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城市观察」青岛“里文化”的历史文脉探索

「城市观察」青岛“里文化”的历史文脉探索

「城市观察」青岛“里文化”的历史文脉探索「城市观察」青岛“里文化”的历史文脉探索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

青岛之夏 | 图片源自网络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

文图|马晓菡(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

说起保护历史和文脉传承,我们会更多关注建筑环境中实体性保护举措;谈起家乡和老城,感触最多的往往是老房子里的人和事,这是场所精神带给我们精神层面的感知。

里院内部高质量的空间秩序浓缩了青岛的近现代发展史,多元共生的文化观念在此交融,创造出独特的里院场所精神。在场所精神的支撑之下,城市历史文脉变得更立体、饱满,且更好地延续和发展。

青岛传统民居里院概况

里院是青岛本土一种传统的居民形态,已有百年历史。德国入侵青岛后,原著居民被迫北迁至现大鲍岛片区,在胶州铁路和码头经济的繁荣发展下,“中国城”人口密度增大,里院住宅应运而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规模建设。里院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将中国的庭院建筑、德国的花园城市、日本的混凝土建筑等融合在一起,是青岛近现代史和殖民史的博物馆。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

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图 |青岛市档案馆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研究

1901年青岛中心图|青岛市档案馆

“里”和“院”最初为两个概念,分别为商业功能和居住功能,1999年在制订《青岛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时,才将两个概念合二为一,它们造型各异、大小不一的散布于西部老城区,围合式的建筑空间孕育出独特的都市人文景观。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研究

青岛大鲍岛历史保护区里院卫星图及平面图(左图:蒋正良《Qingdao Modern Historic

里院在平面组织形式上,大多继承了中国四合院式的布局,沿轴线对称而建,平面类型大致分为“口”“日”“目”“回”等多种形式,称其为回廊式空间模式。里院依据街廓而建,呈现或规则或不规则的城市肌理,不仅最大程度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也利于紧凑布局下的采光和通风。

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

里院典型格局示意图 图|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

里院之于青岛如同四合院之于北京、里弄之于上海,更像是老青岛的一张名片,是近现代青岛城市发展的缩影。从殖民时期开始,长久以来形成了一种邻里和睦的“里文化”。

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里院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私密性和舒适性,现代化小区逐渐代替了往日里繁华的里院,“里文化”也在逐渐消失,或许在将来我们只能通过阅读典籍了解这一传统民居的情况。

近代里院多是中低收入水平的市民居住,大院内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浓缩了青岛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记忆。历史街道、啤酒屋、小商铺等各类场所以及人们的行为活动相互影响,形成了青岛特有的“里文化”场所精神。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研究

里院建筑分布情况 图|童乔慧《青岛平民文化的博物馆——里院建筑研究》

1900年德国人所制定的城市规划设想,将青岛作为欧洲人休闲度假场所,风貌建设中融入了浓厚的德式风格。中国传统民居结合西欧临街住宅建筑、“出租营”式的建筑特色,形成里院围合式的独院、二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多层住宅形式。

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分析

多层围合式里院住宅图|百度图片

德国占领青岛之前,青岛已经是“货栈相连、商贾云集”,颇具规模的市镇。德国侵占后,城市化发展迅速,而外国人口占比不足总人口的5%。人口迅速增多导致人口密度大幅增长,华驻区里院也由此产生。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研究

形状不规则的里院住宅图|百度图片

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

花岗岩装饰立面的里院住宅图|作者拍摄

第一次日占时期,由于引进官僚资本极大的促进了旅游、购物以及工商业发展,台东镇、台西镇和小港码头北部也联动起来并逐渐扩充,形成了中山路、大鲍岛、胶济铁路等片区。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

保留里院的典型沿街立面图|百度图片

国民党统治时期,返乡回国潮迎来新一波人口高潮,此时里院建设并没有继续发展,原本生活在大院中较大家族型家庭转变为更贴近于近现代生活的小家庭,院内单间独立性增强,院内居住环境大不如前,里院发展开始走下坡路。

解放前里院内部多为租赁式,功能多样,人员构成复杂。庭院这一公共空间作为居民进行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演变成为民间艺术发源地,院内设置有简易戏台、书场等。相声大师马三立、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琴书名家李金山等都曾在里院演出,是青岛社区文化活动的雏形。

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分析

“里文化”场所精神的影响因素图|作者自绘

里院围合式所形成的内向性空间布局使邻里间形成了家庭式的友好关系,居室(私密)、廊道(半私密、半开放)、庭院(开放),三种形式的空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促进了“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里院的场所精神虽非经过建筑师精心设计,但经岁月洗礼,逐渐沉淀下来。或许正是这种“被动式”的场所提供,激发出场所精神的独特性和能动性,细致展现出里院所营造的场所精神,“里文化”浓缩了老青岛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

红瓦黄墙、碧海蓝天的滨海山地城市图|百度图片

滨海山城与殖民历史的融合。1900年依托外来文化的首次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青岛今后的城市基本特征。港口结合铁路布置,规划紧紧围绕商贸与军事并举的城市性质展开,台东、台西镇城市东南-西北走向的路网布置体现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融合。

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研究_历史文脉分析

传统民居里院总体风貌图|海鱼guowei

殖民文化与地方传统的融合。红瓦黄墙、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德式建筑与传统里院并存的城市建筑,造就了多元文化碰撞的第二故乡。文化活跃而发达,社会环境融洽而有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赋予青岛城市个性化品质,栈桥、天主教堂、万国建筑博览园“八大关”、雕塑“五月的风”,各自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却都成为青岛一张张耀眼的名片。

历史文脉研究是谁写的_历史文脉分析_历史文脉研究

多元文化的滨海城市总体风貌图|海鱼guowei

文脉延续与城市更新的融合。老青岛人有句俗话:“身穿谦祥益、头戴盛锡福、吃饭春和楼、看戏去中和、看病宏仁堂。”大鲍岛历史街区的里院人气兴旺,吸引了许多经营地方小吃、日用品的小商贩在院内摆摊,成为日用百货和茶楼酒肆的集聚地。城市内不同时代的街区相互融合,各自留下时代的印记,丰富了城市的内在韵味。

城市文脉与里院场所精神的延续

里院场所精神的意义

于城,里院与庭院建筑并置的街区呈现混合交叉的街区肌理,密路网不规则小街区的老城与现代化轨道交通城市对比出城市发展肌理,里院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也留存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于民,城市变迁随之出现的即是里院居民的老龄化趋势。整个大鲍岛街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22.7%,老龄化现象普遍,里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讲述着家庭成员的成长故事。

常听到老青岛人说“住在里院怨里院,搬出里院想里院”,“怨”里院老旧的基础设施和不便的居住环境,“想”里院老街坊的棋盘对战和互助的邻里和睦,在这一“怨”、一“想”之中,包含了一代代青岛人对这一传统居住场所的不舍与遗憾,仿佛里院在,根就在。

保护修复已有的城市风貌和人文要素。传承城市文化,核心是保存最真实的历史印记,盲目拆旧建新、建造“假古董”,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的亵渎。青岛的整体风貌早在康有为的“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署、可舟可车、中国第一”中有所形容。风貌的保护应当对里院文化予以维持,协调周边形成城市环境,保持其完整性。

引入自然环境要素保护生态。现存较为完整的里院多依山就势于山海之间,丰富了原本相对单一的天际线,宏大的山水滨海变得细致。以自然环境的渗透为外部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段,发挥里院历史街区自然环境特有的因素,是承续里院场所精神的前提。

保障街区活力。简·雅各布斯说“人口的集中是一种资源”,扬·盖尔说“有人来是因为有人来,没人来是因为没人来”。青岛拥有的是历史街区、特色建筑群。里院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产生了集体活动的场所精神,诞生了“里文化”,以里院蕴含的海洋文化、山地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老字号商业街文化为基础,使业态年轻化,将以街区质量带动并激活里院的新时代场所精神。

结语

有人说从海向内陆望是青岛,从内陆向海边望是德国。在吸收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凝练出了适合青岛这座滨海山城的独特文化。

里院场所精神承载着里院住宅的历史,承载着青岛近现代的城市发展历程,也承载着几代青岛人的记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当我们在谈论保护里院文化的时候,不是保留好里院的砖瓦建筑形态就是保护好了里院,在保留街区历史风貌、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氛围的基础上,丰富街区的活动与体验空间,使人与里院建立起一种联系,从而传递出场所特有的场所精神而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即是场所精神的复兴。

上一篇: 海洋调查发展简史
下一篇: 《历史研究》注释规范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