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5月某个周末收到北辰大学邀请,在广州参加一场线下主题职业活动,希望我能作为嘉宾进行一次生涯规划的线下演讲。
准备演讲大纲时我一直在想讲什么主题比较好,来活动的人群大多是学生或初入职场的新人,看到报名名单时,我突然想起了过去读书择业时的自己。
那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被生活推着走得战战兢兢不踏实的自己,回顾过去的十年,于是就有了以下的分享主题。
转型后新朋友都会问的就是:
本硕金融,为什么不在金融好好发展,而要大转型?
既然不喜欢金融,为什么在金融圈混迹了10年?
我想,这一路走来,都是有迹可循的。
2007年,我参加高考,面临第一个人生的重大抉择——选专业。
父母没有上过大学,一家三口拿着那本厚厚几百页的专业目录,看着各种专业方向,手足无措,眼花缭乱。
我们深知大学专业的重要性,辗转多番,通过亲戚关系,找到一个师范学校的老师。填志愿前,父母专门从小镇坐小巴去市区,请那位素未谋面的老师吃饭,希望他能给我的未来指一条明路。
当时金融专业非常热门,被认为就业稳定、薪资丰厚、社会地位高,最后老师大手一挥,我大学四年的专业就定下来了——投资学。
现在看来有些荒谬,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专业选择,由于资源和认知有限,我只能把ta交到一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手上。
因为不知,所以没有喜好,也没得选择。
2011年,即将大学毕业,我没找工作决定考研,选专业的问题再次来袭。
大学期间我已有些感觉自己对金融并非热爱,特别上统计、分析类课程时更是听得云里雾里。
可如果跨专业考研,我必须在半年时间内,学习别人3、4年的专业课,并且要拔得头筹,才能竞争过千千万万人,走过考研那条独木桥。
假如没考上,来年4、5月份再找工作,怕是什么金融岗位都没有了。我害怕失败,但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备考期间最不喜欢的两本书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可我还是硬着头皮,继续选择金融作为下一个校园时期的专业方向。
最后考研成绩出来,果然,专业课是4门里最低分的。读研期间的金融课程,比本科更理论,更学术,更深入,所以对于我来说也更无趣。
2014年,终于毕业开始找工作,我在银行实习过,也在人力资源岗位实习过,毫无疑问,就工作内容而言,我更喜欢对人而非对数据的工作。
可是,一个非专业科班学生,连理论基础都没有,用人单位何来勇气给我其他面试机会?所以一切的求职回应,无一例外是金融行业,银行、券商、期货公司等等。
而我又必须赶快找到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最后我选择了最通用的做法——专业对口,早早地去了银行。
在别人看来,这其实是一条很符合逻辑的职业发展道路,金融本科--金融硕士--金融工作。
可在我金融圈的朋友眼里,我却是个不务正业的金融人。他们关注股票、基金、宏观经济、利率和准备金率,而我却关注互联网、社群、新媒体、写作、分享。
2017年,这是我在金融混迹的第10年,由于地点原因准备换工作,人生的思考题再次来袭:
我要去往哪里?还要继续走金融这条路吗?
当时我的选项是:
1、继续留在原单位
2、辞职去广州换家银行,留在金融业
3、大转行脱离金融业,选一条更喜欢的路
过去十年,因为认知有限,贸然选了本科专业;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继续选择金融考研;因为现实的压力,所以选择马上就业。
而这一次,现实的问题依旧没有放过我。
我要考虑下一份工作能不能支持我的生活,未来是否有发展空间,工作是否会有成就感,是安全稳定还是新鲜挑战,职业价值观的拉扯,让人纠结,犹豫不决。
与此同时,身边也有很多关心我的家人、朋友、领导、同事对我的忠告和影响。
做出转型的决定,我不是没有犹豫过,也不是做好了万全准备,信心十足。
只是这一次,在面对自我的贪婪和外界的影响下,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盲目被动接受,而是在内我和外我的撕扯中找到了平衡的自己。
十年的探索终于换来一次自主选择。
在#内心想要成为的样子#与#外界认为我应该成为的样子#中间,找到了平衡,长成了自己的样子。
分享后第2天,恰好给一位97年小妹妹做咨询。
她喜欢写文章码字,日常工作之余有坚持写文章投稿,我看过她的文章,情感类写得还不错。
但她换工作非常频繁,每份工作都跟自己的兴趣毫无关系,不是做收银,就是采购,或其他非文字类工作。
“姐姐,我一直想找份喜欢的工作,能静下心来写文章,感觉非常好。但我目前积蓄不多,这个小城市工作机会又很少,我好害怕不知什么时候,我又迫于生活的压力或外界的影响,再次选择不喜欢的工作,我不想再将就了。”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因为认知有限,因为惧怕失败,因为迫于生存,而被命运牵着向前走。
人生漫漫,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探索找到自己。也许我们无法一开始就成为那个幸运儿,但前期的探索试错总不会白费,一路的奔跑与脚印,总会将我们送到最真实的自己面前。
哪怕途中障碍无数,有贪婪,有欲望,有焦虑,有迷茫,有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声音。
我们要做的就是悦纳现状,看清目标,理清障碍,才能跨越ta,抵达ta。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