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会议通讯 | 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文化与历史

会议通讯 | 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文化与历史

会议通讯 | 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文化与历史2019年11月16日,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文化与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顺利举办。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重要方法_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重要方法_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重要方法

(通讯员:谷莎、葛珊)2019年11月16日,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承办的“社会发展中的思想、文化历史”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是中国社会思想史、文化社会学,以及正在筹建的历史社会学三个专业委员会首次联合举办的学术盛会,与会专家学者60余人,其中46位学者们围绕着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历史这三个领域的十多个议题,展开学术分享、交流与讨论。

开幕式

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未来社会的发展,更多需要从文化的、历史的、价值的层面进行反思,并坚信这次会议将为未来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中国社会学会文化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周怡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三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办会具有必然性,从学科意义上讲,三个研究方向是理论层次比较高的共同体,都重视以质性研究方法对史料、文本等文献的呈现,且文化社会学开始转向定量研究以解释较宏大社会现象,而文化差异则是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主要差异,这构成了我们同西方学界的理论对话点。

中国社会学社会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王处辉教授在致辞中提出,三个学科方向都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不仅不应该分家,还应该经常联系,并且应该再与社会学理论学术专业委员会、与现代应用社会学研究等方向相联系,将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置于一起进行研究,将对理论的研究降移到对中国社会现实的研究,解读中国社会实际,服务于中国社会,在此基础上共同创造世界级的中国理论。

大会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由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桂胜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研究员以《中国发展奇迹的社会文化主体性解释》为题,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源于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即主要来源于中国老百姓的活力,这种社会文化的自主性从个人、家庭、社区到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乃至群体、阶层等方面均有体现。如若国家主体性与社会文化主体性能够相互合作,且国家主体性不僭越边界侵蚀社会文化主体性,中国就会有更大的发展活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以《“一本与一体”:传统家庭理论的基础》为题,将中国人为什么会对“家”如此重视作为问题,认为“一本”与“一体”是儒家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观念,是中国家庭领域的核心理论基础。他认为西方的理论基础是“二体”论,由此推衍出普遍的人道主义之爱及契约关系。中国的理论基础是“一本”论,由此推衍出中国人基于自己和自己至亲在内的“一体”的爱及“差序格局”式的垂直关系,并以家庭关系为例阐释从“一本”而来的垂直关系由“一体”向外推衍、伸展的过程。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胡安宁教授以《文化传承的实践逻辑》为题,从文化传承的研究背景、文化传承的三个维度、文化传承的机制、文化传承的多元异质性以及文化传承的经验测量路径进行阐释,注重从实践图式的认知角度理解文化传承。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王处辉教授以《思想与文化研究之异同》为题,首先阐释了“历史”、“文化”、“思想”的内涵,指出“历史”研究是学术研究的时空维度,“文化”可分为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思想”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这三个概念是一个问题的三个维度,不应该讲“分”,应该多讲“合”。最后王处辉教授提倡我们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实践中体察人们的社会思想,为现实服务,为中国的现代化服务。

本次会议设三个分论坛,与会学者的相关学术交流主题可被归为四类:

一、学科反思与相关理论的探讨

南京大学庞绍堂教授就中国社会思想史学科发展提出若干思考,首先明确指出中国社会思想史不以建立“中国社会学”为学科目标,要坚持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精湛的社会思想资源,为社会学的改观与发展做出贡献,推进社会学学科的国际认同性;其次表示对王处辉教授提出的“思想是文化的核心”之观点的认同,并旁征博引钱穆先生、陈寅恪先生、钱钟书先生、杨昌济先生等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经验,建议青年学者更应重视加强对经典的阅读,促进中国社会思想史的发展。

中山大学王兴周副教授梳理中国社会思想史的脉络,得出中国社会思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特点,并在厘清中国社会思想核心发展路径的基础上,从社会学中国化与文化自觉的角度发表观点。

武汉大学胡翼鹏教授就“荀子是否是社会学家”展开论述,梳理严复、梁启超、拉·布朗、卫慧林、费孝通、景天魁诸先生将荀子“炼”成社会学家的学术研究路径,指出揭示荀子等思想家何以能够进入社会学的知识系统,有助于澄清社会思想与社会学学科的联结关系,推动社会思想社会学化的探索路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敏老师结合两个学年对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实践,对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的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反思。

中国政法大学孟庆延副教授发表历史社会学本土化路径及其理论基础的主题演讲,他通过对口述史传统和制度流变的路径回顾,指出历史社会学应该回归到中西方的经典,并将韦伯与陈寅恪的研究作比较分析,以此为基础讨论历史社会学的本土化形态。

南京大学郑震教授对社会学方法论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批判论的三个基本主题分别进行了讨论,指出贯穿这些思考的主导思想是一种非二元论的关系主义视角。他认为,从关系视角出发来思考社会历史现象,能够超越在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的启蒙与发展。

南开大学宣朝庆教授探讨“感通”作为儒家治理理论的基础的问题,提出“仁”是儒家治理的情感之维(包括情感经验层面的仁爱、伦理层面的仁性、形而上层面的仁道)。“感通”指个体与他方的互动互通、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同理心,是道德情感的生成机制。现有研究在关注社会治理政策的同时,需要重视从文化脉络中发掘社会治理的逻辑。

山东大学杨善民副教授以杨雄的《逐贫赋》、韩愈的《送穷文》为文本资料,探究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贫困”问题的认识,指出韩愈思想是对杨雄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湖北经济学院肖春艳教授分析了传统社会中“师者”之意义的演变,梳理出对“师”的四条解读路径,以思考当代应赋予“老师”何种意义的问题。

山西农业大学吕福龙博士以公元681年至公元705年间唐代进士科考试内容的转变为研究对象,采用路径依赖与制度演变的相关理论解释其成因。

安徽理工大学陈强博士以陆九渊为中心,探究被儒家心学学派视为个体价值信仰的“本心”的内涵与特性,进而认为心学在维系社会规范和解决个人内心价值矛盾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秦鹏飞以在儒家祭礼中作为被祭祀者的“鬼神”为研究对象,讨论儒家思想相对于“前儒家”的巫术思想的“理性化”的特征。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陈立瑜以《仪礼·士虞礼》为文本材料,通过对“尸入九饭”节之具体仪式细节与情境的分析,探讨儒家“礼主敬”原则的涵义及其背后所展现的行动伦理。

二、家庭、家族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研究

武汉大学桂胜教授从我国传统思想入手,解读“孝”和“孝道”这两个重要概念,指出“孝”具有很强的张力、本源滋生力和影响力,“终于立身”是孝的终极表现、是孝的升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孝道,孝道的重构在于理性的扬弃,“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所以孝道的重构从个人角度看就是要学会“事亲”。如果人们能够做到推己及人、由小孝到大孝,从而胸怀天下,那么孝道就真正在社会中重构起来了。

陕西师范大学段塔丽教授在揭示我国传统家庭伦理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现代社会家庭建设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入手,指出家庭建设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和最大重任,提出了强调义务和权利双向性等有关家庭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北京工业大学鞠春彦副教授以探讨家庭、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为切入点,进而转入对费孝通先生《生育制度》的解读,以追溯和反思具有丰富社会思想的传统家训的功用,揭示传统家训在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超越政治逻辑,偏重生活逻辑和社会逻辑的思考,推动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并将传统家训以性别分工为基础的家庭教育作为基点,促成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娄章胜教授梳理先秦时期的养老思想,指出养老思想的源泉是大同、民本和仁者。

天津社会科学院牛磊副研究员以我国家族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家族文化的社会价值与变迁趋势。

南开大学杜鹏研究员在“婆媳关系”视角下,探讨现代社会家庭转型中的“生活政治”。

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辛昌泽通过调查农村家庭关系、社会交往和家国意识等方面的变化,从整体上透视乡村家庭秩序变迁的基本内容,厘清乡村家庭秩序的权力分化与建构逻辑的动态过程。

三、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视野

复旦大学周怡教授将80后、90后青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化社会学为视角,探索研究新生代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理论模型,将代际秩序研究纳入社会秩序范畴,从社会秩序解释的三大理论流派导引出考察新生代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三个重要维度——权威政治、道德规范和金钱价值。

南开大学迟帅老师从社会学的文化视角出发,认为考察宗教变迁尤其要注意每个国家政教关系的历史形成及其文化内涵,宗教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由这种政教关系类型和文化生存策略所决定。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王勇教授以“寺家关系与寺家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马克思晚年对家庭与宗教的论述,提出寺家关系折射出公与私的边界,财产争夺的背后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情感的变化。

江汉大学姚振强副教授基于文化冲突理论,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入手,揭示其思维结构内涵的现代人文价值。

天津社会科学院董向慧副研究员基于中国政治文化视域,对舆情概念嬗变进行梳理,并对舆情概念做出了新的定义,将舆情定义为基于群体情感结构与惯习的政治态度。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王平副研究员基于文化社会学视角,对近三十年来浙江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乡村文化正在经历从文化无意识、文化自觉,迈向文化自信的转型。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张卓君以文化社会学的视角解释“工作的意义”,尤其是理想取向的工作的意义是如何建立又因何变迁的问题。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郑雅君通过对低阶层学生的深度访谈,揭示在体制深刻塑造国民文化倾向和场域游戏规则的条件下,低阶层学生进入体制轨道促成文化整合的一种可能性。

四、近现代思想、历史、文化研究

南开大学刘集林副教授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回顾,对乡村建设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反思,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当下的乡村社会治理有所启示。

中国传媒大学邹千江副教授以中国社会学初创时期的本土志业学家余天休先生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余天休先生的学术旨趣及社会思想,认为他从文化角度致力于推动社会学科学化、促进文化的社会共同体建设,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性的思维路径。

上海大学刘春燕副教授从费孝通晚年的文化反思出发,以第一个乡镇企业的产生过程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江村的现代化实践,认为江村带着独特的历史底蕴主动参与并影响了现代化进程,传统的合作主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呈现出新合作的精神。

北京工业大学何祎金副教授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户口调查的展开情况,通过对此历史事件的研究揭示国家权力的运作。

天津理工大学马馨老师以民国时期公民训练运动为例,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内外危机的南京国民政府如何以文化教育方式加强国家对城市社会的控制。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薛文博以“甲午战争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于此时转变的内在机制。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美花老师通过比较近代代转型期中、日、韩三个国家的纪年法,明晰三个国家在19世纪末如何重新确立时间秩序,以探究各国建立什么样的近代国家以及将什么作为民族/国民(nation)统一的中心。

昆明学院熊开万老师通过对哀牢山腹地多民族地区一则“现世报”案例的跟踪调查,探讨了仪式和民众叙事对“现世报”案例的制作与传播的重要影响。

华东理工大学卢崴诩副教授以上海爱芬环保中心推动的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为分析案例,阐释儒家“天人合德”思想及其社会学方法论意涵。

上海行政学院发展研究所赵文聘副教授以“小凤雅事件”为切入点,阐释了全媒体背景下网络公益慈善传播的工具效应,说明了在这种传播方式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缺点和差异,并提出发展网络公益慈善的相关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梅笑老师基于在G市三所医院对护工群体的田野调查,探究护工在日常照护实践中如何平衡效率逻辑与情感逻辑。

西北师范大学李晓亮老师探讨了农村辍学生长期浸润其中的现实处境如何塑造了他们倾向于辍学的教育惯习。

东北师范大学陈宁老师将女性视为减贫的动力之一,提出应使减贫的性别理念得以再景观化,重构整个社会对女性减贫能力的信心。

闭幕式

本次会议的闭幕式由南开大学刘集林副教授主持,由武汉大学桂胜教授、复旦大学周怡教授、北京大学周飞舟教授、南开大学王处辉教授作总结发言。四位教授充分肯定本次会议在推动学科交流上的重要意义,主张将会议制度化。会议在众学者的掌声中完满落幕。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重要方法_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重要方法_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重要方法

通讯员:谷莎、葛珊

上一篇: 呈现北京文化的历史横断面
下一篇: 我们解构了35位历史名人的童年经历,发现他们的“成长密码”竟然如此简单 …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