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大连市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

大连市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

大连市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大连市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 董  伟 【作者简介】 董伟,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大连城市形态结构功能研究

董伟

【作者简介】

董伟,男,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摘要】城市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通过研究大连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进一步总结和分析城市形态内涵及发展特征,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大连未来的城市形态结构模式和功能定位,从而为优化城市结构、提高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借鉴,同时也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城市;城市形态;空间结构;演变;产业;城市功能

1城市形态的内涵

城市形态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表征,是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三方面构成的复杂空间系统,它包含了城市的空间形成、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城市景观的描述等方面的内涵,它反映了过去和现在城市文化、技术和社会行为的历史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城市发展的实质。

尽管世界上城市发展过程不尽相同,但每一 个城市的形成,都是有其一定的结,并存在某种秩序,反映在空间组织上就是城市形态。

城市的本质特征就是大量的从事工业、交通、商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人口的集中,以及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大连城市形态的演变

2.1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综合中国现有的考古资料加以分析,商周时

代初形成了最早的城市,主要是作为政治权力的 工具与象征。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乃至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等,均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城市与乡村因城墙而形成了严格的界限。

至明代后期,城市形态开始处于自发的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发展,原有的城市,由于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手工业、商业生产,促使城市向外扩展,出现大量因工商业等经济因素而兴起的城市。城市功能不再局限于政治和军事,经济功能也日趋显著,城市形态开始按照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城市形态模式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进,从而缓慢地向近代工商业社会的城市形态过渡。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在沿海、沿江以及东北地区的大、中城市中形成了一些以近代工业为主比较集中的工业区和工业地带,使生产者和生产场所在空间上分离,改变了传统城市中手工业、商业、居住空间合一的形态。

(2)城市内部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特征的商业街和新型的市中心区。

(3)由于近代交通方式的出现,改善了城市可达性的条件,使城市形态更为开、灵活分散。

从上述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分析可以清楚看出,随着城市由小到大,功能由简单到复杂,其形态的变化则具有向外扩展和内部重新组织的双重过程,并遵循一定的规律。

2.2大连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2.2.1单核单中心时期

大连地区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地貌,6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生产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一地区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经济发展缓慢,建设大多出于军事战略的需求。

公元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出于陆上防卫需要,建设地理位置相对重要的金州,带动了大连地区经济的繁荣。金州成为当时的中心城市,从此揭开了大连地区城市建设的历史,也形成了大连城市以金州为中心,带动周边生活聚集地发展的单核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模式雏形。

2.2.2双中心发展时期

1878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外国列强的坚舰烈炮所打破,出于海防需,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在旅顺口修建军港作为基地,开始了旅顺城市建设。旅顺海港工程是19世纪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之一。而大连地区的城市结构也逐渐由单中心向双中心转变,金州和旅顺两地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其性质仍是防卫

性城镇。

2.2.3多中心发展时期

1898年沙皇俄国强占旅大地区后,一方面把旅顺作为太平洋舰队的基地来经,建成了一个海军要塞;另一方面为适应当时世界贸易,主要采用海运的方式,在大连湾沿岸选址开辟自由商港。19世纪末,以大连港的开工兴建为标志,揭开了大连城市建设的历史。至1904年大连市成为拥有4万多人口,4.25km2用地的港口城市,奠定了大连主城区发展的基础。此时大连城市由金州、旅顺、大连构成,城市结构出现多中心模式。各组团均在各自的影响范围内聚集经济规模,相互间由于交通、功能等因素的制约,联系十分紧密,但在对外交通方面,大连的城市经济功能显

现强劲势头,并渐渐对金州、旅顺起到了支配作用。

2.2.4强核多中心组团时期

20世纪前80年,大连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一直与港口的兴衰息息相关,城市形态逐渐演变为以大连城区为中心,旅顺口城区、金州城区为副中心的城市结构模式。 进入1980年代后,伴随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1984年国家批准在大连马桥子选址建设东北地区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开发区形成了10km2的起步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也相应配套,经济发展速度也

上一篇: 中国近代史题库(第一季)
下一篇: 美国开发出能杀死所有实体瘤的化药?其实真的没什么好兴奋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