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作为历史缩影和文化宝库,博物馆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收藏与展示功能,逐渐演变为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与更深远的时空相连
徜徉博物馆,人们常有“游目千载,对话古今”之感。无论是历史文物、艺术作品,还是自然标本、科技展品,都能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世界多彩、切实体会到时间变迁,从而丰富我们对于文化、对于历史的理解。唤醒展柜里的历史、读懂文物里的故事,能让我们知所来、识所在、明所往,从而与更深远的时空相连。【详细】
一直以来,我国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总是为人津津乐道,这些藏品往往承载了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无声而有力地述说着“何以中国”。随着博物馆事业的日益发展、博物馆内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都值得且能够拥有一个博物馆。“镇馆之宝”未必只有珍贵文物,某个领域的代表器物,物质的、非物质的,乃至普通人使用过的日常用品,都有属于自己的“被看到”的价值。【详细】
教育是灵魂,研究是基石
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博物馆是一个文化的“热源”,能持续释放文化影响力。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关键在于要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更好地激活切身感受和思考,才能让更多观众成为“主动的受众”,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索中思考,收获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详细】
博物馆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这座桥梁最重要的基石就是研究。从博物馆的藏品征集保护到价值挖掘,再到公众教育、开放服务、文创产品开发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以研究为基础。唯有把凝结着中华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才能在传承祖先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从而少走弯路、更好地前进。【详细】
让宝贵遗产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动词,常用的是“参观”。因为两者最初的关系是单向的,博物馆收藏展示藏品,观众隔着展柜玻璃或隔离绳来观看。但这种传统的关系正在被打破,“体验”正成为年轻人对博物馆的需求与期待。博物馆日益成为文化综合体,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而可及、越来越多元而包容、越来越多体验而富参与。【详细】
文化有根,文明有源。传承文化血脉,不再仅仅依靠史书中泛黄的记忆。博物馆里记录古人的“精彩生活”,也藏着今人的“诗和远方”,充满趣味又令人遐想。我们期待,随着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多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能够在新时代重新闪耀、大放异彩。【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
V视角:
@真不是毒蘑菇:有没有爱好打卡博物馆的小伙伴?我是每到一个地方,必须要去博物馆逛一逛。
@胖虎弟弟:据传逛国博、游故宫、爬长城号称“铁人三项”。
@胖豆豆的围脖:国博真的太值得看了,去了三天都还没看全。
皮皮刘刘:基本上全国所有的省级博物馆都要留足一天的时间去逛。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突出特色、细分类型、完善收藏、提升展陈,发挥好教育与研究功能,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与优秀传统文化共鸣,博物馆将拥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