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

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历久弥新的光彩《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

《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我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国文物保护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活化利用手段有待拓展,融合发展仍需加强。激活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需要共同直面的时代课题。

坚持保护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就是传承中华文明。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首要在于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加强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统筹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切实维护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全面加强管理,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法律制度、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文物防灾减灾应急培训和演练制度,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加强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文物工作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在理论研究上不断拓展的大工程。要深化文物基础研究,深挖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系统阐释中华文明的时代新义与当代价值。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重大课题攻关,围绕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展开深入研究,更好发挥文物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作用。

强化科技赋能。科技强则文保强,科技创新是支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文物保护的考古发掘、价值阐释、展示传播等方面的深度渗透和核心支撑作用,推动我国实现从文物资源大国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实施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建立国家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推动文化遗产资源全景呈现。推动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丰富展示互动形式,使文化遗产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活”起来、“火”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共建共享。文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必须坚持人民立场,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做到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入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建设文物传播矩阵,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深入拓展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物与文博、文创、文旅相融合,使之更好地走向群众,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全局性的民生工程,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事业,让人人都成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传承者和传播者,从而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强大合力。

扩大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各国人民更加重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保护文化遗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文物工作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持服务外交大局,发挥我国文化遗产的独特优势,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一带一路”文物交流合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走深走实,构建更加平衡合理的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刘燕,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 王船山的史学思想
下一篇: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的探析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