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一日”接力写作
对建构初中历史课堂的几点思考
——以《探寻新航路》一课为例
山东泰安泰山学院附中 陈秋英
“历史是人们学会思考和行动,提升人们的教养,特别是关怀人们的身心自由的学科。”历史教育就是培养完善的人格与合格的公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课堂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对建构历史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历史课堂教学要有“趣”
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万世师表之称的孔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就会持续探求究竟。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乐此不疲,同时亲其师,信其道。
01
创设良好氛围来激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愉悦、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改善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得学生可以保持良好心态参与到课堂上。为此教师要以情激情、民主教学,实现师生情感共鸣,为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体验,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中挖掘素材,将生活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学生喜欢的现代网络技术,挖掘各种新闻话题、热点话题,古今相连,丰富感受,提高兴趣,促进学以致用。比如通过播放影片《哥伦布传》中的主题曲《远航》来引入《探寻新航路》一课,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雄壮的音乐立刻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遐想,为整节课拔个头彩。
02
借助多种形式来激趣
比如每节课课前开设几分钟的历史小讲堂,让学生把课下阅读到的和所学相关的知识讲出来,既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对教材做了适当的补充,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相互讨论、探究中掌握知识。初中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不可逆性,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会产生不同的感触、想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视野,增强学习效果。如我让学生猜猜15世纪以前人们对地球和世界的认识,学生们脑洞大开,各种奇思妙想,令人捧腹,就这样在笑声中加深了对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这两个事件的认识。
03
创设形象情境来激趣
对有些学生而言,会感觉历史知识抽象难懂,学习热情不高。教师既要通过讲好历史故事来创设情景,更要灵活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精选的历史视频、声音、动画、地图等还原历史,以此激发学习欲望。例如在指引学生学习《探寻新航路》这节课的相关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将《大国崛起》中关于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播放出来,让学生可以系统、全面的把握这部分内容,知道新航路开辟后对欧洲和对亚非拉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对欧洲是有利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对亚非拉人民来说则是一场灾难。把这个教学难点生动的展示了出来,化难为易,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了课堂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历史书籍,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名人故居,在书本与实践中体会历史趣味,提升历史认知。
二、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情”
在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既是其灵魂,也体现其价值目标。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时,要正确理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思想,充分挖掘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和素材。
01
准确定位目标来育情
初中历史的教学正是运用家国情怀的重要阶段,如何将这一核心素养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中至关重要。
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对这点必须牢记心中,有意识的把育人目标贯穿到每一节课,同时做到艺术的表达,精心的构建,作为统领全课的灵魂,润物无声。
02
深度挖掘素材来激情
历史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外历史上可供我们选择的资源和素材非常丰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感的心灵,在众多的历史素材中找出最经典最恰当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中应遵循情感教育规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强调参与,关注过程,重视体验。
在学习《探寻新航路》一课时,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想一想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学生们说主要是因为葡萄牙的地理位置和国情。我补充了葡萄牙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恩里克王子对国家未来的规划和对航海事业的探索等方面内容,让学生知道葡萄牙的成功是历史机遇与多年准备的必然结果。再如哥伦布为什么得到西班牙支持,这是因为他开始寻求葡萄牙的支持时,他的航海计划被葡萄牙具有丰富知识的航海专家看出了漏洞。穿过大西洋到东方并不像哥伦布所计算的那么近,也不是最近的到东方的路。正是因为这一正确的判断而错失了一次发现美洲的机会。而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日子10月12日后来被西班牙定为国庆日,许多国家定为美洲发现日或者哥伦布日。这些细节知识的补充,让学生充满兴趣又轻而易举的理解并记住了所学。上课时,有个学生和哥伦布的想法居然相同,认为从葡萄牙穿过大西洋到东方的路更近,错估了地球的大小以及要承担的风险。
历史课应该是充实的、是富有历史味道的课,是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课,这样的讲解和补充,让学生趣味盎然。
三、历史课堂教学要有“意”
教学立意,“具有统摄性、引领性和思想性”,即使点状、散落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课堂智慧而灵动。教学立意是基于深刻理解教材内涵之上的对教材内容的凝练与提升,可以是一条线索,也可以是一个视角,不拘一格。
01
巧用史料来立意
“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效率的高效与无效”。借助史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师生研读史料,共同解决问题,已经是历史课的常态。然而搜集和选取史料,理解和运用史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考验。如《探寻新航路》这节课最难理解之处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这两个地方是一定无法一带而过的。比如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开辟新市场。对于手工工场、租地农场、商品经济等名词是挺抽象的。我就给学生解释了什么是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并说这种经济形态就是追求利润,换句通俗的语言就是有了市场就能赚钱。为了加深理解,提升认识,我又把同一时期中国的郑和远航的目的加以对比,郑和就不为了赚钱,不开辟市场,这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不需要市场。所以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经济的因素往往就是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对比学习会让许多学生能理解这件事的根源,并掌握基本史观。当然这样的史观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重复和讲解。
对于探寻新航路的原因,我选用了这样的一组史料:材料一: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欧洲商品货币关系日益发展,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货币扩大经营,而黄金是最贵重的交换手段,有了它就有了一切,人人都渴望黄金。材料二:被称为世界第一奇书的《马可·波罗行纪》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描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此书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之门。材料三: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材料四:在欧洲西南端的西班牙于1492年收复了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据点。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人从长期的穆斯林统治下获得了解放,但在斗争中也产生了强烈的宗教情绪: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使穆斯林和其他异教徒皈依天主教。通过这些史料,就从各个方面阐明了探寻新航路的原因。
这样的材料选取,既有史观的统领,也有中外的对比,还有多角度的分析,立意高远。
02
有效设问引深意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有效设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好的问题要“有启发性、概括性和针对性,能充分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式应多样”。
例如在讲《探寻新航路》一课时,让学生想象航海家可能遇到的困难,很有可能有去无归。但是航海家们明知困难重重,甚至丧命,但依然坚定不移地去实现梦想。联想我们自己,再大的困难也不至于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奋力去追逐梦想。再如我最后和学生说:“中国在郑和以后再无郑和,而哥伦布和麦哲伦之后欧洲还有无数的航海家在走向大海,走向深蓝。曾经贫弱的西葡在称霸全球一百年后,流水般涌入的财富又流水般的流出,从盛极一时到走向暗淡。这又是为什么?又将有哪些国家将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独领风骚呢?我们将拭目以待。”以此引起学生的困惑和对以后知识学习的欲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可以作为学习世界史的座右铭。
这样的问题设计,能使认知由浅入深,由对字面理解到对历史进行解释进而形成相对客观的历史判断,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意味深长,意犹未尽。
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教师的工作是面向未来,是为未来而教。“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学科而言,在积极探索五大核心素养落地途径的同时,更要深入思考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律与教学价值,思考新时代历史教育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回归原点,坚守初心,求真向善,发挥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
作者简介
陈秋英,山东泰安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省特级教师工作坊成员,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泰山名师,泰山功勋教师,市名师工作室市主持人。
热爱教育,
醉心历史课堂,
深受历届学生喜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