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
中国文化中虽然很早就形成了节制开发资源的思想观念,但与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相比,这种观念却并没能发挥应有的影响。
有关中国历史兴衰的解读,著作尽管汗牛充栋,但是不外乎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维度切入。若按照时间年代的顺序,从生态环境变迁的角度探究中国历史,这显然是冒险之举。一来环境变迁涉气候、地质、农业、水利等众多领域,二来自古以来关于环境变迁的文献稀少、零碎,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使得很多学者在环境史研究面前怯而止步。然而美国学者马立博(Robert B.Marks)却是一个敢闯学术险滩的人,其《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马立博教授长期在加州惠尔特学院研究中国史、全球史和环境史。除了本书之外,中译本著作还有《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等。《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共分为六大章节,按照编年史的方式,由远及近地考察了中国生态环境变迁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交互影响。
这本著作,是至今为止由西方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环境通史,在广泛吸收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各历史时期、各地区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会通,对中国的长时段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
书中指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马立博教授在研究中还发现:中国文化中虽然很早就形成了节制开发资源的思想观念,但与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相比,这种观念却并没能发挥应有的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在不断朝前发展时,生态环境破坏的脚步可谓势不可挡。当生态环境进入瓶颈阶段,也是一个王朝走向衰微、崩溃的开始。如第六章“近代中国环境的退化:公元1800~1949年”中,马立博引用了大量西方文献,对此进行了论证。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北方的森林砍伐直接导致渭河流域及其以北和以东的黄土高原出现了明显的环境退化的迹象。到1930年代,原本人迹罕至的秦岭山脉的森林,因为工业生产的加快,森林成片消失。在那个时期的山东、山西境内,很多树木都砍伐殆尽,连绵的山脉都是光秃秃的。
同样,这个时期的华北平原,森林也采伐完毕。华北平原在古代曾经和南方一样,有过数百万的湖泊和沼泽,由于植被的破坏,这片大平原的生态逐渐恶化。水源的减少,使得土地出现沙化,土地更为贫瘠,这不光是严重制约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们的粮食保障。书中指出,1876~1879年、1917年、1920~1921年和 1928~1930年,华北引发的大饥荒,造成了百万计人口的疾病和死亡。
马立博在研究中国环境史之后引发这样的感叹:中国文化思想中固然有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然而,统治者在社会治理中,并没有真正按照这种自然观念去践行。
环境史的研究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拓宽历史的视野、了解环境变迁的来龙去脉之外,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透过历史的进程、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国情中探讨环境变迁的原因、影响和保护环境的办法,既不要将21世纪的环境保护观念强加到古人的身上求全责备,也应该注意从当前的国情和世情出发,看待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困局。
陈华文
发表评论