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露和平伪装后,哪些历史现象才具有可信度? 一部《竹书纪年》颠覆过往认知。该书籍记载着89位帝王生平,其中诸多细节均与《史记》中的记录有所出入。那么,哪种说法更为可靠?
这本书籍的起源及其记录的真实性又应如何解读?
一、《竹书纪年》存在多个版本,影响深远
如今,普遍观点把梳理出来的《竹书纪年》视为伪史,但另有人主张其高度还原真实历史。这部涉及战国时期魏、晋两国历史,从夏商周至春秋晋,以至战国魏的重要史书究竟如何进入人们视线?
这要追溯至晋武帝时期河南的一次考古发掘。盗墓者本欲取走值钱宝物,却意外发现散落一地的竹简。简片并不值钱,盗贼弃之离去,却被当地居民拾获并报告当局。
原来,那些看似无用的竹简却是文献史料。经过早期处理后,其中记载揭露了颠覆性的历史真相。
竹简最终送抵洛阳,皇帝命人整理,尽管文字为艰深难懂的小篆,但经过学者不懈努力,确认了此墓为战国时期魏王坟墓批量出土的原始典籍——《竹书纪年》。
经初步梳理及研究,该书为叙年体断代史,共十三篇,分别涉及夏、商、西周,以及晋和魏等历史时期。
自周平王迁都起,采用晋制,三家分晋后改用魏制定。然而,这般重要的史书为何会出现多种版本?
首先,因岁月变迁及各方学术争议,最早根据文献整理的“初释本”已难以寻觅;继而,经古籍研究学者整理校对的“考正本”得以保存下来,广为人知。
然而,待唐朝以来,混乱的五代十国战况使《竹书纪年》的手写本几近失传,无论是“考正”亦或“初释”皆难得一见。
此外,影响更广泛的当属明代嘉庆年间的范钦编撰并刊印的《竹书纪年》,称为“今本”。然而,不少清代学者对此版本提出质疑,贬低其价值。
直到清朝研究传统文化的人不断增加,尤其是嘉庆年间的朱右,不仅搜集佚缺,更严谨查证,改造成“古本竹书纪年”。
稍后,王国维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更加细致的校勘工作。由于这些版本均出自清代学者之手,因此,对此版本相对认可度较高,也被誉为“古本”。
二、《竹书纪年》及《史记》的差异探讨
1.资料真实性:谁能还原更为真实的历史面貌?《竹书纪年》带给我们颠覆性的知识。尽管儒家经典以及《史记》常宣扬“仁义礼智信”,但《竹书纪年》的内容更偏向于“杀伐”,这种反差引人深思。
例如,《竹书纪年》记载为“祖乙即胜位,是为中宗”,但《史记》却称太戍为中宗,二者差别显著。然而依据甲骨文记载,正是“中宗祖乙”,无疑证明《竹书纪年》在此处比《史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2.人物形象比较:例如商朝的著名宰相等。依据《史记》,伊尹曾因太甲荒淫无道而将其拘禁三年,并辅佐太甲重新执政;而《竹书纪年》却揭示了另一种真相,伊尹实则意图篡位成为新的王者。
此外,《史记》中所提及的“共和行政”也存在差异,镐京稳定局势源于卫武公,周公、卫武公共同主政,而《竹书纪年》则指出共伯和才是真正实现帝国统治的关键人物。
三、对《竹书纪年》的评价
当代的古代研究普遍重视《竹书纪年》,视其为与《史记》同等重要的参考文献。鉴于该书记载时间早于《史记》,对于揭示先秦历史有更深层次的探究可能。
从文物角度考量,《竹书纪年》的可信度较高,据称考古界在研究夏至周的时代变迁时,便是基于该史籍得出夏朝一段时期的起讫。至于《史记》,则更适用于探寻战国和汉代的古代历史。
对《竹书纪年》不能简单盲从,应保持批判思维,以多角度进行验证。并非仅凭图书本身断定其真实性,各类证据需相互佐证,包括出土实物与文献记载。
现在的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大多数均融合了文物和文献的双重依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