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文化的传播有赖于文物翻译,而翻译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制约着文化传播。而文物翻译具有独特的民族属性及文化内涵。以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层面的差异为切入点,分析历史文物名词英译中的文化要素,研究归纳历史文物名词的错译误译,提出翻译的规范化建议。
关键词:文物翻译;文化差异;接受文化
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国际传播主要依赖翻译活动,而翻译的规范化直接制约着文化传播。本文试以对外宣传出版物为佐证,结合翻译实践,对历史文物名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提出翻译规范化的建议。
一、历史文物名词英译的研究综述
文物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民族属性及文化内涵,因此这种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有别于一般的文字翻译。众多翻译学者认为,在翻译实践中总结的“信、达、雅”原则已经不能完全解决文物翻译中出现的新问题,于是对这种实用性文体的翻译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穆善培探讨了历史文物英译中的忠实与通顺问题,认为高水平的能为英语读者乐意接受的译文必须遵循忠实与通顺两大要旨。罗新璋、刘庆元认为文物的命名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想使每一件器物的汉英名称都能完全对应是非常困难的。即在文物翻译中“达”比“信”更重要,在求“信”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达”的情况,追求译文的“达”更为重要。师新民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重新阐释为“忠实准确、通顺流畅、风格得体”,并结合文物翻译的特点提出了四条新原则,即民族眭、简洁性,信息性和回泽性。纵观以往的研究,虽然普遍认同历史文物英译不同于一般性文体翻译,具有民族属性及文化内涵,但重点多在翻译技巧层面的探讨或将技巧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寸论,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层面的差异挖掘不足。历史文物名词翻译最重要的是准确传达文化信息,否则即使字字对应,译文也可能形如没有灵魂的躯壳,甚至出现与原意大相径庭的情况。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以文化层面为切入点,对历史文物名词英译中的文化要素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错译误译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提出翻译的规范化建议。
二、历史文物名词英译的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文物的背景文化、源语文化(origin culture)与接收文化(receiving culture)的差异以及文化信息筛选。首先,译者要充分了解文物的背景文化,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否则就可能出现“文”达而“意”不达的情况。比如有译者将1955年在西安韩森寨出土的“三彩天王俑”译为“Tri-col-ored Heavenly king”,看起来此译文很通顺,可实际上却对英文读者产生了误导。天王俑也叫镇墓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镇墓兽一起,都摆设在墓道或墓室前面,起镇墓作用。可见这里的“天王”并非掌管天界的王,而是墓地的卫士,因此将其译为“Tri-Colored Guardian King”更为贴切。其次,译者在了解源语文化的基础上还应当了解接受文化,从而选择合适的用词。比如对“旗袍”一词有“qipao”和“cheongsam”两种主要译法。原语译者多倾向于音译,但是由于历史及文化选择的原因,“cheongsam"更能被英语读者所接受,如果只看到“qipao”,他们往往会不知所云。最后,由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译者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信息筛选,对翻译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总之,译者在历史文物名词英译的过程中应当给予上述文化要素充分重视,否则就可能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一)对文物的背景文化认知不足所导致的用词不当或错译误译
在“破釜沉舟”成语中,釜是煮水的壶还是煮饭菜的锅,应当翻译为kettle还是cauldron?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就要看译者对“釜”的背景文化是否了解。《西安文物精华・金银器》对釜进行了详细解释:“釜,又名‘、镬’。煮食器具。其形多为圆口、弧腹、薄壁、圜底。”英译为“Kettle is the cook-ware,most of which have round edge,bowed abdomen,thin side andsurrounding bottom”在这里釜被译成了“kettle”,并说“Ket-tle is the cook-ware”。可见译者除了对釜了解不足外,对“kettle”也不甚清楚。剑桥高阶英语词典中,对于kettle有如下解释:a covered metal or plastic container with a handle and ashaped opening for pouring,used for boiling water,牛津高阶英语词典里kettle的意思为:a container with a lid,handle and aspout,used for boiling water不难发现,kettle是有手柄有壶嘴的煮水壶。相比之下,cauldron的解释是(dd use 0T literary)alarge round container for cooking in,usuallv supported over afire很明显,其形态、用法及用途,cauldron都是更加贴切的。
表l中黄釉龙柄壶是一种双柄细颈壶。这种壶在唐早期时柄比较短,随着时代的发展,壶身和柄都逐渐增长。从形态上看,有一款黄釉龙柄壶是唐初期的瓷器,手柄比较短,因此形态上接近古罗马的双耳细颈椭圆陶罐。因此有译者选用了amphora(双耳细颈壶)。amphora是一种近圆形的双柄壶,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比较盛行,人们用它来盛放油和酒。与此同时期的我国汉代也发现了不少形态相似的陶罐。剑桥高阶英语词典中,amphora的解释为A clay container wider at the top than at the base which has two handles and was used in ancient times especially for storing oil or wine。可见amphora是一种陶制品,且在其他权威英语词典的查询结果也是如此,释义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陶制。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以amphora来作为唐代瓷器的译名并不合适。但如果译者用amphora来描述文物形态,则不失为一种好译法。由此可见,文物翻译切不可“以貌取词”,而应根据文物的年代、功能、形态特征及文化内涵来确定译词。
(二)对接受文化了解不足引起的译名不统一
综观众多出版物及外宣材料,对于观世音菩萨的翻译有表2所列的五种译法。目前西方国家对前两个单词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有些译者没有斟酌原文就随意使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种译法对应的汉语为菩萨,而观世音菩萨是菩萨中的一种,常
被称为“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或“Bodhisaava of Mercy”。可见Bodhisattva是Avalokitesvara的上义词,具体选用哪个词,译者还应细心分别,视情况而定。第三种是威妥玛拼法(Wade-Giles)。在20世纪80年代前这种译法比较流行,特别是人名翻译,如(Chou En-lai)、邓小平(Teng Siao-ping)。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及国力的强大,越来越多的译者开始弃用这种译法,转而采用拼音法,因此也就有了后面两种译法:Guan-shiyin和Guanyin。有些译者认为后者只是前者的简单缩写,因此在一段文章中一会儿译成Guanshiyin,一会儿又译成Guanyin。实际上,在初唐时期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观世音”才改称为“观音”。笔者通过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对这几个译名分别进行搜索,发现Guanyin和Avalokitesvara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另外三种译法,特别是维基百科和纽约佳士得拍卖会都采取Guanyin的译法,而大英博物馆使用的是Avalokitesvara(Guany-in)。虽然网络认知只是译名评估的一方面,但主流及权威媒体所采纳的译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接受文化选择取向,值得引起各位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从表2可以发现,对于“紫砂”的翻译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前两种译法purple clay pottery和violet sand earthenware虽然汉英名称完全对应,但失去了文物本身的文化内涵,并且会对英文读者产生误导。紫砂是一种炻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可见,将紫砂翻译为一种pottery或是earthenware并不准确。特别是紫砂的烧造温度有别于一般陶器,因此具有结构致密,色泽温润的特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器皿。前两种译法将其等同于St的陶器,实在不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此外还有人将紫砂翻译为purple earthenware,在英语国家中指的是一种紫色的陶制品,而非紫砂。另外还有一种译法是redware,实际上指的是红陶,而不是紫砂。红陶是中国最古老的陶器种类之一,以其颜色发红而命名。红陶可分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两种,前者陶土中掺有细砂者,能耐火,主要作炊具用;后者陶土比较纯净细腻、含细砂极少,主要作饮食器具和盛储用具。鉴于紫砂的价值及特有的文化属性,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译法是最后一种:Yixingzisha/Zisha,不是红陶,不是紫色的陶罐,而是一种专属于中国文化的特殊而珍贵的陶瓷品。无论是易趣(ebay)、亚马逊(amazon)等国外主流购物网站,还是艺术品鉴赏网站,对于紫砂制品使用频率最高的无一例外都是Zisha或Yixing Zisha。对此,我们在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反省,接受文化都在使用Zisha,而我们却在采用五花八门的译法,这无疑会对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产生消极影响。
(三)翻译内容筛选不当产生的无效信息
在文物翻译过程中,译者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内容筛选这个问题。对于文物名称中的有些词语因其传递着重要的文化信息而应当准确翻译,而有些内容则可以作为注释信息或忽略不译。我国佛教文物名称的构成形式主要是:年代+名称+质地+形态。对于这些内容,在翻译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如表3所示,第一种对于“天和五年释迦牟尼鎏金造像”的翻译看似最简洁,实则提供了无效信息。对于天和五年没有进行必要的年代注释,使读者无法了解文物所处的时代。并且译者试图将所有内容在一个译名中体现出来,重点不突出,无法吸引读者。相比之下,后两种译法主次分明,信息完整,可以最大限度的地传递文物信息。以“唐阿弥陀佛坐像”的处理为例,译者通过信息筛选对文物名称进行了一番增减,增加了对文物质地及年代的解释。为了确保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读者了解此塑像的“国籍”,同时也区别于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塑像,译者在Tang dynasty(618-906)后还添加了early 7 century China的内容进行说明。对于塑像形态“坐像”,译者忽略不译,因为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来了解到这个信息。
另外,对于文物特征的描述,三个译者所筛选的信息也不尽相同。如《西安文物精华・佛教造像》一书侧重于文物形态的具体刻画:“The Sykyamuni is standing and has a high bun,spiral hair,wears a round neck through shoulder robe and a longdress,he looks plump with slight comeliness,with bending eye-brows extends t0 straight nose,eyes half-opened,nose and mouthslightly upward tweaking…”最后介绍了释迦摩尼的身世。大英博物馆先是对观世音菩萨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将这尊塑像和东南亚塑像的雕塑风格进行了比对。关于文物的形态特征只是寥寥几笔带过:In this case,the figure is flattened andcovered with heavy jewellery whose forms are borrowed from West-ern and Central Asia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把介绍的重点放到了塑像的文化信息及制作工艺。
笔者认为翻译内容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博物馆或配以插图的出版物,有些信息是不言自明的,但有些信息则需要译者细心加注。对于不言自明的信息,译者可以不译或一笔带过,应将更多篇幅放在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上。
三、历史文物名词英译的规范化建议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指导和扶持文物翻译工作。文物英译的过程,其实就是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而民族文化传播最便捷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平台就是官方英文网站。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给予各个博物馆更多的引导及支持,选派专家学者对馆内存在的不规范现象进行批评指正,对英文官方网站的构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全面推动城市历史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第二,名胜古迹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给予翻译人员足够空间。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以先进的工作理念推进名胜古迹的国际化进程。掌握一定的翻译常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给予翻译者足够的支持与空间。如果名胜古迹管理人员不具备一定的翻译常识,一味要求译者字字对应地翻译,对于不可译内容也置之不理,则很有可能将翻译工作引入歧途。对于译者而言,不管出于经济考虑还是希望作品被采纳的压力,都无法翻译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第三,翻译人员要加强认识,不断提升翻译水平。翻译人员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翻译理念及方法直接关系译文质量。翻译人员应该对历史文物翻译的特点有明确的认识,并给予文化要素充分重视。既要了解文物的背景文化,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又要在了解源语文化的基础上了解接受文化,从而选择适合的用词。很多人认为只要会外语就能翻译,其实文物翻译的基本功不只是外语水平,还包括对接受文化的了解程度。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信息筛选,对翻译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第四,排版印刷人员要认真负责,站好翻译最后一岗。排版印刷是译文面对读者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排版印刷人员的工作失误,会导致错误的译文面世,这样的译文不但不能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还会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但如果发现模糊或不妥之处及时与翻译单位联系,则可以避免错误的出现。因此,排版印刷人员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具备基本的英文能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把好文物翻译的最后一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