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pdf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pdf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pdf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姓名: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指导教师:雁20110415中文摘要中文摘要能愿动词在汉语语法..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姓名:****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指导教师:**雁20110415中文摘要中文摘要能愿动词在汉语语法和词汇体系中具有独特价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留学生同常和学习中出现偏误非常多的一类词,因此能愿动词偏误分析的国别化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在综述Ij{『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问卷形式调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学习情况,结合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的对比,对能愿动词偏误用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方面的有效教学建议。关键词:对外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AbstractModalverbsnotonlyplayuniquevalueintheChinesegrammarvocabularysystembutalsoasaclassofwordswhichappeartohavelotsoferrorsintheforeignstudents’study.TheerroranalysisofmodalverbsbasedondifferentcountriesisthusNecessary.Thispaperreviewspreviousresearchresults,basedonquestionnairesurveytoChineselearnerswhosemothertongueEnglish,onChinesemodalverbslearning,analysestheerrorsonthemodalverbsuse—case,combiningwiththecontrastofmodalverbsinEnglishandChinese,andputsforwardsomeeffectiveteachingrecommendationsofmodalverbsforChineselearnerswhosemothertongueEnglish.Keywords:teachingChineseasasecondlanguage;modalverbs;erroranalysis;ChineselearnerswhosemothertongueEnglish;第一章引论第一章引论第一节动机和意义能愿动词(或称助动词)作为汉语词类系统中一个“有问题的类’’(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历史上对它的研究最早起源于《马氏文通》,至《马氏文通》之后,许多语言学学者都对能愿动词做了具体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时至今R,关于能愿动词,语法界仍然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从汉语本体研究角度来说,主要体现在能愿动词的名称、词性、分类、数量、语义及句法特征等方面,能愿动词在这些方面体现的特殊性,是我们确定本文选题的动机之一。第二,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由于能愿动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的特殊性,留学生在同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偏误非常多,而能愿动词偏误分析方向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它只在许多研究汉语语法著作中被零散介绍,不具备完整的系统性。另外,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增长,我们发现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及其相关研究十分必要。王力先生1984年在《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五周年纪念会上提到:“怎样教外国人学汉语可以用一种比较的方法来说明,这类文章不妨写得详细些,分门别类地写,如教同本人怎么教,教英国、美国人怎么教等等。关于语言研究方面,我感到也应该从这方面来多写文章。”因此,我们确定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偏误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践意义。第二节范围本文对能愿动词的考察不是全面而洋尽的,只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和常用的10个作为考察对象。选取的标准是:《汉语水平训汇与汉字等级人纲(修订本)》收录了21个能愿动词:l:力.OJflJ五川年纪念会I:1){J讲irlJI.谮吉。

教学‘jIIJf究,1984,第3j{Ij.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甲级:必须、得(d6i)、该、敢、会、可能、可以、能、能够、想、要、应该、愿意乙级:肯、应、应当丙级:当、须、愿、总得(d6i)丁级:乐意《汉语词汇的统计与分析》(1985),其中对能愿动词的统计,按照使用频率依次为:要、能、会、可以、想、能够、应该、得(d吾i)、敢、可能、该、肯、应当、愿意。另外,由于本文针对的是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因此学习者的母语背景——英语中与汉语能愿动词语法功能和意义相近的情态动词也应该作为参照对象。英语中的情态动词主要有:carl,may,shall,will,must,need,dare等。从意义角度说,它们与汉语能愿动词的粗略对应如下:can\could\beableto(可以、可能、会、能、能够);May\might(可以、可能、会、能);shallkshould(应该、该、应、应当);will\would(愿意、要):must\haveto\oughtto[要、必须、得(d否i)];need(要);dare(敢)。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本文最终确定:可以、可能、能、会、要、想、应该、必须、得(d6i)、愿意10个能愿动词作为考察对象。

第三节研究方法和理论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从汉语本体角度和对外汉语角度两个方面综述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下文提供背景,做好铺挚。其次,主体部分采用调查法,以问卷形式调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学习情况,对能愿动词偏误用例进行分析,描写与解释是主要研究方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等是本文用到的相关理论。第一章引论第四节前人研究综述汉语本体中的研究(一)、名称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比拟西方语法体系,它注意到汉语有一类词与动词密切相关,《马氏文通》称之为“助动字”,之后《中等国文典》(章士钊)将“字,,改为“词”,从此“助动词"开始被使用,后来的许多语法著作如《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语法讲义》(朱德熙)等都沿用了这个名称。“能愿动词”,最早使用这一名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暂拟汉语语法教学系统》,它是从这类词所表达的意义角度命名的。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中也解释到“助动词旱边有一部分是表示可能与必要的,有一部分是表示愿望之类意思的,所以又叫‘能愿动词’。"随着情态范畴研究的引入,汉语界有人开始使用“情态动词”这个名称。李英哲先生(1990)解释说:“因为助动词通常用来表示后面动词的情态(如:允许、能力和职责),所以又叫情态动词或者情态助词。

"固这一名称,有许多人认为大概是受到英语中can,may,must,shall,wi11等一类叫做情态助动词(Modalverb)的影响。许和平先生(1991)认为:“情态动词之名,既能准确概括表示客观情理的能愿动词的‘情’,又能包容表示主观态度的能愿动词的‘态’,能更准确地反映汉语能愿动词的本质特征。"@目前这一名称主 要是研究情态系统问题的学者们在使用,他们把这类词归入情态范畴,认为 是情态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除了以上所列的“助动词”、“能愿动词”、“情态动词”以外,还有一些 学者使用过“衡词”、“能词’’等名称,但术被多数学者所接受,应用面较窄。 现阶段,学术界普遍使用的两个名称是“助动词’’和“能愿动词”。汉语 “’几叔湘.汉i再语法分析题IMI.,tt京:商务印书馆.19"/9. 4令诞扰.。实『fJ汉i爵参芬i“j纠MI..Ik京:北京i爵i“i’院…版{f:.1990 ‘‘许嗣l’I‘.试论“会”的沿义。j|fJiL特}d:.1JI.汉语{IJI究,1991.第3艄. 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 本体研究中多采用“助动词”这一名称,在对外汉语领域,则较多使用“能 愿动词”。它们两者并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之所以称为助动词,是从这类 词的语法功能出发的;而称为能愿动词,则是从意义出发的。

能愿动词可以 看作是助动词的一部分,因为语法功能相同的助动词不可能都表示能愿的意 义。所以,助动词和能愿动词这两个概念并不矛盾。”【鲁健骥先生(1990)】 本文是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出发的,因此选用“能愿动词"的说法。 (二)、词性 把能愿动词作为动词的一个附类,是许多学者的共识。刘峰先生(1960) 认为:“助动词和动词是不同范畴的词,应该把它们分丌,但是它们之I、日J也不 乏相同的地方,所以把助动词看作动词的一个附类比较合适。" 另一说法是“副词说”。吕叔湘先生(1982)《中国文法要略》把“能、 得(d否i)、会、可、必、足"归入副词里的“判断限制"类。 除了“动词说’’和“副词说’’以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单列一类’’。胡裕 树先生(1981)把助动词从动词中独立出来,并指出“助动词常用来修饰动 词和形容词,这点与副词相同:有时单独充当谓语,这点则区别于副词。”@ (三)、分类与数量 关于助动词的内部分类,各家说法不一,究其原因是对于内部成员的界 定不同,学者们各自划分的成员数量也不同,多则几十个,少则几个,因此, 助动词并不能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封闭的类。汤廷池先生(1988)对此做出 了相应的解释:“如果把国语助动词的语法特征限制得太宽,那么助动词与一 般动词的界限就不容易辨别。

反之,如果我们把助动词的语法特征限制的太 严,那么国语的助动词就所剩无几。我们应该了解,词类与词类之l’日J本来就 没有黑白分明的界限。特别是国语的助动词,既缺乏英语助动词那种明确的 形式标志又没有英语助动词那种独特的句法表现,实在不易成为一个明确而 1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I三IMI.北京:北京语苦文化人学jI:版礼,1990 。刘。轻.论助砌洲lJJ.中陶语文.1960.第l期. 1胡侪树.脱代汉语【修lJ奉)【M1.J:海:I:海教育;I;版礼,|981. 第一章引论 独立的语法范畴。" 由于助动词边界的模糊性,导致了其内部分类标准无法统一,有些是从 意义角度进行分类,有些则是从形式方面划分。胡裕树先生(1981)分为两 类:表主观意愿的,表客观要求的;周秉均先生(1981)分为三类:可能, 需要,愿欲;王力先生(1955)年分为四类:能力,意志,命令,受动;陆 庆和先生(2006)分为五类:表示意愿的,表示对情理、事理的判断,表示 对主客观条件的判断,表示准许、允许,表示可能等。汉语的助动词有不少 身兼几种用法,这也是汉语助动词比较难的地方。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能愿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愿动词意义归纳, 相似词的语义对比上,其中对现代汉语几个基本能愿动词的语义研究尤为突 出。

在能愿动词偏误分析方向,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专著如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汉语语法难点释疑》(郑懿德等)、《实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陆庆和)等著述中,虽都有结合外国人习得汉语中的偏 误,但仅是统说示例,并没有考虑到学习者母语背景的区别解释。我们认为, 对外汉语教学毕竟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即在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一种或几种 语占基础上进行一种新的语言输入,因此,考虑到学习者的母语背景的国别 化研究十分必要,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将起到有益作用。 结合国别化的相关文章有:鲁晓雁《同本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研究》(黑 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以两次对同本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调查所 得语例为原始材料,从偏误类型切入,涉及能愿动词的有无,能愿动词与相 关成分的语序,能愿动词与其他类词语的组合限制,容易混淆的几组能愿动 词的语义和语用对比四个方面,对同本学生能愿动词偏误产生原因进行了探 索;王艳《泰国初级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偏误分析》(厦门大学硕:仁学位论文, 2009),根据对泰国学生在初学汉语过程中能愿动词方面的偏误,结合汉泰双 汤延池.。仁i胥情态洲序论….选自汉语语法论集【C1.台北:会’,塔i版礼.2000 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IIllI IIIIlII 语对比对偏误原冈进行了分析。 鉴于本文偏误调研对象是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因此介绍英语情态 动词与汉语能愿动训的相关文章也应被列出:纪漪馨《英语情态助动词与汉

上一篇: 【设计课堂】服装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
下一篇: 石墨烯是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