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盛世清北】清华美院艺术学理论考研更新版

【盛世清北】清华美院艺术学理论考研更新版

【盛世清北】清华美院艺术学理论考研更新版前言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确定考研方向很重要。虽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历年竞争激烈,但既然选择便要勇往直前。为帮助考生少走弯路,盛世清北

考情分析

真题解读:

经近几年的历年真题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专业课一

题型

数量

分值

备注

688中外艺术

名词解释

8道

40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简答题

4道

60分

论述题

1道

50分

887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10道

50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简答题

3道

60分

论述题

1道

40分

解读

1、清华美院艺术学理论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2、报考清华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历年分数线

年份

政治

外语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总分

复试人数

拟录取人数

录取最高分/最低分

2023

50

50

90

90

366

400/366

2022

60

60

110

120

390

402/392

2021

60

60

110

120

390

402/395

2020

40

40

110

120

380

395/386

解读:

根据近4年分数线及复试情况,盛世清北老师分析如下:

(1)近4年来,各科目分数线及总分数线出现较大波动,且2023年分数线最低;意味着当年的考题较难,应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复习,要早复习,避免走弯路。

(2)4年中,复试最低分是366分,最高分402分,也就是说需要考到366-402分,是有很大机会计入复试的。

(3)录取人数2020年为2人,2021年为3人,2022年为3人,2023年4人,录取人数在增加,说明有扩招的可能,同学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4)美院艺术学理论硕士的复试录取比例较大,复试会淘汰一部分,要非常重视复试。

考点梳理(仅供参考,可能会随年份变化,可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668中外艺术史,采用了较为基础的考法,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改革,或者突然换题,虽部分同学抱怨668中外艺术史部分题目较难,但整体其实侧重基础!并未出现一些特别灵活的题目,因此,在这门课的复习中,一定要夯实基础。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院的题目,研究院对专业一的考察主要集中于:美术史相关理论以及设计史相关理论这两个部分。其中美术史主要涉及到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理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难度什么的都还可以,不是特别的难,关键在于多。设计史同美术史一样,设计史论这一部分也涉及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设计理论、世界现代设计史等等,其实也不难,还是在于多。

从题型来看:

名词解释部分:中外美术史占20分,中国工艺美术史占10分,设计史占5分,考查较为均衡,中外美术史占比较大

简答题部分:中外美术史占2题,中国工艺美术史占1题,设计史占1题,分值分配合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并未在某一门学科上加大考试比重

论述题部分:考察两道论述题,偏向中外美术史,侧重对考生积累的考查!

668中外艺术史考试在论述题方面则更注重对艺术史传统研究方向和方法论的考察,对考生具备一定挑战性

887艺术概论总分150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容易产生轻视心里,觉得理论简单,而且时间规划极不合理,从历年真题可以看出:

1、艺术概论考察非常灵活,注重考生的阅读广度及对中国画论,艺术史方法论,艺术批评,美学,设计史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2、清华美院院史及展览热点考察:吴冠中

3、名词解释、简答包罗万象,论述一般一道题偏重美术史的考察,另一道题偏重设计史的考察,没有固定套路。

真题试题

668中外艺术史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668中外艺术史

针对专业:美术史、设计史

考试时间:上午8:30—11:30

一、释义(每题5分,共40分,要求100字左右)

1:新古典主义美术

2:抽象表现主义

3:波普设计

4:早春图

5:德意志制造联盟

6:唐三彩

7:汝窑

8:祭侄文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要求200字左右)

1:论19世纪法国风景画影响

2:评阿道夫卢斯《装饰与罪恶》

3:论明四家社会背景,艺术特色4;论谢赫六法

三、论述题(二选一,多答无效,50分每题,要求1000字左右)

1:图像学对艺术史研究意义

2:近40年中国美术史研究方法?

887艺术概论

2018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87艺术概论

一: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50分,每题100字左右)

1.图画见闻志

2.心理积淀

3.心理距离说

4.再现性绘画

5.装饰绘画

6.机器美学

7.艺术与错觉

8.低俗艺术

9.大众文化

10雷圭元

二:简答 (每题20分,共60分,每题200字左右)

1.论述主题与题材的区别

2.克罗齐美学中直觉与表现的关系

3.美与数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三:论述 (任选1题,多答无效,50分,800字左右)

1.举列说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试论内容与形式

三、复试内容

3.组织形式

资格审查时间:2023年3月23日(周四),13:30开始,每人5分钟

资格审查以网络远程腾讯会议方式进行,腾讯会议号、材料准备及具体资审时间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考生,请大家注意查收。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考试形式均为现场,考试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智慧互联”双硕士项目面试采用网络远程。)

4.缴纳复试费

考生必须在参加复试前通过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完成复试费缴费,费用标准为100元。缴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5.考生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1)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需参加资格审查,未参加或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上传材料须于3月22日(周三)中午12:00前提交到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

2)考生还须根据报考专业将以下电子文件上传至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截止时间:3月22日(周三)在中午12:00。

①报考艺术学理论、(非全日制)艺术管理的考生:提交本科毕业论文或相关专业论文电子版1篇,要求PDF格式,文件不超过30兆。

②报考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含全日制、非全日制所有专业方向,其中艺术管理除外)、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信息设计的考生:提交个人作品集电子版,要求PDF格式,不超过30页,包含不少于3个设计方案或创作作品,文件不超过30兆。

③报考(非全日制)工业设计工程领域的考生:提交1篇与工作领域相关的论文或研究报告,字数不限,要求PDF格式,文件不超过30兆。

特别提醒:考生应对所提交所有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凡发现提供虚假材料、抄袭等影响录取结果的,一经查实按照教育部或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6.复试安排

1)笔试:2023年3月24日(周五)9:00开始

①艺术学理论、(非全日制)艺术管理、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信息技术:

9:00-12:00(3小时);

②其他专业:9:00-15:30(6小时,含半小时午餐时间)。

2)面试:2023年3月25日、26日、28日,每人20分钟(具体时间及地点笔试当天通知)

①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不含GIX)、艺术(不含科普、含艺术管理)、信息交叉学科:3月25日(周六)

②艺术-科普硕士、艺术-非全日制项目(不包括艺术管理)、(非全日制)工业设计工程:3月26日(周日)

③GIX“智慧互联”双硕士项目:预计3月28日(周二),网络远程面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7.复试考核注意事项:

复试笔试及面试均采取现场方式,请考生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复试时须持初试准考证原件(需提前打印)及身份证原件参加复试。

1)笔试环节准备事项:

①3小时笔试科目:准备签字笔。

②6小时笔试科目:准备签字笔及相应设计、绘画工具或设备(具体地点、要求详见美院官网通知)

③参加6小时笔试的考生请自备中午简餐和饮用水。

2)面试环节需注意以下事项:

①面试考生自述7分钟,包括个人学习情况、实践活动与获奖、学术成果、特长爱好、人际关系、对报考专业的科研了解情况等,可自愿准备PPT。面试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抽题回答及自由问答。考核内容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思想状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实践能力等。

②英语(或其他语种)听力与口语测试: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主要考核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③可自愿准备个人作品集或论文(含报告)纸质版5-7份,面试现场供评委参考。

8.计划调整情况:

因推免生流失,艺术学理论专业(代码:130100)招生计划调整为4个;2023年将工业设计研究专业(代码:130500)招生计划调整为2个;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信息艺术专业(代码:1305J1)招生计划调整为2个;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代码:135100)招生计划调整为13个;科普-科普产品设计专业(代码:135100)招生计划调整为5个;科普-科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代码:135100)招生计划调整为5个;科普-科普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代码:135100)招生计划调整为4个。

三、学长成功经验

以下是由盛世清北为考生整理的关于备考清华美院艺术学理论硕士的复习经验,其备考方法可供参考。

备考心得

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但既然我已经选择好专业,那接下来的就做好规划,按部就班复习,不气馁,不放弃。我相信,只要我不负韶华,不断努力,清华美院的大门必然会为我敞开。

注意事项

1、押题什么的要谨慎。你要知道没有人敢泄题,不要相信淘宝卖的那些期末题内部题真题什么的,一定要多看多比较再入手。

2、记笔记早点开始,笔记不是记一遍就可以了,后续再翻的时候还要补充,背的时候还要标注。所以笔记是个贯穿整个过程的法宝,尤其再最后考试前,我们不可能将全部的内容都翻看一遍,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看笔记,将重点易错点在几天内过完一遍。

3、不能完全迷信真题,要多做点题,真题模拟题都做一下,因为老师的出题风格真的很迷。

备考攻略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研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多方面的探寻经验,我总结出,在考研备考中,拿下专业课基本上就是一脚踏入研究生大门。但专业课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对于艺术理论的专业课来说,艺术史背诵不是最难的,最难的事掌握整个中外艺术史的整体框架,做到知识点“古今中外,融会贯通”才是最难的。

艺术史应该是用来的拉分的科目了,而且是必须拉分。如果公共基础课成绩一般,那么艺术史更是重中之重。想要成功,就需要在备考阶段必须站在研究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毕竟考研艺术史的目的不在于背诵能力,而在于筛选具有出具有研究生潜质的学生。想要取得入学资格,必然需要具备当研究生的潜力。

精学知识点之后就是背诵,没有背诵就无法输出,艺术史因为专业特性,决定了在背诵记忆的时候可以结合大量图片一起学习的效果是最好的。不过我们学习艺术史的重点不在于背诵,而是要有同等效率甚至更高效率的输出。这个时候做题就是我们输出的最主要方式,用做题来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历年真题和清华的本科期末试题也是非常好的习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就像论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艺术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的考点就在好几年的考试中都有所涉及。

对于艺术史学科传统和研究方法的考察可能将成为今后史论出题的重要方向。除了图像学、风格学这两种艺术史经典研究方法之外,社会学、心理学及其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极大地扩展了艺术史的研究视野,因此考生在专注于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尝试更多地了解艺术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脉络,从多维视角推进复习计划

对于887艺术概论这一门专业课,考试范围往往比较固定,只要你把指定教材里边的考试重点吃透,历年真题吃透,再配以适当的拓展复习,稳稳的拿高分。但是无论困难还是简单的复习,都需要我们自己整理好笔记,毕竟各种参考书良莠不齐,很多直接从教材上原文摘抄的,没有思路、没有分点,不适合记忆,且针对的题型不一样。最好是按照应试备考的逻辑思维重新整理,不仅思路清晰,还有利于理解记忆。但总体来说,2022年艺术概论考试难度适中,出题思路与去年几乎一致,没有太大的改动。值得一提的变化是将名解分数下降到25分,将论述的分数再次上调至65分,字数要求则保持2000字。

吴冠中的艺术思想非常重要,16年至今已考过四次(形式美2016,笔墨为零2017,风筝不断线2019,风筝不断线2022),需要重点记忆。另外,艺术概论考试几乎已经形成每年考一两本著作的惯例,同学们对于重要著作可以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多翻阅了解。结合艺术创作实例简述题材与主题的区别,属于艺术本体论范畴。尤其是题材和主题的问题,2018年考过原题,2020年也考过类似的内容(2018:艺术创作的题材与主题的区别;2020:如何从“题材”角度理解抽象绘画),较为简单。大家在平时学习中,多思考关于艺术本体的问题,多积累,这样在艺术本体论的问题中往往能见出精彩的论理和深刻的思想,比较好发挥。

比较意外的是,在今年的中外艺术史和艺术概论考试中,都出现美术史方面分值完全超过设计史分值的情况,这其实正是清华美院史论系对设计史科目高标准、严要求的体现,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具备多学科的学术视野,尤其是要有扎实的美术史功底。

最后总结

考研是自身与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会遭到许多不可控的因素,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毕竟考研备考过程中没有人是完全准备好才上的考场,大家都是会在或多或少的迷茫中去迎接考试,至于考不考得上,只能寄希望于平时的积累。但是无论发生什么,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和决心,并且坚持到底。最后,盛世清北预祝大家考研成功!祝大家都能被梦校录取!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盛世清北,以便及时纠正。

上一篇: 甲骨文的发现及其意义
下一篇: 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我国加快迈向航天强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