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元詹权胜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261期
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约15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亚洲东部产4种,我国有4种和引种栽培1种(《中国植物志》)。胡桃原产亚洲及欧洲东南部,世界上亚热带地区基本都有胡桃科植物分布,品种数百种,国内各地都有分布。中国东南天目山一带也有胡桃科植物分布,当地人称作“山核桃”、“山蟹”或小核桃,如临安小核桃、宁国山核桃等。
宁国山核桃以其质地优良、口感香脆,营养丰富,早在明代初就已经列为贡品,向朝廷进贡。
一、天目山脉山核桃是中国固有物种
山核桃主要产于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区。根据有关资料研究,远在4000~2500万年前的第3纪渐新世,在我国华东地区就有山核桃分布,到中新世时,山核桃与桦木科、壳斗科的一些树种已成为华东地区的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主要组成树种。
考古学家在山东省临晌县城东20里的山旺村,发现的山核桃、核桃化石,说明远在1500万年以前,核桃已是生长于中国的古老树种。以后由于遭受第四纪冰川的毁灭,仅在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区保存下来。所以天目山脉山核桃是古老的孑遗树种之一。原生的野山核桃历史久远,据专家考证生长条件均与寒武系地层有关。
近代南方浙皖地区研究山核桃历史记载,大都引用王象晋的《群芳谱》。王象晋(1561~1653),字子进,号康宇,新城(今属山东桓台)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历任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职。他于天启元年(1621年)著成《群芳谱》一书。此书特点是对每一种植物,都详叙形态特征。但该书大都是摘录典籍和其他书籍而成。《群芳谱》记载:“南方有山核桃,底平如槟榔,皮厚而坚,多肉少瓤,其壳甚厚,须椎之方破”。清康熙《广群芳谱》亦有类似记载。
《群芳谱》有关山核桃的记载出处在哪呢?原来王象晋摘录于《岭表录异》编辑而成。《岭表录异》,唐刘恂撰,此书系记述岭南异物异事,它是了解唐代岭南道物产、民情的重要文献。《岭表录异》曰:“山胡桃,皮厚而坚,大于北府。底平如槟榔,多肉少瓤,亦与北中者相似。以斧锤之方破。或取之,自底磨平,以为印子。其隔屈曲,类篆文也。”
可见,王象晋《群芳谱》描写的山核桃是岭南的山核桃,树木生长快,木质松软,一般生长在山脚水沟旁,约三五年即能挂果,果实个大,外壳坚硬,生熟都能食。绝非天目山的一带山核桃(小核桃)。
天目山山脉所产的小山核桃,是中国古老的孑遗树种,当地称“山蟹”。天目山山核桃别名很多,产区方言大都是吴语,称山核桃为“山蟹”(吴语读音sānhǎ),因“核”与“蟹”两字在方言中发言相近,还有称“小胡桃”、“小核桃”“小葡桃”等。生长于环天目山山脉海拔100~1000米地带,以浙江省临安市、安徽省宁国市分布最为广泛,山核桃品质也最佳,壳薄粒大,仁饱满,清脆可口,香酥兼备。
天目山脉
天目山山麓山核桃植物新种的发现,当属英国植物学家厄内斯特?亨利?威尔逊,他于1915年在杭州水果摊上发现山核桃,小小的、圆圆的,是他从未见过的品种。经询问,得知产自昌化县山区。他便请人带路到昌化山区山核桃林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温度做了调查,并采集山核桃树干、树皮、树叶和泥土标本,带回英国研究,得出结论,天目山麓山核桃品质同美国长核桃类似,果仁味美可食,营养丰富,香味独特;亦用以榨油,其油芳香可口,供食用;也可作配制假漆;果壳可制活性炭;木材坚韧,为优质用材。天目山山麓山核桃是中国大陆稀有的物种,值得珍惜和保护。威尔逊故将其新发现的植物物种山核桃收录于《华西植物志》(1917年出版,第三册P187-188页。李秾教授提供),将中国特有的物种山核桃介绍给世界。
二、史志记载的天目山脉山核桃
天目山一带有关山核桃利用、栽培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至少在北宋,山核桃就已经作为食品食用了。只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购买力低,消费水平底,山核桃不能作为主要果品上市销售,故不为史载。随着社会购买力的提高,山核桃慢慢进入市场,才引起史家的重视。天目山一带山核桃,一千年以前已有文献记载,史料记载如下:
2009年新编《歙县志》(p273)记载:明嘉靖《郑氏宗谱》载:“北宋雍熙四年(987)前后,律村方圆十里,其地土产甚多,当岭出产土核桃、枇杷、杨梅,律村出产菱角,丰口出香梨,‘其皆是供御之果’”又《歙县志》(p1089~1100)记载:“宋(代),郑再能,字可念,律村人。富甲一方,方圆数十里无他姓土地,当岭产山核桃、枇杷、杨梅……”。
明弘治十五年(1502)与清嘉庆十五年(1810)《绩溪县志?物产》均记载:“山胡桃,实小而核薄。”
明嘉靖十四年(1535)浙江《余杭县志》记载:“山核桃又称沙核桃,产余杭北山,似胡桃而小,壳圆无棱,八、九月入市。”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纂修的《宁国县志?舆地类?土产》记载:“核桃,宁国山多,初生未去皮似桃,故名。”“县治吴氏一树,大覆半亩,岁收数斛(当时五斗为一斛),此尤大者。”又嘉靖志《政事类?贡法》记载:“核桃,一千八百九斤。土产,虽有而出少。”民国二十五年(1936)《宁国县志?物产》记载:“山核,小而圆,肉似核桃,能榨油,壳能助火。”
嘉靖《宁国县志》天有一阁藏本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徐嘉泰编纂的《西天目山志?物产?菓》载有“核桃”。
明天启甲子年(1624)张之采编纂的《东、西天目山志》,两山志《物产》“菓”属中均记有“核桃”。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淳安县志》记载:“山蟹产邑西乡”。(浙江林业网,2010年7月《对淳安县山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
清同治十二年(1873)《孝丰县志?物产》记载:“沙合桃,俗呼山蟹,如核桃而小,味肥美。”
清同治十三年(1874)《安吉县志?物产》没有记载山核桃。
清光绪六年(1880)《广德州志?物产》记载:“山胡桃,小而无肉。”
清宣统二年(1910)《临安县志?物产》记载:“山核桃,树不甚大,花黄,味颇香。”
《华西植物志》记载的天目山脉山核桃
清代以前的於潜县志中暂未查到有关山核桃的记载,民国《於潜县志稿》载:“山核桃为北区特产,以六都为最多,每年约有三、四百担”。
在山核桃的主产区之一原浙江省昌化县(今属临安市),在清末以前没有山核桃的记载,直到1924年,民国版《昌化县志》才有记载:“昌西北出产山核桃”,“昌西、昌北、昌南出产以山核桃、茶叶为大宗”。
据1989年《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志》记载:昌化“山核桃人工栽培已有300余年历史”。清宣统二年劝业道藩批准昌化潘秉文禀:“饬属广为购种昌邑土特产山核桃等果木”,这是官方劝种山核桃的最早记载。人工栽培约三百多年历史,推广则在近百年内事。据民国31年(1942)《昌化经济调查报告》载:“从前山核桃不为人所注意,民国初年间才开始榨油而向外营业,嗣后被有闲者发觉以之为茶助,于是逐渐推广……成为昌化新兴的财富。”
1997年《宁国县志》记载:“宁国山核桃是安徽省著名干果之一。……宁国山核桃分为厚壳、薄壳两种,尤以粒大壳薄、桃仁肥厚、含油率达70%以上的薄壳山核桃品种最优。其桃仁具有润肺补气、化痰润燥、润肠、治虚寒、养血等功效,山核桃经加工后香脆可口,若配以盐水、奶油等调料烘烤,则更为上品。加工后的核桃仁是各种糕点名贵佐料。”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山核桃食用的普及、营养价值的发现及经济价值的提高,群众栽培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宁国百姓通过零星的种植和利用野生苗、幼树的抚育成林,使山核桃林地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
从以上历史记载可知,宁国山核桃历史久远,史志记载时间较早,内容较全。说明山核桃在明代作为宁国物产已是大宗产品,所以物产志记载才有较多内容。
三、宁国山核桃是贡品
所谓贡品,封建王朝时代专门供给皇帝和其家人享用的物品。贡品多为全国各地或品质优秀、或稀缺珍罕,或享有盛誉,或寓意吉祥的极品和精华。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贡品文化,包括制度、礼仪、生产技艺、传承方式、民间传说故事等。贡品文化是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贡者:名、特、优也。据《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可见,贡赋之物,为一地“所生异物”,也就是特产之物。
封建王朝时代除征收田亩赋税外,还要各地上贡名优特产物品。宁国县地处皖南山区,物产丰富,明朝年间每年进贡物品达50余种之多。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纂修的《宁国县志?政事类?贡法》记载:“核桃,一千八百九斤。土产,虽有而出少”(见后图,天一阁藏本〈影印〉明嘉靖《宁国县志?贡法》)。宁国山核桃,皮薄、核仁肥厚、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久负盛名,故明朝宁国山核桃作为贡品已向朝廷进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