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鲜为人知的壮举——人类第一次环绕欧亚大陆的航行

鲜为人知的壮举——人类第一次环绕欧亚大陆的航行

鲜为人知的壮举——人类第一次环绕欧亚大陆的航行(一)说起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后的航海史,可谓进展神速:1488年,迪亚士船队第一次绕过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1498年

(一)

说起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后的航海史,可谓进展神速:

1488年,迪亚士船队第一次绕过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

1498年,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

1522年,麦哲伦船队历时3年完成环球航行,证明地圆学说。

在短短35年的时间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航道几乎都已被开辟。

18世纪,以库克船长为代表的航海家们更是完成了对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乃至南极洲附近海域的探索。

可是作为长期占据人类文明中心位置的欧亚大陆,人们直到19世纪末才完成了第一次环绕它的航行。作为对比,腓尼基人在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就划着木桨船环游了非洲大陆,两者足足相距了约2400年(当然,腓尼基人的航行存在一定争议,有研究认为他们是水陆结合完成这次探险的)。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在这么晚才完成环欧亚大陆的航行呢?

首先,是航行的技术难度。

在欧亚大陆的东、南、西三面,都是人类千年以来的繁忙航道。可是北面气候严寒且有长时间冰冻期的北冰洋,却成为了人类最大的阻碍,长时间被视为通航的禁区。想在这里的海洋航行,难度自然远大于炎热湿润的非洲海岸。

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_探索海洋的人_人类探究海洋

同时,想要在极地航行,光靠风帆动力的轮船也非常困难。16-17世纪,威洛比、巴伦支、哈德逊等探险家都尝试过北极航道,但全部无功而返。技术上的准备,直到18世纪蒸汽船的出现才算成熟。

其次,是开辟这条航线的动力。

我们知道,早期航线开辟的背后往往是巨大经济利益的推动。显然,如果从经济上考虑,西欧和南欧国家都不会考虑绕远道去开发极地航线,唯一有动力的是位于北方的英国和北欧国家。

事实上,最早提出开辟北极航道的,也的确是一个英国人——托尼。

1527年,身为商人的托尼在给时任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上书中说: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航道,西线(指绕过南美洲经太平洋到达)为西班牙把持,东线(指绕过非洲南端经印度洋到达)为葡萄牙把持。所以对英国来说,最合理的路线是往北,通过北极的海洋到达东方。

这个大胆的提议遭到了冷遇。尽管它确实极富建设性,但当时的观点认为,没有任何船只能够穿过那片冰封的海洋,即便能侥幸通航,沿途也没有港口能够提供补给。

但是从那时起,开辟北极航道的想法就不断在英国、北欧各国以及俄国被提出,也不断有人进行尝试。

最后,是航行的窗口期。

不同于地球上的其他航线,北极航道每年可供通航的时间极短(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20世纪之前),基本只有北半球盛夏的7月到9月是窗口期,而出发只能定于6月末或者7月初,如果早了则海冰没有解封,迟了则航行时间很可能不够在海洋再次冰冻前穿越北冰洋。妥妥的错过一次,再等一年。

虽然这三大难题对开辟北极航道带了很大的阻碍,但人们还是在北冰洋沿岸不断尝试和准备着,为最后的突破做着积累。这当中,立下最大功劳的并非某个探险家,而是沙俄帝国的商船和捕鲸船,他们在俄国北部沿海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地理和气象资料,也建立了一些可供补给的简易港口。

(二)

时间来到19世纪。1832年,一名男婴诞生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他,便是后来带队完成了数百年来人们夙愿的诺登舍尔德。

人类探究海洋_探索海洋的人_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

诺登舍尔德

诺登舍尔德自少年时代起就热衷于科学和探险,并在很快在地理学领域崭露头角。当时的芬兰处于沙俄的统治下,诺登舍尔德因不满沉闷的政治氛围,于1857年携家人移居瑞典

在瑞典,诺登舍尔德获得了富商迪克森的支持。从1858年至1876年,他先后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格陵兰岛、喀拉海等作了8次探险考察,取得了丰富的北极地区科考资料。此时,诺登舍尔德认为探索北极航道的条件已经成熟,开始筹备航行。

1878年,在迪克森以及俄罗斯黄金商西比利亚科夫的支持下,诺登舍尔德租借了一艘名为“维加”号的蒸汽船,他聘请瑞典海军上尉帕兰德尔担任船长,又购置了一艘名为“勒拿”号的小船作为补给船。挑战北极航道的船队,就此成形。

也许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诺登舍尔德仅凭两艘体型较小的船就敢远航(即便是维加号载重也只有不到360吨)。事实上,严寒、风大、浮冰众多的北冰洋并不适合大型船只航行,而成群结队的船队也不实用,因为一旦有船发生危险救援会很困难,甚至可能让船只顾此失彼造成更大的损失。

1878年7月4日,维加号从瑞典哥德堡港起航。但当时诺德舍尔德并不在船上,他在挪威的特罗姆瑟港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7月21日,维加号抵达特罗姆瑟,诺德舍尔德登船。接着,维加号在尤戈尔海峡接上勒拿号,诺登舍尔德的北极航道探险队集齐。

8月10日,维加号和勒拿号在迪克森港做了一次充分的补给,正式出发。

开始的航行较为顺利,诺登舍尔德认真地记录下了航海路线、天气,帕兰德尔谨慎地指挥着船队在浮冰间穿行。在8月下旬,船队绕过了亚洲的最北端——切柳斯金角,继而向东南方向前进。

但此时,诺登舍尔德已经预感到时间可能不够他们在北极海域的冰封期到来前到达白令海峡。他决定让船速较慢的勒拿号返航,将必须物资全部搬到维加号上,让维加号全速行驶。

虽然诺登舍尔德的舍卒保车让航速大大提升,但北极冬天来势的迅猛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9月下旬,维加号驶入楚科奇海海域时,海面已经逐渐开始结冰。9月28日,维加号被重新回到冰封的北冰洋完全冻结,停留在了科柳钦湾附近的海域上。这让诺登舍尔德后来相当自责,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我们之前能日夜兼程的赶路,必定能在冰封期前穿越白令海峡,驶出北冰洋。而此刻,我们只能被冻在距离杰日尼奥夫角不到200公里的海面上。”

接下来的日子,对于诺登舍尔德和帕兰德尔,以及维加号上的每一位船员来说,都是一段艰辛的岁月。因为维加号足足在冰冻的海洋上呆了10个月,直到第二年7月18日才重新起航。幸运的是,维加号在严酷的风雪中完好无损,船员们也因为物资相对充足熬过了这个严冬。

在重新踏上征途后,维加号顺利地绕过杰日尼奥夫角,穿越了白令海峡。这一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从北方大海穿越欧亚大陆。北冰洋航道的东北航线,被证实可以贯通。

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_探索海洋的人_人类探究海洋

诺登舍尔德船队穿越北极航道的行程

进入东亚海域后,维加号首先抵达了日本横滨港。在这里,诺登舍尔德获得了日本国民隆重的接待,并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国媒体的采访。

此后,维加号又取道中国广州,经马六甲海峡抵达斯里兰卡,穿越印度洋、红海、地中海,最终于1880年4月24日抵达斯德哥尔摩,瑞典全国为他和他的船队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第一次环欧亚大陆的航行,终于在历时将近2年完成。

人类探究海洋_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_探索海洋的人

斯德哥尔摩港燃放盛大礼花,迎接诺登舍尔德船队归来(新闻绘图)

诺登舍尔德受到了瑞典国王的接见,并被封为男爵。俄罗斯圣彼得堡科学院也聘请他为国外院士。不过,功成名就的诺登舍尔德并未停止探险的脚步,1883年,他又成为第一个带队穿越格陵兰东南海岸巨大海上冰川的人。

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_探索海洋的人_人类探究海洋

一份记载瑞典在1837-1880年间对北极地区航道探索的地图,右上角为诺登舍尔德船队的环亚欧大陆航行

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_人类探究海洋_探索海洋的人

2007年,芬兰邮政发行的诺登舍尔德纪念银币

(三)

现在,距离诺登舍尔德首次完成北极航道航行已经过去了将近140年。随着全球变暖,北极航道的通航期已经渐渐变长,也成为了国际航运的一部分。2013年,中国商船完成了经北极航道前往欧洲的首次航行,这比传统经苏伊士运河的航道要缩短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探索海洋的人_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_人类探究海洋

也许从上面的地图我们还很难一眼分辨北极东北航道比传统航道快多少,看下面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就一目了然了。

人类探究海洋_探索海洋的人_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

北极航道的距离明显短于其余三条航道

目前,虽然俄罗斯出于船只安全和环保考虑,通过牌照调控通航船只数量,但每年通航于北极航道的商船都在增加。东西方的又一条贸易通道终于成为了现实。

上一篇: 如果你是另一个星球的第一位探索者,那会如何?播报文章
下一篇: 《原来是这样》——探索海洋的奥秘,点燃科学梦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