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 定理。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合理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通过探究勾股定理(正方形方格中)的过程,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3、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三、情感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 体验数学说理的重要性。2、在探究活动中, 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 探究精神。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学习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到形成与应用过程, 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并参加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强调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和数学的 美丽,以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流程安排】活动一: 复习引入,探索勾股定理活动二:再探索勾股定理活动三:拼图验证并证明勾股定理活动四:例题讲解,巩固练习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活动内容及目的】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发现,了解历史,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兴趣。2、观察、分
3、析方格图,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一勾股定理,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结论的能力。3、通过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性,反思、交流。4、布置作业,巩固练习、发展提高。【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问题与情景1、复习直角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并提问直角三角形的边是否也有一定的关 系?2、最早发现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3、毕答哥拉斯是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相传在2500年以前,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的地砖铺成的地面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某写特性。J-Ay:J-I/f / / ,/, * / IZ /,/ I叫1
4、U.r I /*_-X(2/ i - I I、犢7(1)现在请你一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可以看作是由那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3)不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_ Z/-/Ik JyJ样的关系?(4)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是由哪些正方形的边组成的?结合(3)你,1.M/、/ , 亠能得出什么结论?(二)师生行为1、教师复习直角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并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的边是否也有定的关系。讲故事说出最早发现这个关系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勾股 定理的发现)、展示图片,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引导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学生回答问题听故
5、事、观察、分组交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 单位,采用分割、拼接、数格子的个数等等方法。阐述自己发现的结论。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三)设计意图1 、通过情景问题制造悬念,让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方法的反 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四)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学生能否将实际问题(地砖图形中的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一个直角三角形转化成数学问题(探索直角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2、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的叙述自己的看法。3、学生能否准确挖掘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各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4
6、、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先补全在分害IJ、数格子的个数、拼图等等),弓I导 学生正确地得出结论。5、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发表意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活动二(一)问题与情景1、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观察下边两个图并填写下表:A的面积B的面积C的面积图1-1图1-2猜想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2 2 2a、b,斜边是c那么有a +b =c(二)师生行为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拼接。2、学生展示分割、拼接的过程。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1 1、图1 2的并填写表格,让学生发现结
7、论。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三)设计意图1、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推理、发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 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2、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相a、 b、 c 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及探索问题的能力, 互欣赏、争辩、互助中得到提高。(四)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学生对拼图的积极性以及对拼图是否感兴趣。2、学生能否通过拼图活动获得数学论;是否能通过合理的分割。3、学生能否通过已有的数学经验来发现结论的正
8、确性。4、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三(一)问题与情景3世纪我国汉代的赵爽指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是 图。按下拼成一个中间空的正方形。你能通过这个图证明上面猜想的结论吗?赵爽弦图(二)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验证勾股定理。(三)设计意图定理证明,体现从猜想到验证定理存在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四)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学生是否能积极的参与到定理的论证。2、学生是否能正确的理解图形给出的信息。并验证定理。活动四例题 1:在 Rt ABC中, AB=5 AC=3 求 BC的长?练习(1)已知 a=6, c=10,求 b;1设直角三角
9、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 a和b,斜边长是c0已知 a=5, b=12,求 c ;已知 c=25,b=15,求 c。练习2如图,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正方形12,16,9,12.求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解答问题。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勾E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针对练习可以通过让学生来演示结果,形成共识。三)设计意图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勾股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四)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学生能否通过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是否能通过图形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思想)3、学生的表达、语言是否规范4、引导差生, 能让这部分的学生基本
10、上能理解勾股定理的实质 (直角三角形 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活动五一)问题与情景1 、 通过本节课你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 、布置作业勾股定理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课后收集一下)教材P28习题:第1题和练习册第一课时二)师生行为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 结。学生把作业做在作业本上,教师检查、批改。三)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等方面加以归纳,有 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四)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注意1 、鼓励学生认真总结,不要流于形式。2、不同的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
11、针对性的给予指 导。教学反馈、设计理念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整个过程中,本节课始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引导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突破难点。“有效的数学活 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 自主探 索与合作交流,以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可持续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 与“合作”的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复习旧知识和勾股定理的历史结合毕答哥拉斯的发现直角三角形的特性自然地引入了课题,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
12、来源于 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和交流的学习机会,通过 “观察“一一“操作”“交流”发现勾股定理。层层深入,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与应用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活 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将带来教育者的深刻变化。我充分地 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现实情景,具有强列的吸引力,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勾股定理, 本节课首先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再 通过几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形入手, 自然过渡 到探究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计算面积,分析数据,发现直角三 角形三边的关系,进而得到勾股定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