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中国史前史研究—中国史前史的时代脉络(一)

中国史前史研究—中国史前史的时代脉络(一)

中国史前史研究—中国史前史的时代脉络(一)第三章 中国史前史的时代脉络第一节 三皇五帝主导的时间轴3.1.1中国史前史关键节点概要1、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最早的记载为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详细情况见本报告的附录。

第三章 中国史前史的时代脉络第一节 三皇五帝主导的时间轴

3.1.1中国史前史关键节点概要

1、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最早的记载为三国时徐整著的《三五历纪》,详细情况见本报告的附录。其大概意思为:

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混混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的变化,他的智慧比天还要高超,他的能力比地还要强大。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也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三皇。

其主要信息包括:盘古时期世界处于混沌状态,盘古之后为三皇。

2、天皇燧人氏

燧人氏发明工取火的传说在中国古籍中多有记载,如《尸子》、《拾遗记》、《古史考》和《汉书》中均有记载。详细情况见本报告的附录。

关于燧人氏的传说相当广泛,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我们重点对人工取火、结绳记事和百兽命名之类的传说非常关注。

燧木取火: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燧人氏一技术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

结绳记事:燧人氏发明搓绳技术,创造"结绳记事",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

百兽命名: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

3、人皇伏羲氏

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关于伏羲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和《路史》,但传说则流传久远。详细请见见本报告的附录。

关于伏羲的传说有很多,传说伏羲创造了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烹饪食物、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点包括:

河图洛书:这是量的概念升华,告诉我们这时候已经有了十进制计数法。河图洛书可以看做是一个查数计算器、也可以说“算盘”的雏形。同时河图洛书的出现也意味着方位的确定。

龙图腾:这是氏族势力出现的标志,图腾的出现意味着绘画手法与工具出现,这也是艺术的启蒙。

异族通婚:从伏羲兄妹结婚的故事和异族通婚的规定可以看出,伏羲时代已经确立了道德观念,异族通婚也促进了人类智力的发展进步。

烹饪食物:食物烹饪在伏羲时代也许奢华,但给食物加一点盐却是可以做到的,而盐的摄入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鼓琴:鼓琴的最初目的并非艺术,而是用于人类的行动管理。

4、地皇神农氏

神农是华夏神农太古三皇之一的地皇,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食用和种植五谷是人类最伟大的变革之一,催生了手工业的发展和密切了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至神农氏末期农耕社会结构和农耕文明趋于成熟,农具、陶器、青铜器等生产与生活用品大量制造,农产品需要交换,所有这些因素促使部落联盟的诞生,黄帝横空出世。

有关神农氏的记载最早见《尚书大传》,关于神农氏的传说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所谓的药祖也是中草药、与农业一脉相承,详细情况见附录。本报告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足以引发人类的技术革命。

神农氏什么时候开始把五谷当做食物来食用?这一改变意味着人类由烧烤食物向水煮食物的转变,引发一系列的重要变革。

神农氏什么时候开始种植五谷?种植五谷也就是农耕的开始。

神农氏什么时候开始尝百草?尝百草源于什么动因,尝百草的结果是中国人率先进入了蔬菜时代。

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中草药的价值,那方剂出现于何时?药方的出现是堪称医药史上革命性事件,助中国人挨过所谓的世界末日。

农耕社会的结果必然导致农产品的储存与对外转让、农耕物资的大量需求,产品交换随之产生。

5、黄帝时代

黄帝乃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华夏民族始祖。中国历史所谓的“上下5000年”始于黄帝,几乎海内外所有中国人都称呼自己为炎黄子孙,有关黄帝详细资料可见附录。

关于黄帝相关的记载和传说数不胜数,本报告重点关注阪泉之战和逐鹿之战缘由,关注天干地支纪年法、阴阳五行医学理论、养蚕以丝制衣、铸鼎造车之法,关注仓颉始制文字、十二生肖建制、祭天丧葬礼仪、社会管理等诸方面内容。

(1)阪泉之战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是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记载说黄帝率领"熊、罴、狼、豹、貙、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用水熄灭火焰。

(2)逐鹿之战

这是中国历史是第二场大战,交战双方是炎黄组合与蚩尤部落。交战地点在涿鹿之野展开。

传说蚩尤族勇猛凶悍,擅长角抵,联合巨人夸父部族与三苗部族,先驱逐炎帝,后又乘势北进涿鹿攻击黄帝族。传说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利用浓雾天气围困黄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 豹、□、□等为图腾的氏族,数战不胜。后得到玄女族帮助,吹号角,击夔鼓,乘蚩尤族迷惑、震慑之际,冲破迷雾重围,击败蚩尤取得战争胜利。

(3)阴阳五行医学理论

神农氏时期中医还处于方剂治病状态,黄帝时期发明了“黄帝内经”,按“阴阳五行八法”进行诊疗治病。

(4)养蚕以丝制衣

养蚕以丝制衣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明,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史前史研究者应该特别予以关注。

人类开始穿丝绸衣服的时候肯定不是为了御寒,意味着人类已经摆脱纯生理需求,开始追求精神世界。

缫丝、织布、制衣各道工序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工具,诸如缫丝用的热水容器、织布用的织机、制作服装所需的剪刀和针,反应了当时的铸造、陶器、木工和金属加工能力都需要相当高的水平和能力。

(5)仓颉始制文字

中国的文字发明有明确的说法是黄帝时期的仓颉。文字发明对人类文明居功至伟,但没有文字不意味没有文明,这一点史学家应谨记。

(6)阴阳五行逻辑系统

阴阳五行源于黄帝时期,这是对中国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逻辑系统,对数学计算、事务分析、社会管理和文化传承等都具有极高价值。

五行相生相克也是那个时代科技水平直接体现,说明当时金属铸造、陶器生产、木器加工、加热窑炉等已经相当成熟。

6、颛顼时代

颛顼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在史料的记载中颛顼时代缺少大事可陈。但后来的夏朝核楚国都自称是颛顼的子孙,由此颛顼名声大振。

制定历法:颛顼历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有文献记载由秦献公十九年从秦国推行。根据秦人的交代是依据颛顼时代历法定制。自夏以后的古四分历、秦历、太初历、三合历等均为颛顼历的框架结构,秦历还借名成为颛顼历。

水患传闻:传说水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颛顼大战不周山,撞断天柱引发水患。后世也称共工为水神、称颛顼以水德为帝,也称玄帝。

7、帝喾

帝喾高辛氏名俊,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关于帝喾的记载《左传》《楚辞》《孔子家语》和《史记》中多有记载,商周两朝均认其为先祖。

(1)关于盛世之说

帝喾时期是远古时代所谓的太平盛世,据《春秋纬》中一本叫《命历序》的书,说帝喾传10世400年。既然是盛世除了实施仁政之外鲜有大事发生。

(2)开启定都之说

帝喾定都于亳,这是黄帝以来最早的定都之说,亳也是后来的商朝都城,现存颛顼和帝喾的“二帝陵”,亳应该中国历史最早的“都城”。

(3)二十四节气

传说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帝喾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中国人习以为常的“24节气”横空出世。用于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4节气实质上就是“简化的”太阳历,科学上的意义极其深远。即使帝喾时代还不是“完善”的,其甚远影响也是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也。

24节气说明,中国远古时代几乎同时诞生、并行使用了“太阳历”和“太阴历”两种历法。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生活和农业生产,科学界和历史界对此重视远远不够。

8、尧帝

尧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史上也称为“唐尧”。由于唐尧距春秋时代较近,关于唐尧的记载丰富多彩,《尚书》、《史记》、《大戴礼》、《孔子家语》和《竹书纪年》均有记载。

尧帝时代相关记载很多,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备。《吕氏春秋·召类篇》说:"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淮南子·本经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派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日。据说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所以拥戴他为天子。详细的记载可见报告附录。本报告所关注的重点如下。

(1)大羿射日

根据《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派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日。据说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所以拥戴他为天子。

这里交代的清楚,尧是因为射日才当上部落联盟首领的。

(2)迁都临汾

有记载说唐尧曾迁都临汾,至于迁都的原因有避水患和躲避侵扰等诸多说法,考虑到后来尧舜屡屡治水之说,我们更相信躲避洪水之说。如果迁都是为了躲避水患、那原来的都城应该处于华北平原。

这说明唐尧后期确有大洪水危害社会。

9、舜帝

舜帝名重华字都君,也称虞舜,中国远古部落联盟首领。由于唐尧距春秋时代较近,关于唐尧的记载丰富多彩,《尚书》、《史记》、《大戴礼》、《孔子家语》和《竹书纪年》均有记载。舜与尧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所以与舜相关的记载特别多,争议也特别多。

我们只关注尧舜时代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施政要领等不是本报告的重点。我们也强调过尧舜分别是一个历史时期,尧只是唐尧时代的开山人物,舜则为虞舜时代的落幕人物。期间还有诸多英雄豪杰各领风骚,这样理解有关舜的各种争议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那么尧和舜之间承前启后的人物应该是女娲,女娲补天救苍生,当然得到各路诸侯的信服,这也远古时代拜祭女娲的原因所在。舜禹禅位交接深得后人赞许,把原属于“女娲”的时代称呼转嫁给虞舜。

(1)女娲补天

都说这是神话故事,传说女娲时代社会开始动荡了。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战,结果共工氏因为大败而怒撞不周山,搞得人间洪水滔天,危机四伏,女娲熔五彩石以补天挽救了人类。

传说中女娲属于尧时代,但由于补天是大事,如果是真的女娲肯定会得到诸侯信服而成为一代女王的,结束唐尧也属于正常,所以我们用女娲开创了舜时代。

从红山文化牛河梁的女神庙可以得到证实,女娲被当时的社会供奉在庙里,社会地位可见一斑。至于女娲补天的具体内容我们以后详解。

(2)禅位让权

关于尧舜、舜禹之间的禅位大事,是礼制社会极力鼓吹的大事,其记载丰富而详实,不再多说。

(3)大鲧治水

鲧治水用壅之法,九年没见成效。《山海经》记载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4)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影响极其深远,是中国历史的划时代的事件,由此开创中国历史的一个新时代—国家时代。

大禹治水的具体情况下文会详谈。

历史脉络怎么写_历史脉络研究_梳理历史脉络的意义

3.1.2中国史前史发展历程表

项根据我们对中国史前史关键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把中国史前史从盘古开天地、经三皇至五帝的主要历程编制成一张表格。用做史前史研究的基础表格,可以直观反映史前史重要进程的逻辑关系。

中国史前史发展历程见表1所示。

历史脉络怎么写_梳理历史脉络的意义_历史脉络研究

历史脉络怎么写_梳理历史脉络的意义_历史脉络研究

梳理历史脉络的意义_历史脉络研究_历史脉络怎么写

上一篇: 追寻人类起源作文
下一篇: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pdf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