的北方有着众多不安定的因素。首先氐族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并没有汉族政权所具备的稳定的民众基础。当时在前秦境内,除汉族是中原地区的主要人口外,更居住着多种民族。在关陇地区有卢水胡和羌人,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有山胡,在山西东北部和内蒙一带有鲜卑拓跋氏,辽东、河北和河南北部有鲜卑慕容氏。前秦政权只是凭借武力将北方众多民族统一到了一起而已,对于刚刚统一北方的前秦,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巩固庞大的帝国。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是需要长时间消化的,需要发展生产、经济,使各族人民都先安居乐业,以加强前秦的统治。而这一过程是要经过几代优秀的君主去休养生息的。没有稳定的国家基础,一旦对外用兵就有可能祸起萧墙,看似强大的政权就将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所以王猛在临终前嘱咐苻坚不要去攻打东晋,他说:“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可见,王猛已经看到,前秦政权存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内部的民族问题。况且苻坚灭燕以后,他认为:“今四海事旷,兆庶未宁,黎元应抚,夷狄应和,方将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汝其息之,勿怀耿介。”因此他并没有杀害燕主慕容德和燕国王公大臣,仍让他们保持着一定的政治地位,在朝中做官。但苻坚的想法虽然有政治家的豁达,却并不适用当时。在十六国时期,被征服的各族的贵族是不会满足于现有地位的。而苻坚这一不合实际的想法,最终促使他漉水之战后彻底灭亡。

但在王猛死后,苻坚在生活上变得骄纵起来,在政治上也做了一些错误的决策。公元380年,苻坚为加强巩固秦的统治,分关中氐族子弟十五万户于各方要镇。但他的这一决策适得其反。氐族人口在关陇地区原本比较集中,因而占有优势。分散到各地后,在各地都变成了少数民族,这样一来不但不能起到巩固统一的作用,反而起到削弱氐族在关陇的优势的作用。这都是苻坚急于迈上统一的征途而带来的恶果,他只看到了貌似强大的军事实力,却轻视了自己国家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公元382年10月,苻坚在长安太极殿会见群臣。苻坚说:“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通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仗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当时,前秦满朝文武除了弄臣朱彤和心怀鬼胎的慕容垂表示支持外,苻坚的同母弟征南大将军苻融,太子苻宏,中心公苻诜,乃至苻坚尊敬的大和尚道安都极力反对。

朝会散后,苻坚独留苻融商议。苻坚对苻融说:“自古大事,定策者一两人而已。群议纷纭,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

苻融知道苻坚想得到他的支持,但苻融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他说:“岁镇在斗牛,吴越之福,不可以伐,一也。晋主休明,朝臣用命,不可以伐,二也。我数战,兵疲将倦,有惮敌之意,不可以伐,三也。诸言不可者,策之上也,愿陛下纳之。”

苻坚听后脸色大变,生气地说:“汝复如此,天下之事吾当谁与言之!今有众百万,资杖如山。吾虽未称令主,亦不为劣。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吾终不以贼遗子孙,为宗庙社稷之忧也。”

苻融闻言,哭着说:“吴之不可伐,昭然。虚劳大举,必无功而返。臣之所犹,作此而已。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监国以弱卒数万留守京师,鲜卑羌羯攒聚如林,此皆国之贼也,我之仇也。臣恐非但徒返而已,亦未必万全。臣智识愚浅,诚不足采,王景略一时奇士,陛下每拟之孔明,其临终之言,不可忘也。”王景略,说的就是王猛。但苻坚一意孤行,终于发动了这场葬送前秦的战争。

这时正是谢安主持东晋政务的时候。谢安执政期间,他虽没有从实质上解决东晋豪强士族当政这一根本问题,但他采取了近似于王导的无为政策,有效地缓解了各方面之间的矛盾,这对稳定长期动荡的东晋政权是有益的。桓温死后,谢安三分了桓温生前的职务。他借东晋朝廷的力量,加桓温弟荆州刺史桓豁为征西将军,都督荆、梁、雍、交、广五州诸军事;加桓温弟江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江三州诸军事,扬、豫二州刺史,镇姑孰;加桓豁子竟陵太守桓石秀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镇寻阳。这样一来也就巧妙地削弱了桓家的力量,使得桓家拥兵自重,对东晋朝廷所构成的威胁大大减弱了。而桓7中又是一个顾全大局、“尽忠王室”的人,所以谢安与桓冲的关系一直很好。桓豁死后,桓冲迁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的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当时桓冲的德望不在谢安之下,所以朝廷又任命他为内相。谢桓两家一在朝廷,一在上游,又都掌有兵权,在当时能够合作共处,以致东晋王朝在政治上得以安定,这是自司马氏渡江以来很少有的事情。

另外,在“泗水之战”中,东晋还拥有一支精干强大的军队,这就是北府兵。所谓北府是指京口。东晋时期,自北方兖州、徐州南来的流民,多集中居住在京口、常州一带。东晋朝廷为此特别设置了南兖州、南徐州以安置这些流民。而北方的流民“人多劲悍”,于是东晋招募这些人为兵,就组成了一支劲旅。晋孝武帝太元初年,谢玄任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他“多募劲勇”,刘牢之与东海何谦等人“以骁猛应选”,谢玄就用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这支军队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

另外,在财力上,泗水之战前也是东晋王朝国库最为充实的时候。公元364年庚戌这天,桓温实行了一次土断,当时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侨民,都不负担租赋徭役,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桓温的这次土断比较彻底,达到了“民富国丰”的效果,历史上称作“庚戌土断”。从上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苻坚的这次出兵确实是极为不明智的。前秦虽然有很强的军事势力,但东晋也并不很弱,而前秦在政治上表面上很好,实际上却危机四伏,东晋却是在前所未有的最佳时刻。苻坚确实是被前秦表面上的大好局势冲昏了头脑。

公元383年7月,苻坚下诏调集各州县所有的公私马匹,民每十丁遣一兵。良家子,即门第较高的富家子弟,年龄在二十以下,有才勇者拜为羽林郎。当时有羽林郎三万骑,命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八月,苻坚派遣征南将军苻融、骡骑将军张蛇、抚军将军苻方、卫军将军梁成、平南将军慕容玮以及冠军将军慕容垂率步骑兵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茂督益、梁二州,诸军由蜀顺江东下。苻坚亲自统率六十万步兵二十七万骑兵,从长安出发。这可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前秦攻晋大军首尾不见,竟长达一千多里。历史上著名的“泗水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泗水之战以前,秦和晋之间已发生过几次或大或小的战争。公元373年,苻坚出兵夺取了东晋的梁、益二州。378年,苻坚派其子苻丕兵分四路,步骑十七万,合攻襄阳,襄阳陷,生俘襄阳太守朱序,同年,出兵七万攻彭城、淮阴、吁胎。379年,前秦夺取了彭城、淮阴、吁胎。随即兵攻三阿,去广陵不过百里,以致东晋朝廷为之大震。但秦军在兖州为晋兖州刺史谢玄打败,不得已退还淮北。公元381年和382年,前秦荆州刺史率众二万攻竟陵,东晋桓冲出兵拒战,又一次大败秦兵,斩首七千级,俘虏万人。

东晋朝廷听说前秦大军南征,谢安镇定应对。他以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与将军谢琰、桓伊等率众八万,北上抗击秦军。十月,秦军渡淮,攻陷寿阳。东晋派去援助寿阳的胡彬水军,听说寿阳已经失陷,于是退屯硬石。苻融命将军梁成率大军五万进屯洛涧,这样一来不仅截断了胡彬的退路,也使晋军不得从淮水水路西进。谢玄军自东推进到洛涧以东二十五里处,知前方已被秦军占领,于是停止前进。苻坚这时却派死守襄阳多年后被擒的朱序去晋军大营劝说谢石投降。朱序到了晋营,不但不劝说谢石,反给谢石出谋划策。他对谢石说:“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于是谢石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十一月,谢玄遣刘牢之率精兵五千人取洛涧,大破梁成军,将梁成斩杀,秦军前锋崩溃,士卒争赴淮水,落水而死者有一万五千人。随后谢石大军,水路俱进,兵临泗水。

当晚苻坚和苻融登上寿阳城东望,看见晋军布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因天色昏暗,错误地以为皆是晋兵。苻坚在这时才开始后悔,他回头对苻融说:“此亦劲旅,何谓弱也!”于是,秦晋两军隔渡水相峙。谢玄派人对苻融说:“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苻坚打算在晋兵渡江一半的时候开始进攻,所以同意了谢玄的要求,苻融也对这一想法表示赞同。哪知大军一退,前秦军中汉人与慕容氏趁机作乱,弄得不可收拾。苻融想拦阻退兵,不想马倒,死在乱兵之中。朱序便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士兵们不知真相,纷纷后退,再也收不住了。这时谢玄等已率领晋军渡水,冲杀过来,直追出秦军三十多里,秦军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苻坚在乱军中也中了流矢,只好带领少数人退回淮北。在淮北苻坚搜罗散兵,回到洛阳时,百万大军只剩下十来万人了。

而在东晋这边,当谢玄将晋军全胜的消息传至建康时,谢安正在书房与客人下棋。差人将捷报呈给谢安,谢安看完便将捷报随意丢在旁边的几榻上,脸上不露一点表情,继续和客人下棋。倒是客人知道是战报,反而着急地问起来。谢安这才慢声慢气回答说:“小儿辈已胜了。”其实,这不过是谢安故弄城府而已。等棋下完,客人走后,谢安突然转身往内室中奔去,因太高兴,在过门坎时把木屐上的齿都踢掉了。

苻坚的命运则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在泗水之战中一败涂地,前秦从此一蹶不振。鲜卑降人慕容垂等人纷纷趁机作乱,公元384年,慕容垂自称燕帝,建都中山,史称后燕。慕容泓占据华阴称王,史称西燕。慕容泓为谋臣高盖所杀,立慕容冲。慕容冲在阿房即皇帝位。羌族人姚甚占据北地,自称秦王。公元385年慕容冲攻长安,苻坚屡战屡败,只好留太子苻宏守长安,自率数百骑逃往五将山。姚在便围攻五将山,苻坚被擒,在新平佛寺中被姚茂缢死,此时他刚四十八岁,还不到知命的年龄。

上一篇: 明朝万历(明朝万历年间谁辅佐万历新政)
下一篇: 古代女子年龄(古代女子年龄称谓大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