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840年中国通过哪一个历史事件“蹒跚地走入了近代”?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族无力应对时代的挑战,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近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中国思想界认识到,只有进行一场激进的改革或革命,才能拯救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强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甲午战败后,19世纪末国人是如何挽救国家危亡的?试举一例说明。
材料三八国联军侵大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戊戌政变后数年,革命之论渐昌。 1903年,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著《革命军》,革命之焰益炽。章炳麟与徐锡麟等设光复会于上海,黄兴、宋教仁等亦立华兴会于湖南。1905年,孙文至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确定政治纲领,并在《民报》上阐发为“三民主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失败……至1911年武昌起义止,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十余次反清武装起义。
——摘编自吕思勉《新编中国史•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昌起义爆发前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进行的努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