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文化周刊 | 探寻史实原貌 揭示历史真相

文化周刊 | 探寻史实原貌 揭示历史真相

文化周刊 | 探寻史实原貌 揭示历史真相■ 张兴吉就时间属性来说,历史是过去,而且是不可逆的过去,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充满、隐藏着无数的不为今人所了解的秘密。同时,昨日的历史与今天的

■ 张兴吉

就时间属性来说,历史是过去,而且是不可逆的过去,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充满、隐藏着无数的不为今人所了解的秘密。同时,昨日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的,昨日的影子无时无刻不投射在今天的现实中,我们生活在今天,就必定不可以忘记昨天。我们要了解今天的现实,就必须要看清过去,知道其来源,方可追寻其过程,再预见其未来。寻找历史的真相,作为历史学的目标,其过程必然是艰辛的。然而,为了更准确地描绘历史,以预见未来,古来贤人达士莫不不惮艰辛,志在复原史实的原貌,寻找历史的真相,期于解开历史的谜团,找到历史变化的规律。窃认为,眼前钟业昌著的《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就是上述目标的最好例证了。

通读《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一书,感触颇多,其中较大的,有以下之三处。

其一,是《孙中山与海南1905—1913》中有颇多的海南历史事件的新发现。海南原属广东,在清末时期,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广东都是全国的先行者,而在此大氛围下,属于广东的海南,也是呈现着先行者的特点。辛亥革命诸多起义中,广东的起义影响最大,其中颇多海南的杰出人物,如张云逸等就活跃其中。同时,其他海南人物也很有建树。是书发现王斧在1905年底同盟会香港分会成立之时即加入同盟会,是海南加入同盟会的第一人,他也是革命党中文胆式人物,与当时陈少白等党人联系密切。

其二,此书纠正了目前海南史书中的一些错误。历史研究就是求真,历史描绘不真,历史规律不会显现,欲求治理天下的良策,如同缘木求鱼。海南历史上,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真相,在以往的记述与评论中,颇多欠缺,很是影响我们对海南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事件的判断。如此书注意到一个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当时的广东革命党人黄明堂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名人,也是孙中山先生的积极支持者。作者进行研究认为:不可否认,其任琼崖宣抚使时期,他所率的民军为祸琼崖,以至于民怨沸腾,他本人也不得不被“贬”,离开海南。另外,作者指出了著名的海南历史名著《海南岛志》中有一个错误,这就是《海南岛志》记载民国初年时的“琼崖绥靖处副处长李福隆”(处长是古应芬),这是个很大的错误。李福隆是民国初年雷州的悍匪,其部众后在海南被剿灭。《海南岛志》中的“李福隆”,实际上是后来的粤军首领李福林,李氏虽也是绿林出身,但很早就参加同盟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长。两个人性质、贡献不同,绝不应该混为一谈。

其三,是此书对海南历史重大事件的细致描绘颇有成效。历史的真相,体现在历史事件的细节之中,因为只有这些细节的关联,才构成了历史事件的演变脉络。海南近代史中,很多的历史事件的细节是有些不清楚的,本书加以仔细描绘,很是可贵。清末辛亥年(1911年)的“学生军”攻打府城之役,史称“范赵冲突”,其事发生于清宣统三年十一月初七日,即1911年12月26日,这个时间点,著名的“南北议和”已经在南京召开。因此,“学生军”进攻府城的冲突,已经不全是革命党人的反清革命活动,而是还夹杂着个别团体的私利了。或是因此等私心,或是因为信息闭塞,总之导致海南在辛亥革命之后,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致使此后十多年间,海南在大小军阀控制之下,经济社会可以说是哀鸿遍野。

真实的史实,往往隐藏在往昔的故纸堆与弥漫的历史观中,所以想要揭示历史的真相,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艰苦的探寻,没有精神的消耗,是无法实现的。

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的所得或许是有限的,但是形成一个群体,众人拾柴,就会形成燎原之势。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东坡书院院长)

上一篇: 四个“首次”三个“全新”——嫦娥五号2017年将取回第一抔中国月壤
下一篇: 「走进红色美丽村庄」陕西泾阳:探寻历史文化内涵弘扬革命精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