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者学习历史,可能会买一本《中国通史》或《全球通史》,然后从头开始读,这是最初级的读法;还有一些人会按人物去读,比如从帝王、改革家、文学家等去了解一个时代的背景,这算是不错的读法;但我认为真的高手都有框架思维,或者叫思维模型。这些人能从上帝视角去把握一个学科,一段历史,甚至用多个思维模型去跨学科,跨领域去看问题。
当我们在谈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时我们在谈什么,本质是在谈他的总结能力比较强,他能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总结出普遍的、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一旦掌握了这样的思维模型,你就获得了认识某一学科的钥匙,你就获得了上帝视角,可以直达问题本质。
学习历史更是如此,我们想从历史中找到智慧,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今天我把自己总结的几个学习历史的思维模型分享给大家,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
欲望和秩序
这个模型来自《枢纽》这本书,作者认为欲望和秩序是历史的第一性原则。
人类历史本质上就是由人的欲望在推动,从早期的部落战争,到当今大国之间的博弈,本质上都是博弈双方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或抢占更多的资源而展开博弈。
谈到博弈,就涉及内外部两大动力,一个是博弈的内部动力机制,一个是博弈的外部约束条件。内部动力机制主要是人们的欲望;外部约束条件主要是博弈当中可用的各种资源,以及人们彼此之间的结构性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经常看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压迫与反抗,背后其实是各个不同的博弈主体和利益集团,他们在不断的变换结盟关系并调整他们的行为策略。
这点在帝王与丞相之间,为争夺皇位的皇子之间,及他们所代表的各方势力之间的较量不断在上演。当然还是中央政府与周边草原政权之间的博弈关系,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北方蛮族定期南下入侵中原,其背后既有气候原因,也有资源及文化多种原因相互影响。
时间和空间
这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组合,它可以用来分析几乎与人有关的事,比如人物、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因为人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地域性的存在,不同的地域受不同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文化。
我们举个历史的例子,如何用这个模型来看中国历史呢?首先我们知道,历史就是时间性存在,研究历史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这个事或人发生在哪个朝代,其次要从关键的历史时间节点来研究社会性质如何变化的。
从时间上看,中国历史发生过几次重要的转型,每次转型都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这些转型推动着中国历史向前发展。
第一个是商周之变。 这次转型之后,我们开始有了“中国”这个概念,中华文明当中最初的普世主义理想开始出现了。
第二个周秦之变。 这次转型,让中原第一次实现了大一统,秦始皇建立郡县制,从此中国历史开始由中原内部争霸转变为中原与草原的相互塑造和对抗关系。
第三个唐宋之变,就是从唐朝到宋朝的转型。 这次转型,由于科举制度的发明,人才选拔不再被官僚权贵垄断,这就让中国的社会结构从豪族社会进入到平民社会,文化的强大整合力让此后的中国历史再无长期的分裂,大一统开始成为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过程。
第四个是清朝末期开始的古今之变,随着民智的进一步觉醒,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开始向西方学习,于是开启了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
我们会发现,通过对关键历史时期发生的关键变化,就很容易从宏观上去把握历史性质和规律,直击本质。
空间坐标:草原、中原、海洋、西域、高原。
讲完时间我们再看空间。这几个大的空间,彼此之间有着极为深刻的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关系, 以至于脱离开一方就完全解释不了另一方,所以它们加在一块构成一个体系。
比如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儒家文化的汉族之间有一条自然分界线,这条线就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概是以长城为界,受降雨量的影响,你要是越过了长城以北, 还想活得下去的话,就必须游牧化,否则是死路一条。
纯正的中原王朝也许有能力派兵远赴漠北,驱逐游牧者,但要说统治漠北,那就必须得驻军了。而驻军的后勤补给,无法从中原运过去,因为太远了。
在秦朝以前,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小规模的诸侯国与部落,但后来为什么北方能建立起非常庞大的帝国呢?原因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正是在秦统一中原,建立庞大的农耕帝国之后,草原上才有可能出现庞大的游牧帝国。
草原上的资源有限,除了肉、奶等少数产品外,游牧者需要的很多种生活资料都要从南方农耕地区获得。这主要通过战争与贸易,贸易显然是成本更低的办法。 问题是,中原地区是否愿意与草原贸易?
如果中原没有统一,中原各诸侯国会竞相和草原部落进行贸易,因为它们需要草原上的马。草原马,是战争的利器。不和草原做生意买马的诸侯国,和其他诸侯国一旦打起来,就该吃亏了。
如此一来,诸侯国之间竞争起来,草原无论是买还是卖,都能有个不错的价格,小部落们也就没有任何欲望想要联合起来。因为一旦联合了, 贸易利润肯定会被盟主剥去一层,还不如不联合呢。
但是一旦中原统一,这个贸易关系就变了。 中原统一后,就不再有各个诸侯国的竞争,统一的大帝国垄断了中原市场,帝国就可以用政治手段去干涉贸易,要么压低价格,要么干脆断绝贸易。
这样一来,草原上的那么多小部落,他们仍然需要那些必需品,却没法正常地买来了,那就只有抢。要从中原帝国手里抢东西,小部落根本不是对手,那就必须联合成为一个大的部落联盟才行。于是,强大的游牧帝国出现了。
从这两个简单的案例就可以看出,时间也空间如何塑造南北双方两个民族的关系。
信息与能量
吴军老师在《科技史纲》中提出从能量与信息的视角去解读科技史,但从这两个角度去看人类历史,同样具有解释力。物质从本质上讲就是由能量构成的,信息是组织和调动能量的法则,比如语文、文字、公式、公理等。科学的本质是通过一套有效的方法去发现这样的一些特殊的信息。
比如古代历代王朝的更替,本质上都是土地创造的能量无法满足人口消耗的能量;语言相较于基因,是更高效的信息载体,使得人类的进化得到快速发展。
再举个例子,当人类第一次发明了火,从此就获得了远高于自身能量的能源。渐渐地,人类活动所获取的能量就大于了生长和生存所需,火不只让人类可以从食物中获取更充足的营养,可以驱赶野兽,还让人类有了移民到其它更寒冷地方的可能。
从此之后,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技术进步,都是信息与能量的升级,比如珍妮纺纱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贝尔发明的电话,包括现在互联网的发明,这些发明都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而新技术发明又从根本上增强了能量,推动时代向前发展。
四大利益集团博弈法: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无产阶层与有产阶层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俗纷杂的国家,要维持长期统一,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治国者必须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和基本制度建设上有卓越的智慧,由此,《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的作者总结出两个观察和分析的工具。
作者认为,发生于历史以及当下的所有中国问题,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和无产阶层,这四大利益集团互相争斗、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模型,但得几乎可以解释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王朝更替的底层逻辑。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所有统治者都在解决与地方的关系,处理得好,天下太平,处理不好,底层百姓起义造反。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安史之乱,再到太平天国起义,无不如此。
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
郡县制度、尊儒制度、科举制度、国有专营制度
如果说前面讲到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无产阶层与有产阶层的思维模型比较宏观,那么,这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就是对其最好的补充。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前三十大经济体中唯一保持这一制度的国家。
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血腥和充满探索的过程。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
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
郡县制度:为了保证帝国的稳定,在政治上必须保证中央的人事任命权,避免地方割据势力的滋生;
尊儒制度:扼杀“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以实现全民在意识形态上的大统一;
科举制度:通过公平的考试制度,将社会精英吸纳到体制之内为我所用;
国有专营制度:在经济上,实行重要资源的国营化垄断,以控制国计民生。
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它们的共性就是追求各个利益集团在行为及思想上的一致性,维持“自上而下的控制”。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这些制度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
我们总结一下,我们谈了四种研究历史的思维模型,分别是欲望与秩序、时间与空间、信息与能量,还有中央与地方,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及对应的四大制度。但我们千万不要孤立地看这些思维模型,而应该结合起来使用,相互配合,从多维度去研究,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