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C刊目录 | 历史、考古和艺术类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23-2024)

C刊目录 | 历史、考古和艺术类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23-2024)

C刊目录 | 历史、考古和艺术类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23-2024)历史、考古和艺术类CSSCI来源集刊目录(2023-2024)————部分摘编————1.《形象史学》《形象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是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辑的学术年刊,1999年创刊,每年一卷。自2017年第18卷开始,每年出版两卷,主编常建华教授,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收录。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主要发表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诸如社会结构、日常生活、社会经济、社会思潮、社会风俗、社会变迁、地域社会、医疗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与书评。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_考古的历史价值

4.《城市史研究》

《城市史研究》创刊于1988年,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城市史研究专业刊物,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现为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刊,一年两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期栏目有:城市史研究趋势、市政与空间、古代城市研究、区域城市研究、城市治理、城市景观与文化、城市与生态、卫生与环境

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5.《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以刊登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西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语言、考古、地理、宗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主要宗旨,发表具有原创性的学术研究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等,以期推送国内学界在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方面的进步。

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_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的历史价值

6.《新史学》

《新史学》由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系主办、大象出版社出版,自2003年出版第一辑起,始终以服务我国的史学发展为己任,既致力于及时了解国外史学的最新发展,尤其是理论方法上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又结合中国史学界的实际,努力加强我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的对话。已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 美国)、《观念史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美国)、《世界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美国)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了翻译许可。

《新史学》以史学为基础,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综合研究,每辑设置一个主题,邀请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更全面的探讨,以阐述常见中之不常见,这类主题包括“历史与记忆”“环境史”“口述史”“文艺复兴”等。主题下面又设置诸多栏目,包括“史学史与史学理论”“历史哲学”“专题研究”“书评”“访谈”“光启讲坛”等。

《新史学》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总共出版31辑。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_考古的历史价值

7.《人文论丛》

《人文论丛》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办于1998年,目前每年出版2辑,迄今已出版38辑。集刊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兼采,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设有人文探寻、文史考证、中国哲学与思想文化、中国文学、明清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文化语义学、出土文献研究、学术述评等栏目,涵盖文、史、哲诸人文学科。

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8.《宏德学刊》

《宏德学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和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为CSSCI来源集刊。本刊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向国内外发行。

《宏德学刊》以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常设的栏目包括:

1、儒释道综合研究:关于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历史、经典等研究;

2、中华语言文字研究:中国传统文字、音韵、训诂学方面之研究;

3、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稀见文献、地方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4、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融通研究;

5、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传统艺术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之研究;

6、传统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华优秀价值观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之研究;

7、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综述、重要学术对话、书评等。

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_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

9.《考古学集刊》

《考古学集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考古杂志社编辑的学术集刊,于1981年创刊,现为半年刊。该刊面向海内外考古学及相关专业学者征稿,主要刊登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论文,以及有关科技考古的实验报告、论文等。固定栏目有“调查与发掘”、“研究与探索”和“考古与科技”,变动栏目有“考古学家与考古学史”和“学术动态”。为了适应学科发展,于近年开辟“国外考古”和“实验考古”专栏。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_考古的历史价值

10.《南方民族考古》

《南方民族考古》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教授于1987年主持创办的学术集刊,现由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已连续出版25辑,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良好声誉,入选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性集刊资助项目(2022-2024)和CSSCI(2023-2024)来源集刊。

《南方民族考古》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立足中国西南,放眼国际的办刊原则,发表了大量考古学、民族学、博物馆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和高水平论文。形成了国际视野开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开放性和包容性显著的办刊特色。主要刊载国内外考古学、民族学、博物馆学的研究论文、田野报告、研究动态述评、新书评介、理论方法论之探索争鸣,以及与上述内容有关之重要译文。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11.《中国美术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由教育部主管下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主办。作为美术学研究的专业科研单位所主编的专业学术研究系列,我们本着学术至上的原则,精心策划艺术专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术新秀撰写稿件,立足于对中国美术学科开展全面研究,介绍最新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展示优秀艺术作品。

《中国美术研究》为每季一辑,自2006年9月创立以来,已经发行四十余辑,在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2017年至今皆入选CSSCI(艺术类)收录集刊。目前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杂志设定主要栏目有:美术理论与批评研究、美术考古研究、宗教美术研究、古代绘画史研究、民国美术研究、美术教育研究、艺术市场研究、艺术设计研究等。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12.《艺术学界》

《艺术学界》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大型艺术理论学术集刊,是CSSCI 和AMI来源集刊,每年出版 2期,每期约30万字,分别于每年6月、12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艺术学界》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为主要特色,适量兼及艺术学其他一级学科,力求站在学术前沿,集中反映观点新颖、资料性强、较为深入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艺术学界》将团结海内外学人,努力塑造富有原创性、前沿性、深入性的学术性格。

《艺术学界》欢迎以中国艺术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影响艺术走向的艺术理论或现象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艺术学界》常设栏目有:学科前沿、艺术史研究、艺术理论研究、中国故事与艺术媒介研究、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等。

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以上信息采自各刊官方网站)

考古的历史价值_考古对历史研究的价值_考古价值历史研究报告

—— 图像 · 历史·学术 ——

上一篇: 历史学二级学科专业详细介绍
下一篇: 方志远 | 定法与定论: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