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杨向奎先生夏商周史研究的特点

杨向奎先生夏商周史研究的特点

杨向奎先生夏商周史研究的特点杨向奎先生在古史研究上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虞夏商周是中国最古的四代,是谓中国古代史;汉魏六朝是中国中古史。 杨向奎先生认为:中华民族虽然以华夏民族为主体

两重证据法_历史研究双重证据法提出者是_双重证据的意思

杨向奎(1910年1月~2000年7月23日),史学家。字拱辰。河北丰润人。卒于北京。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执教于甘肃学院、西北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1957年调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任该所研究员兼明清史研究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早年曾参加明清档案整理,后又倡导整理、研究乾隆朝刑科题本和曲阜孔府档案。毕生致力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视野开阔,博赡通贯,于社会史、思想史、经学史、哲学史、政治史、经济史、历史地理等,多所探究,创获甚富。晚年探讨自然哲学,博及理论物理,鞠躬尽瘁,精进不已。在60余年的教学与研究生涯中,为中国史学界培养出众多优秀学者,留下了丰硕的成果。

一、体系自成一家

杨向奎先生在古史研究上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虞夏商周是中国最古的四代,是谓中国古代史;汉魏六朝是中国中古史。华夏民族形成,历来是学术界研究和争鸣的热点问题。杨先生在精研了虞、夏、商、周四代古史之后,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于华夏族形成的理论体系。

杨向奎先生认为:中华民族虽然以华夏民族为主体,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这一伟大民族的形成是多民族不断斗争、融合的结果,其来源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首先,华夏民族是各民族不断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群体。在虞、夏、商、周四代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虞、商代表了东夷集团,夏、周代表了华夏集团,华夏民族正是由这两大集团长期融合而成的。在这一形成过程中,东夷集团,尤其是殷商,在构成华夏民族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周代的文化承袭了夏、商,到孔子时代还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很好地说明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他们不是在接受外来文化,而是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其次,华夏集团主体是夏、周,夏、周不是异民族,它们是同源的,其关系犹如金与后金的关系。在以夏、周为主体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都是先夏而后周。再次,夏族虽成了华夏集团的主体,但并不能说夏就是清一色的民族。夏族是炎帝、黄帝两系的结合体。黄帝一宗代表的是汉民族,但炎帝一宗则是以少数民族(羌—即姜)为主体。最后,在夏族体系中,虽然以黄帝一宗为主体、大宗,但炎帝一宗在组成夏族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抹煞,炎帝一系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双重证据的意思_两重证据法_历史研究双重证据法提出者是

杨向奎:《中国古代史论》,齐鲁书社,1983年

关于夷、夏关系问题,学术界历来争论不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就是傅斯年先生的“夷夏东西说”。他在《夷夏东西说》一文中认为,夏之区域,包括今山西省南半部,即汾水流域,今河南省之西部中部,即伊洛嵩高一带,东不过平汉线,西有陕西一部分,即渭水下游。东方界线,则其最盛时曾有济水上游,至于商邱,此便是与夷人相争之线。而殷商的祖先起自东北方,殷商是一个“东起东海,西至歧阳之大帝国”。夏与商,一为西方之帝国或联盟,一为东方帝国,两者遥遥相对。

杨向奎先生不同意上说。他认为,古代中国和中国近代不同,表现在政治中心并不是长期固定在一个点上,它是经常迁徙的,殷商如此,夏如此,西周也如此。而且夏由于部落进入国家比殷商早,社会发展阶段比殷商靠前,他们的迁徙更容易些。因而如果把夏、商、周的政治中心永远固定在一个点上,显然是不科学的。夏和夷一样也有一个自东向西的迁徙过程。杨向奎先生认为,首先夏朝的始祖大禹的活动中心就以黄河下游为主。大禹的故事以治水及分州最为著名,虽然其治水的“禹迹”遍布中国,但禹划分的九州则以黄河下游为主,河北、河南、山东之交占有四州。其次,《左传》襄公四年及哀公元年中记载有夏之与羿浞少康之纷争的故事,在该故事中所涉及的地名绝大多数在黄河下游。再,从夏之与国和同姓国看,其初期也以黄河下游为多、为主,等等。所以,夏代在中叶以前之活动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之间,而以山东为主要地区。盖与东夷尤其是殷商前期交错相处,有斗争有对峙,而终于融为一体,构成后来之华夏民族,蕴育着灿烂的华夏文明,夷之贡献绝不输于夏。当然,晚夏的政治中心已西迁到今河南巩、洛,以至河东一带。坚持夏始终居西者,亦以局部当全体,以晚夏代初夏耳。

两重证据法_双重证据的意思_历史研究双重证据法提出者是

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

在华夏集团中,杨向奎先生认为,夏、周并非异族,而是同源,其关系犹如金与后金之关系。《国语·周语下》有云:“我姬氏出自天鼋。”关于“天鼋”的解释,学术界历来有各种说法。唐兰先生、孙海波先生释之为“大龟”;闻一多先生释之为“鼋”;于省吾先生则认为:“鼋即天龟二字的合文”,“指自然界的蛙龟言之”,“商人原始氏族以蛙或玟王点蛙为图腾”,故“鼋”为商族图腾。杨向奎先生不同意上说,而取郭沫若先生“天鼋”即“轩辕”、“轩辕”即“黄帝”之说。但他又认为,这一“天鼋”乃古铜器中“玄鼋”的演变,玄龟乃夏族的族徽。而姬氏云出自天鼋,即出自黄帝。黄帝之称作“轩辕”(天鼋)实在是图腾崇拜,即水族动物龟蛇的崇拜。龟蛇本为水中主宰,在古代华夏族处于水患时节,以龟蛇为图腾是很自然的。而夏代祖先鲧、禹的名字都和水族动物有关。所以,结论为:天鼋作为族徽实来自夏,周(姬氏)不过是出自天鼋,也就是出自轩辕黄帝。华夏族的形成应当先夏而后周,姜羌之与华夏结合也当先夏而后周。

关于周公是否践阼称王,顾颉刚先生认为周公曾“执政称王”;马承源先生则认为周公不仅摄政不存在,而且也未称王。杨向奎先生认为周公确实没有称王,但在成王初年曾经摄政。关于西周社会性质,学术界有的认为是奴隶制,有的认为是封建制,他则认为西周社会发展模式为领主封建制。

二、重证据 擅考据

研究虞、夏、商、周四代古史,最使人感到棘手的莫过于资料奇缺。越往上溯,资料越少,越难运用。过去,研究古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后来,鉴于中国各民族间发展之不平衡,民族学材料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人们以“三重证”代替了“双重证”。

在论证巫祝与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关系时,杨向奎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史职的演变可以分为神(申)、巫、史三期。神(申)职时期,天人不分;巫职时期,天人渐分;史职时期,天人已分。神(申)是巫的前身,此时神话即历史。巫传历史,已减少了神话色彩,史诗是巫祝口中颂念的古代史,又是乐曲,与舞蹈结合,成为乐舞曲,成为中国传统礼乐的组成部分。巫祝能歌善舞,通晓天文、历法等各种知识,是古代的学术权威,也是术士。这也正是以相礼为职业的早期儒家所擅长。而且,巫与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关系,从近代凉山彝族巫祝的活动中可以得到证实。处在奴隶社会的凉山彝族,巫祝有两类,一是“贝耄”,一是“端公”。贝耄,或叫“笔姆”、“毕摩”,是替人诵经礼祷祈祷禳祭的巫师。他们主要从事司祭、占卜、医病的职业。他们有经书,熟知彝族传统,通晓历法、天文、谱牒、诗文、神话、历史等,是凉山彝族社会中少有的知识分子。他们承担着传布彝族社会早期神话和史诗的任务。而叫“端公”的巫,不识字,只记咒语。贝耄也好,端公也好,都是人与天神之间的媒介,人所祈于鬼神之事,都借他们来传达;然而,贝耄有经书、通文字,而端公无经书,只凭口传,此亦大巫小巫之别也。杨向奎先生认为:“近代彝族的贝耄和古代史上的巫祝职业相当,而儒家兼司相礼的事也和贝耄近似”,早期儒家和凉山的巫祝“都是奴隶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学识才能,都能相礼”,“因此,我们说,儒家曾同于彝族的贝耄,他们尽力摆脱儒家那种近似‘端公’的骗饭行为,而成为‘君子儒’”。

《国语·晋语》中有“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的记载。对“姜水”的地望,学术界已有多人考证,但“姬水”却素来无人考,即使有人考,也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杨先生在考“姬水”地望时,从现存西周的《诗经》如《大雅》、《周颂》中发现“漆沮”与姬氏族的关系十分密切。《诗·大雅·緜》有“緜之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周颂·潜》有“猗与漆沮,潜有多鱼”,《小雅·吉日》有“漆沮之从,天子之所”。姬氏离不开“漆沮”这条水,“漆沮”实在哺育着姬氏。“其实姬水即漆水,在周原一带,无论古今,除漆沮外,找不到第二条和姬氏有这样密切关系的水,所以我们说,姬水即漆水。”姬、漆两字,古韵部相去较远,但姬、漆声纽相近,各隶于见纽溪纽。古音粗疏,既有相近处,故可以漆、姬通假,而名从主人,姬氏遂有姬(漆)水。而漆水,据许多考证在今陕西西部偏北。

关于西周初年之“成周”与“王城”地望及其关系,秦汉以来至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者大多数认为周初营建雒邑时,造有两城,一为“王城”,在西;一为“成周”,在东。20世纪30年代,童书业先生则认为“成周”与“王城”为一城,认为“王城”为“成周”的内城,“成周”是东都的总称。杨向奎考证认为“成周”与“王城”并非一地:据考古发掘及春秋时文献记载,成周、王城是两处。西周初年,周王在洛阳一共营建了两座城堡,一是“成周”,一是“王城”。西周金文中常有关于“成周”、“周”和“王”的记载(“周”和“王”指“王城”),在《春秋》中则有“王城”的名字。王城汉属河南县,春秋时也称作“郏鄏”,而“成周”在翟泉,两地相距20公里,不可能包在一个城堡内。再,春秋时有关成周与王城的记载,都分得很清楚,如《左传》庄公二十年、二十一年,僖公十一年,宣公元年、三年,昭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三十二年,《春秋经》昭公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公羊传》昭公二十三年等记载都清楚地将成周与王城分为两地。成周、王城在春秋时代分得清楚,在西周也不可能是合在一起的。“王城”是政治中心,而“成周”是军事中心;成周营造在前,是几代东征基地,故以“成周”作大名。

两重证据法_历史研究双重证据法提出者是_双重证据的意思

《杨向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上一篇: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1年第2期
下一篇: 作文指导:探索题材写作素材参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