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以来,在世界多国普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不断地在学理认识与方法层面开创新的知识体系。“传承人口述史”便是中国文化界提出的一个新的学术概念,通过10余年保护实践,将之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普查与研究当中广泛运用的学术方法。这一具有分支学科性质的学术发现,急需进行相关理论的建设。《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序言
为传承人口述史立论
冯骥才
2015年4月30日
这是当前国内外第一部传承人口述史理论专著,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创新性。开篇阐明了传承人口述史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出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需要,非遗档案调查与建立的需要,保护传承人的需要,口述史便应运而生,派上用场;再没有一种方法更适合挖掘和记录个人的记忆与经验,并把这些无形的、不确定的内容转化为有形的、确切的和可靠的记录。于是,在我们的社会学、历史学、文学和人类学的口述史之外,又出现一个新面孔,就是传承人口述史”(冯骥才,序言)。
全书由绪论和五章组成,前三章研究的是传承人的性质、传承人口述史的特征和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样式。在第一章中展开的是传承人与口述史的关系与关联之由来、意义与特征;第二章重点讨论传承人记忆规律;第三章是关于传承人口述史的艺术特征研究,实际上就是关于传承人口述史的身体性特征,即他的集体记忆或潜意识性。后二章是传承人口述史的操作、实践与方法,形成具体的、具象的、实际的传承人口述史方法体系。第四章集中研究对传承人展开访谈的方法论;第五章是关于传承人口述史书写方法论的研究。
传承人口述史
该书是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担的20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建设及口述史方法论再研究”结项成果之一,由课题总负责人冯骥才先生带领学术团队完成。
十余年来,冯骥才先生发起并从事大量的传承人口述史及相关研究工作,如《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30册)《中国木版年画传承人口述史丛书》(14册)、《天津皇会文化遗产档案丛书》(10册)等。冯骥才先生的口述史实践在中国具有开创性,始于1986年的“文革”亲历者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奠定了其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之后于实践中思想和经验不断地得到丰富、扩展,至21世纪初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时,形成了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调查的一整套理论体系与实践指南。
传承人口述史是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学、新闻学等多学科口述应用进行借鉴与互补的基础上创生的新概念,既区别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口述史,更与口述调查、口头传统迥然有别。“它更是一种文本样式,一种体裁,更着意于独立的以人为主体的口述内涵,显示现代科学对人的尊重;由于民间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活的、人的、自发的文化,口述史就来得更为重要”(冯骥才,序言)。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方法论问题,其意义更在于对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的深刻认识和真正理解。
本书的目的在于建立起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模型,把传承人口述史的课题提升到重要的必要的学术地位和学科地位来加以研究,为传承人口述史提供实践经验、学术借鉴、理论解析、技术建构、思想体系和方法步骤,并且具体地研究、比较、分析、总结国内外历史学、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各种口述史案例和经验,为更广泛的传承人口述史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中国学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及其方法论的学术目标就是建立科学的传承人口述史理论,通过理论指导下的学术实践,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文献’。这个方法的理论特色,是以田野研究的学术经验为学科基础,以历史学的口述史研究为辅助和借鉴,以文学的灵性和生活的哲学为灵魂”(向云驹,绪论)。这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学术目标。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的出版,使传承人口述史作为一个学科方向在人文社科领域脱颖而出,拥有了学术身份。
目录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供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